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1873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56139.0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8 , G06K9/62 , G06Q50/06 , H02J3/0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台区拓扑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待构建台区对应的电压信号;对电压信号进行离散化后计算离散化后的电压信号的均值和方差;通过均值和方差计算电压信号之间的信号距离;基于信号距离选取聚类时的初始参考样本和相邻样本;根据初始参考样本和相邻样本的引力场参数,对异常的相邻样本进行删除,得到引力场样本;根据核成分系数,将初始参考样本和引力场样本进行聚合,得到初始拓扑结构;根据拓扑相似度,将初始拓扑结构进行聚合,得到新的拓扑结构;根据新的拓扑相似度将新的拓扑结构进行聚合,直到无法聚合得到待构建台区对应的台区拓扑结构。解决了现有目前台区拓扑的构建方法,准确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8642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19605.8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台区拓扑校验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配电网台区拓扑包括多个拓扑节点,方法包括:获取各个拓扑节点在预设变化事件的发生时段对应的电压信息;对电压信息进行裁剪,生成信息富熵段并计算信息富熵段对应的电压信息熵;根据任意两个拓扑节点对应信息富熵段的电压信息均值和电压信息熵,对拓扑节点进行聚类,得到多个节点聚类簇;计算各个节点聚类簇内拓扑节点对应的节点关联度,根据节点关联度确定目标异常节点,从而在保证台区拓扑校验方法所需要的计算时间和校验计算量较低的同时,快速准确地进行台区拓扑校验。
-
公开(公告)号:CN11165403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494844.1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软开关运行控制策略选择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将智能软开关应用于交直流混联配电网中,利用智能软开关快速、准确地调节交直流混联配电网间的潮流分布情况,灵活交换交直流系统馈线间功率的传输,从而提高配电网控制的灵活性,由于交直流混联配电网中存在多目标优化互相制约的问题,可以使用引入帕累托最优概念的遗传算法进行智能软开关运行控制策略的优化选择,同时考虑系统中的电压偏差和总损耗问题,并且还根据线性模糊隶属函数进行满意度分析才能得到最终的运行控制策略,本申请解决了交直流混联配电网中的智能软开关的运行控制过程对系统中的电压水平和功率损耗没有进行综合考量,导致运行控制策欠佳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1387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75501.7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故障点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当配电网发生线路故障时,获取对应的故障行波信号;对所述故障行波信号进行极点对称模态分解,得到在不同层级下的模态分量;利用预置层级的模态分量,对所述故障行波信号进行行波波头的标定;在标定完成后,根据所述故障行波信号的初始行波波头和故障线路的线路长度之间的关系,对所述故障点进行定位。解决了现有基于故障行波信号进行故障点定位时定位精度较低,可靠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89218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217367.5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本申请提供的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识别方法,通过小波变换以及根据零序电流数据的采样频率,结合预设的采样频率与目标分解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的目标分解层数,实现特征提取与特征筛选,筛选后的故障特征经由半监督学习算法分类器进行分类,能够在少量有标签训练样本的条件下,更可靠地区别高阻接地故障与普通扰动事件,并具备一定的抗噪能力,从而实现了针对高阻接地故障的有效识别,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高阻接地故障识别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25567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501371.3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故障电流的计算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故障分析方法对逆变器进行不同程度简化,很少基于逆变器本身的特性出发来分析电网故障电流,并以理想微源为条件进行分析,使得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的技术问题,方法包括:获取电网发生故障时的光伏并网系统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故障包括对称短路故障和不对称短路故障;确定光伏并网系统的功率传输关系式和电压电流环控制策略,基于光伏并网系统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光伏并网系统的功率传输关系式和电压电流环控制策略计算逆变器故障电流,逆变器故障电流包括电网发生对称短路故障下的逆变器故障电流和电网发生不对称短路故障下的逆变器故障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934503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811257992.0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微能源网的综合能源系统热电能流分布式优化方法,在确定多微能源网的综合能源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各微能源网中的热电能流的能量流动规则后,再建立各微能源网的总体运行成本函数,最后再利用ADMM算法对各总运行成本函数进行分布式求解。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对多微能源网的综合能源系统采用集中式优化而建立统一的优化模型而言,采用本方案,能对多微能源网中的各个微能源网均建立对应的优化模型并对该优化模型进行分布式求解,从而能对各个微能源网的热电能流均进行优化,保证了多微能源网的综合能源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微能源网的综合能源系统热电能流分布式优化装置,效果如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191017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811257388.8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代理的综合能源系统的仿真方法,能对综合能源系统中的能源供应商和用户进行建模,即通过能源供应商的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一数据建立第一代理模型,通过用户的第二目标函数和第二数据建立第二代理模型,然后利用Q算法在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规则下对第一数据、第一代理模型和第二数据和第二代理模型进行修正,达到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仿真的目的。因此,采用本方案,能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仿真,保证了综合能源系统的安全运行。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代理的综合能源系统的仿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效果如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93374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10767.3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对获取到的待检测配电网的第一电压数据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得到多个第一高频数据和第一低频数据;获取第一高频数据对应的能量频谱数据和第一阈值、第一低频数据对应的能量系数和第二阈值;当能量频谱数据大于第一阈值且能量系数小于第二阈值时,获取待检测配电网的若干第二电压数据;对各第二电压数据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得到各自对应的多个第二高频数据;判断第二高频数据的预设累加和是否大于预设判定指标,若是,则判定待检测配电网发生高阻接地故障。解决了现有对于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的检测方法,检测时容易出现误判、错判,进而影响供电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49980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31538.2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模型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涉及多个不同的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模型,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处于多种预设故障场景下的实际故障波形和故障场景参数;采用各个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模型结合故障场景参数,分别生成对应的仿真故障波形;计算实际故障波形和各个仿真故障波形之间的投影匹配系数;选取投影匹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匹配阈值的仿真故障波形作为备选波形;计算各个备选波形分别对应的综合优选系数,将最大的综合优选系数对应的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模型确定为目标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模型。从而更为准确地选取适用于各种故障场景下的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模型,提高后续高阻接地故障识别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