-
公开(公告)号:CN11419997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873779.3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定沉积岩中不同赋存形态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可交换态金属元素的提取步骤;碳酸盐结合态金属元素的提取步骤;氧化物结合态金属元素的提取步骤;有机质结合态金属元素的提取步骤;残渣态金属元素的提取步骤;定量分析步骤,其中,采用摩尔浓度为0.5mol/L~1.5mol/L的乙酸铵溶液进行可交换态金属元素的提取。本发明运用化学物相分析方法将沉积岩中金属元素分离为多种不同相态,把原来单一分析金属元素全量的评价指标变成为金属元素各形态的分析量,可更加精细地描述其分布特征,更好地服务于油气勘探与开发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419991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878987.2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质碳酸盐岩原始有机质丰度恢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研究区目标层位的泥质碳酸盐岩样品;对所述泥质碳酸盐岩的全烃有机碳含量进行分析;获取进行泥质碳酸盐岩生烃模拟实验的样品并进行实验,生成有机质丰度恢复系数图版;根据得到的全烃有机碳含量和有机质丰度恢复系数图版恢复所述泥质碳酸盐岩的原始有机质丰度。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有效弥补了高演化、低丰度的泥质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恢复方法的空白,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热演化程度和不同有机质类型的碳酸盐岩原始有机质丰度的恢复,具有很强的地质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5443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926532.3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8 , E21B43/16 , E21B43/2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渗透油藏CO2驱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裂油藏CO2驱油流动模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压裂产生的人工大裂缝位置及微裂缝区域,建立压裂油藏几何模型;建立混合模型表征不同尺度裂缝,进行网格剖分,形成网格系统;建立组分模型描述CO2驱油过程,对其中的组分予以考虑,描述相态变化及CO2和原油的混相机理;制定求解方案,求解复杂的压裂油藏组分模型,使得模拟过程稳定。本发明方法在模拟CO2驱油流动过程的同时,既能准确描述人工大裂缝,也能描述压裂或注气过程中产生的小裂缝,克服了以上所述现有的压裂油藏CO2驱油方法面临的困难。
-
公开(公告)号:CN109387577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710680237.2
申请日:2017-08-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流体包裹体中气态烃碳氢同位素的分析装置,其包括:激光显微取样系统、样品纯化富集系统和样品分离系统,其中,所述激光显微取样系统包括激光器和样品室,所述激光器激发所述样品室内的流体包裹体以提取气态烃,所述气态烃通过所述样品纯化富集系统以进行纯化,纯化后的气态烃通过所述样品分离系统检测出气态烃碳氢同位素。本发明的分析装置能够实现流体包裹体中微痕量样品气体的在线检测,整个分析时间不超过二十分钟,且该分析性能稳定,操作方便,能实现快速、准确地检测流体包裹体中气态烃碳氢同位素。
-
公开(公告)号:CN107832482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710689827.1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nventor: 李友全 , 孙业恒 , 于伟杰 , 张奎祥 , 高安邦 , 韩凤蕊 , 阎燕 , 王杰 , 李弘博 , 赵辉 , 张德志 , 李其朋 , 薛元真 , 郭沛仁 , 顾辉亮 , 岳小华 , 郭建福 , 黄成江 , 张瑞臣 , 张金柱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密储层多尺度裂缝网络建模及模拟方法,该致密储层多尺度裂缝网络建模及模拟方法包括:步骤1,采用MINC模型和SC映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基质网格划分;步骤2,通过拟稳态流动计算各节点之间的流量;步骤3,通过流量等效原则对大尺度裂缝系统进行降维处理;步骤4,对裂缝进行模拟;步骤5,对多尺度复杂缝网模型进行求解及验证。该致密储层多尺度裂缝网络建模及模拟方法有效避免了复杂微小裂缝的检测和大裂缝的连续处理,提高了致密储层改造体积内裂缝描述和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62721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910682615.X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N27/6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同位素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连续流模式下检测气体中硫同位素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储存气体样品的储气罐、冷阱、元素仪、同位素质谱仪、第一氦气输送管线、第二氦气输送管线、第一进气管线、放空管线、氧气输送管线、以及第二进气管线;元素仪包括:固体自动进样器、燃烧炉、以及还原炉;第一氦气输送管线、储气罐、冷阱、第一进气管线、燃烧炉、还原炉、第二进气管线、同位素质谱仪依次连通;冷阱与放空管线连通;第二氦气输送管线与冷阱的进气端连通;氧气输送管线与燃烧炉连通。本发明的装置不需要对气体样品进行前处理,并且能够利用固体标准物质对气体样品中的硫同位素进行标定。
-
公开(公告)号:CN11130580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59577.2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藏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碳驱前缘描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二氧化碳驱油过程中混相压力前缘、二氧化碳组分前缘和二氧化碳气相前缘;(2)根据步骤(1)确定的三个前缘,将油藏划分为二氧化碳气区、混相区、混相潜力区、未波及区四个区域;(3)记录不同时间点步骤(1)所述三个前缘位置的变化情况,并计算三个前缘的移动速度;根据不同前缘的移动情况,定量描述四个区域的变化情况,判识二氧化碳驱过程中的混相状态的动态变化情况。该方法结合试井监测等技术,能够实现对地下油气驱替作用情况的准确拟合和预测,为防治二氧化碳气窜、提高驱油效果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99104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24341.6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PSA算法的压裂井试井解释方法,该基于SPSA算法的压裂井试井解释方法包括:步骤1,选择各裂缝参数迭代初值及参数值;步骤2,产生同时扰动向量;步骤3,估计目标函数SUM;步骤4,进行梯度的近似估计;步骤5,修正当前值,更新估计值;步骤6,进行迭代后,输出迭代结果,结束循环。该基于SPSA算法的压裂井试井解释方法针对低渗透储层开采过程中压裂后的裂缝参数较多、试井解释计算量过大的情况,体现了其解决高维优化问题方面的优越性,为低渗透储层开采提供准确的参数,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462922B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610393417.8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IPC: G01V1/28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全波形处理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对实际记录进行能量归一化处理,以实现道间均衡;对模拟记录进行能量归一化处理,以实现模拟波场和实际波场的匹配;计算处理后的实际记录和模拟记录的数据残差;以及基于全波形反演对数据残差进行迭代操作完成速度更新。根据本发明的全波形处理方法和装置通过对实际记录和模拟记录进行能量归一化处理,实现了对能量不均衡的陆地资料的稳定地、高精度地全波形反演。
-
公开(公告)号:CN106761613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510828672.6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驱替前缘的试井确定方法,包括:步骤1,建试井解释模型,包括油藏模型和渗流数学模型;步骤2,通过压力方程线性化,数值求解试井解释模型;步骤3,根据基本的油藏物性测试资料,通过基础试井解释参数,运用模拟方法进行求解,获得压力降落/恢复试井过程中的压力数据,并进行处理,得到压力及压力半对数或双对数曲线;步骤4,利用得到的结果,拟合实际压力及压力半对数、双对数曲线,并计算目标函数值;步骤5,根据步骤4获得的参数和求解二氧化碳驱替前缘关系式,确定二氧化碳驱替前缘。该方法考虑了二氧化碳驱替过程中各种物性变化和地层及注入井的自身特点,提高了二氧化碳驱替前缘确定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