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4046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180093935.7
申请日:2021-02-18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B32B15/08
Abstract: 一种层叠树脂膜,其具有树脂层和设置于上述树脂层的一面侧或两面侧的Cu膜,就上述Cu膜而言,(111)面的基于罗格林(Lotgering)法的取向指数为0.15以上,(111)面的由X射线衍射测定得到的X射线衍射峰的半值宽度为0.3°以下,且满足下述式(1)。Y≥3.75x‑0.675式(1)(式(1)中,Y是上述Cu膜中的(111)面的基于罗格林法的取向指数,x是上述Cu膜中的(111)面的由X射线衍射测定得到的X射线衍射峰的半值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5418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280088883.9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1M4/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电体,其包含:具有第一表面及位于与第一表面相反的一侧的第二表面的树脂层、和含有铝的金属层,其中,金属层包含位于树脂层的第一表面侧的第一金属层,集电体的屈服应力σY1小于树脂层的拉伸破坏应力σB2,集电体的屈服应力σY1[MPa]是根据树脂层的屈服应力σY2[MPa]、树脂层的厚度D2[μm]、金属层的屈服应力σY3[MPa]、及金属层的厚度D3[μm]通过下述式(1)、(2)求得的值,金属层的屈服应力σY3[MPa]是根据金属层的X射线衍射图案中的强度最高的X射线衍射峰的半值宽度β[°]通过下述式(3)求得的值,σY1=A×σY3+(1‑A)×σY2(1)A=D3/(D2+D3)(2)#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08511599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161974.6
申请日:2018-02-26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1L41/1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d33大且比电阻大的压电组合物、以及使用该压电组合物的压电元件。本发明的压电组合物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x[BimFeO3]-y[BamTiO3]-z[BimAlO3] (1)[式(1)中,0.5≤x≤0.7995,0.2≤y≤0.4,0.0005≤z≤0.1,x+y+z=1,0.96≤m≤1.04。]。
-
公开(公告)号:CN11684798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80093938.0
申请日:2021-02-18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B32B15/08
Abstract: 一种层叠树脂膜,其中,具有树脂层、和设置于上述树脂层的一面侧或两面侧的Cu膜,就上述Cu膜而言,将X射线衍射测定中的(111)面的峰值强度设为100时的(200)面的峰值强度y为2~30,且满足下式(1)。y≥2.5x‑7.5式(1)(式(1)中,y是X射线衍射测定中的(111)面的峰值强度为100时的(200)面的峰值强度,x是X射线衍射测定中的(111)面的峰值强度为100时的(220)面的峰值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51159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810161974.6
申请日:2018-02-26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1L41/1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d33大且比电阻大的压电组合物、以及使用该压电组合物的压电元件。本发明的压电组合物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x[BimFeO3]‑y[BamTiO3]‑z[BimAlO3] (1)[式(1)中,0.5≤x≤0.7995,0.2≤y≤0.4,0.0005≤z≤0.1,x+y+z=1,0.96≤m≤1.04]。
-
公开(公告)号:CN11867960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80088879.2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1M4/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电体,其包含:具有第一表面及位于与第一表面相反的一侧的第二表面的树脂层、和含有铜的金属层,其中,金属层包含位于树脂层的第一表面侧的第一金属层,集电体的屈服应力σY1小于树脂层的拉伸破坏应力σB2,集电体的屈服应力σY1[MPa]是根据树脂层的屈服应力σY2[MPa]、树脂层的厚度D2[μm]、金属层的屈服应力σY3[MPa]、及金属层的厚度D3[μm]通过下述式(1)、(2)求得的值,金属层的屈服应力σY3[MPa]是根据金属层的X射线衍射图案中的强度最高的X射线衍射峰的半值宽度β[°]通过下述式(3)求得的值,σY1=A×σY3+(1‑A)×σY2(1)A=D3/(D2+D3)(2)#imgabs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