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3977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41057.1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35/51 , C04B35/622 , G21C3/62
Abstract: 一种大晶粒氧化铀烧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氧化铀原料粉末,并掺入包括Cr2O3和TiO2的掺杂剂和润滑剂得到混合粉体;将混合粉体压制为生坯;在氢气气氛下对生坯进行烧结,烧结温度1700℃‑1800℃,得到氧化铀烧结体。该方法采用Cr2O3和TiO2混合作为掺杂剂,能够有效提高烧结产物的晶粒尺寸,同时抑制纯氢气氛围中TiO2与挥发性Cr对烧结产物致密度的负面影响,提高大晶粒氧化铀烧结质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大晶粒氧化铀燃料芯块。
-
公开(公告)号:CN11532687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047380.5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测试领域,提供了一种核燃料包壳管表面热辐射信号测试方法及装置,包括测试盒以及测试盒支架,所述测试盒固定在测试盒支架上;所述测试盒包括测试盒底座和测试盒上盖,所述测试盒底座的相对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以等间距开设若干个管孔,且第一侧板上的管孔与第二侧板的管孔两两相对且位于一条直线上;所述测试盒上盖上开设若干个通孔,且在每个通孔内固定有空心套管,所述空心套管中固定有热辐射信号探测器;所述通孔与管孔的数量相同。本装置中热辐射信号探测器通过空心套管插入测试盒,并在套管的定位机制下,能确保以相同的对核燃料包壳管表面的距离,实现多支核燃料包壳管表面热辐射能信号的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11809865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47752.1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能装备测试验证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博豹科技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
Abstract: 一种热管微堆模拟电加热棒,包括壳体与加热组件,其中壳体包括钛合金外包壳与不锈钢内包壳;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丝与芯体,加热丝周向缠绕于芯体并在芯体轴向上成非均匀分布,芯体嵌套在内包壳内并使加热丝抵接在内包壳的内表面。该热管微堆模拟电加热棒能够持续模拟功率在轴向成非均匀分布的热管微堆燃料棒高温发热状态,优化热管微堆的设计与验证工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管微堆模拟试验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951472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110142925.X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裂变型核反应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在重水堆中生产钼‑99同位素的含支撑棒的辐照靶件,包括燃料棒束;燃料棒束包括若干根燃料元件、焊接在若干根燃料元件两端的端板;至少有一根所述燃料元件包括内部至少含有两个通孔的支撑棒、嵌设在支撑棒的通孔内的浓铀芯子,浓铀芯子为235U富集度在15.0wt%~20.0wt%的浓铀材料,所述通孔沿支撑棒的轴向布置。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充分利用重水堆不停堆换料的特点,可以利用现有反应堆不间断的生产短半衰期的99Mo,不必专门建设新的辐照设施,使用浓缩铀生产99Mo效率高、品质好,即比活度高,使用本发明涉及的辐照靶件生产99Mo的同时可最大程度上减少对核电厂发电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07144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010789758.3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氧化铀单晶/纳米金刚石核燃料芯块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一种UO2单晶;S2、UO2单晶热处理;S3、UO2单晶涂层包覆:将UO2单晶颗粒过筛处理,选取一定粒径的UO2单晶颗粒,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在UO2单晶颗粒表面涂覆一层热解炭涂层;S4、粉体混合:将步骤S3制备的包覆型UO2单晶颗粒、纳米金刚石粉体与烧结剂按照一定的体积比放入混料罐内密封混合;S5、装料;以及S6、致密化烧结:将压制好的模具进行放电等离子体快速烧结,即得。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明显改善了燃料芯块的热导率,进而提升了二氧化铀燃料芯块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08828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110285518.4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7/24 , C04B35/48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铪酸盐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稀土铪酸盐陶瓷材料的化学组成为((TbxDy1‑x)2O3)y‑(HfO2)1‑y,其中0.2≤x≤0.6,0.4≤y≤0.6;优选地,所述稀土铪酸盐陶瓷材料的相对致密度在90~100%。
-
公开(公告)号:CN11210296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791013.0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热导燃料芯块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一种UO2单晶;S2、UO2单晶涂层包覆;S3、粉体预处理:将包覆型UO2单晶颗粒以及Zr合金粉体进行加热预处理;S4、粉体混合:将步骤S3制备的包覆型UO2单晶颗粒筛分成粒径大小不同的两组,先将大尺寸UO2单晶颗粒、Zr合金粉体与烧结剂按照一定的体积比例放入混料罐内,喷洒一定量的粘结剂密封混合,然后将剩余的小尺寸UO2单晶颗粒与Zr合金粉体混合后一起搅拌均匀;S5、生坯压制;以及S6、高温烧结,即可获得所述高热导燃料芯块。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热导燃料芯块及其制备方法,可明显改善燃料芯块的热导率,进而提升燃料芯块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2422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39663.X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管材辐照压缩蠕变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反应堆堆芯用金属材料设计技术领域,针对目前难以还原金属管材样品真实服役环境进行蠕变试验的问题,通过试验盒配合压缩组件对金属管材施加压力,调节热阻后使金属管材试样温度控制在商用压水堆运行环境下的温度水平,将其放入试验堆或商用堆内接受中子辐照,达到金属管材样品多重试验环境同步加载,还原样品的真实服役环境满足蠕变行为的研究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06429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36177.5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G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重水堆核电站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系统和方法,包括生产通道,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直管段、弯管段和斜管段,直管段底端靠近重水堆排管容器内侧底部,直管段顶端伸出至排管容器上部空间并与弯管段的首端连接,弯管段的末端与斜管段的首端连接,斜管段的末端设有牵引机构;小车,位于生产通道内部用于承载靶盒,一端连接配重块,另一端通过牵引绳连接牵引机构;自动运输设备,位于排管容器上方空间,用于运输靶盒。从重水堆反应平台上预留的孔道,将靶盒以自重的方式送入堆芯区域内,利用重水堆内的辐照将靶盒内的材料转换为放射性同位素。
-
公开(公告)号:CN11193331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0520078.1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热导的二氧化铀单晶复合燃料芯块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芯块以UO2单晶为燃料颗粒,所述燃料颗粒用SiC、Zr等高热导金属或陶瓷材料粉体作为连接介质,在所述燃料颗粒和所述连接介质外包裹有外表面保留无燃料区。本发明所研发的新型UO2单晶复合燃料有效的抵消了由于UO2导热方向性带来的自我阻碍和损耗。该方案在降低燃料芯块化学活性的情况下提升了材料的导热性能,是优异的二元复合芯块燃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