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49550A
公开(公告)日:2002-05-15
申请号:CN00806844.5
申请日:2000-04-11
Applicant: BASF公司
IPC: C08L6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51/00 , C08L67/02 , C08L69/00 , C08L266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纤维增强模制材料,含有下列组分,相对于组分A到I的之和(总量是100wt%):a)补偿至模塑材料的总量100wt%的作为组分A的至少一种缩聚物,作为残留组分的b)1-15wt%的作为组分B的至少一种粒状接枝共聚物,在其软相中具有低于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平均粒度为50到1000纳米,c)0-15wt%的作为组分C的至少一种共聚物,它由以下单体组成:c1)50-90wt%之间(相对于组分C)的作为组分C1的至少一种乙烯基芳族单体和C2)10-50wt%之间(相对于组分C)的作为组分C2的丙烯腈和/或甲基丙烯腈,d)0-20wt%的作为组分D的纤维,e)0.01-15wt%的作为组分E的聚碳酸酯,f)0-2wt%的作为组分F的炭黑,g)0.01-15wt%的作为组分G的不同于组分B的聚合物,h)0-20wt%的作为组分H的不同于组分A的聚酯,i)0-10wt%的作为组分I的普通添加剂如紫外线稳定剂,氧化抑制剂,润滑剂和脱模剂。本发明还涉及从上面的模塑材料制得的模塑部件和复合材料,涉及它们的回用产物以及涉及该模塑材料、模塑部件、复合材料和它们的回用物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222173A
公开(公告)日:1999-07-07
申请号:CN97195555.7
申请日:1997-04-15
Applicant: BASF公司
IPC: C08L51/00 , C08F265/06 , C08L55/02
Abstract: 适用于生产低表面光泽模制品的、且基于多种聚合物或聚合物混合物(P)、优选基于多种ASA聚合物和/或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铸塑用配混料(F)含有足量的无光接枝共聚物(A)作为无光材料,该材料是通过能在丙烯酸酯聚合物上形成硬质接枝壳层的多种单体的一步或多步接枝共聚而制备的,其中采用热引发或自由基引发的本体聚合或溶液聚合方法使接枝共聚反应进行到转化率大于15%(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4426A
公开(公告)日:1996-10-30
申请号:CN96102573.5
申请日:1996-02-01
Applicant: BASF公司
IPC: C08F265/04 , C08J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5/02 , C08F265/04 , C08L51/06 , C08L2666/24 , C08L2666/04
Abstract: 由下述成分组成的接枝共聚物A:a1)基于A)计,30—90%(重量)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10℃的接枝基底和a2)基于A)计,10—70%(重量)至少一种接枝到接枝基底上的外壳。
-
公开(公告)号:CN1131278C
公开(公告)日:2003-12-17
申请号:CN99809629.6
申请日:1999-07-20
Applicant: BASF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5/06 , C08L51/003 , C08L53/02 , C08L2666/24
Abstract: 热塑性模塑组合物,其中包含A)30~99.9%重量的间同立构结构的乙烯基芳族聚合物,B)0.1~70%重量的弹性体颗粒状接枝聚合物,和C)0~69.9%重量的弹性体颗粒状苯乙烯-二烯嵌段共聚物,其二烯部分可以是已经部分或完全氢化的,其中组分B)颗粒的D(50)为0.1~10μm,且组分B)不同于组分C)。
-
公开(公告)号:CN1068343C
公开(公告)日:2001-07-11
申请号:CN96102567.0
申请日:1996-02-02
Applicant: BASF公司
IPC: C08F285/00 , C08L2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5/12 , C08F285/00 , C08L51/003 , C08F212/04 , C08L2666/24 , C08L266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粒状接枝共聚物,它含有a1)基于该共聚物为5-70%(重量)的,玻璃化温度小于10℃的接枝骨架,a2)基于该共聚物为20-85%(重量)在组分a1存在下的阶段聚合物,和a3)基于该共聚物为10-50%(重量)的制备a2)后所得产物存在下至少另一种阶段聚合物,其中组分a1),a2)和a3)的组成详见说明书。本发明还涉及含有该粒状接枝共聚物并具有改进的着色能力的热塑模压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253568A
公开(公告)日:2000-05-17
申请号:CN98804549.4
申请日:1998-04-24
Applicant: BASF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0/44 , C08F2/18 , C08F12/08 , C08F20/12 , C08F291/00
Abstract: 用于使微悬浮液聚合的方法使得能从至少一种可聚合单体连续生产颗粒状均聚物和共聚物。根据预期的用途,可在微悬浮液中添加各种添加剂。该悬浮液的聚合反应是在温度至少为0℃的管式反应器中在疏水性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进行的,结果生成平均直径d50小于50μm的颗粒状均聚物和共聚物。由该方法制得的聚合物可用作例如热塑性模塑配混料的添加剂、复印调色剂组分、纸张和皮革助剂、磁带和磁性薄膜的涂料以及油漆和涂料成分。
-
公开(公告)号:CN1139685A
公开(公告)日:1997-01-08
申请号:CN96106091.3
申请日:1996-03-13
Applicant: BASF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101/00 , C08L33/08 , C08L2666/04
Abstract: 热塑性模制材料包含A)60至99%(重量)的第一热塑性聚合物,B)1至40%(重量)的不同于A)并由从以下得到的单元组成的热塑性聚合物:b1)8至80%(重量)的至少一种丙烯酸C2-C20烷基酯,b2)8至80%(重量)丙烯腈或甲基丙烯腈或者其混合物,及b3)0至80%(重量)能可与b1和b2共聚合的其它单体,C)0至40%(重量)的纤维状或颗粒状填料或者其混合物,及D)0至20%(重量)的添加剂和加工助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0551C
公开(公告)日:2004-03-03
申请号:CN98808861.4
申请日:1998-06-23
Applicant: BASF公司
IPC: C08F279/04 , C08L51/06 , C08L5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5/12 , C08F279/04 , C08L25/14 , C08L51/04 , C08L2205/02 , C08L2666/02
Abstract: 热塑性模塑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下列组分作为组分A)-F):A)5-80重量%具有双峰值粒度分布的接枝聚合物A),该聚合物是由以A)为基准如下重量百分比的a1)和a2)制备的,a1)40-90重量%的橡胶弹性颗粒接枝基体a1),a1)是通过聚合以a1)为基准如下重量百分比的a11)、a12)和a13)而获得的,a11)70-100重量%的至少一种共轭二烯,a12)0-30重量%至少一种另外的单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和a13)0-10重量%,优选0.01-5重量%,且特别优选0.02-2重量%至少一种多官能团交联单体,a2)10-60重量%的接枝物a2),a2)是由以a2)为基准如下重量百分比的a21)、a22)、a23)和a24)制备的,a21)65-95重量%的至少一种乙烯基芳族单体,a22)5-35重量%的丙烯腈,a23)0-30重量%的至少一种另外的单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和a24)0-10重量%,优选0.01-5重量%,且特别优选0.02-2重量%至少一种多官能团交联单体,B)20-95重量%的热塑性聚合物B),其粘数VN(根据DIN 53726在25℃,于二甲基甲酰胺中以0.5重量%浓度测定)为50-120ml/g,是由以B)为基准如下重量百分比的b1)、b2)和b3)制备的,b1)69-81重量%的至少一种乙烯基芳族单体,b2)19-31重量%的丙烯腈,和b3)0-30重量%的至少一种另外的单烯键式不饱和单体,C)0-50重量%的热塑性聚合物C),其粘数VN为50-120ml/g,是由以C)为基准如下重量百分比的c1)、c2)和c3)制备的,c1)69-81重量%的至少一种乙烯基芳族单体,c2)19-31重量%的丙烯腈,和c3)0-30重量%的至少一种另外的单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其中组分B)和C)的粘数VN相差至少5个单位[ml/g],或者它们的丙烯腈含量相差至少5个单位[重量%],或者两种特性,即粘数VN和丙烯腈含量均相差至少5个单位,D)0-95重量%的热塑性聚合物D),它是由以D)为基准如下重量百分比的d1)、d2)和d3)制备的,d1)63至少于69重量%的至少一种乙烯基芳族单体,d2)多于31-37重量%的丙烯腈,和d3)0-40重量%的至少一种另外的单烯键式不饱和单体,E)0-50重量%的热塑性聚合物E),它是由以E)为基准如下重量百分比的e1)、e2)和e3)制备的,e1)4-96重量%的至少一种乙烯基芳族单体,e2)4-96重量%的至少一种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马来酸酐和马来酰亚胺的单体,和e3)0-50重量%的丙烯腈,其中聚合物E)与聚合物B)及可能存在的C)和D)是不同的,F)0-50重量%的添加剂F)。所述组合物是通过下列步骤获得的:1)通过乳液聚合制备接枝聚合物A),2)在混合设备中将接枝聚合物A)与聚合物B)及可能存在的其它组分C)、D)、E)和/或F)混合,得到基本熔融的聚合物混合物,并3)将基本熔融的聚合物混合物快速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278831A
公开(公告)日:2001-01-03
申请号:CN98810943.3
申请日:1998-08-19
Applicant: BASF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36/04 , C08F2/22 , C08F4/00 , C08F12/08 , C08F20/14 , C08F20/44 , C08F285/00 , C08F291/00
Abstract: 通过自由基水乳液聚合反应制备粒状聚合物P,在该反应中,至少一种烯属不饱和单体借助于分散剂被乳化在含水介质中并在稳定N-氧基存在下借助于自由基聚合引发剂进行聚合,而形成了聚合物水分散体,在该方法中:a)所使用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是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和/或偶氮化合物,它们在25℃和1巴压力下在水中的重量摩尔溶解度大于或等于叔丁基氢过氧化物在水中的相应重量摩尔溶解度且它们在聚合介质中的分解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269808A
公开(公告)日:2000-10-11
申请号:CN98808861.4
申请日:1998-06-23
Applicant: BASF公司
IPC: C08F279/04 , C08L51/06 , C08L5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5/12 , C08F279/04 , C08L25/14 , C08L51/04 , C08L2205/02 , C08L2666/02
Abstract: 热塑性模塑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下列组分作为组分A)-F):A)5—80重量%具有双峰值粒度分布的接枝聚合物A),该聚合物是由以A)为基准如下重量百分比的a1)和a2)制备的,a1)40—90重量%的橡胶弹性颗粒接枝基体a1),a1)是通过聚合以a1)为基准如下重量百分比的a11)、a12)和a13)而获得的,a11)70—100重量%的至少一种共轭二烯,a12)0—30重量%至少一种另外的单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和a13)0—10重量%,优选0.01—5重量%,且特别优选0.02—2重量%至少一种多官能团交联单体,a2)10—60重量%的接枝物a2),a2)是由以a2)为基准如下重量百分比的a21)、a22)、a23)和a24)制备的,a21)65—95重量%的至少一种乙烯基芳族单体,a22)5—35重量%的丙烯腈,a23)0—30重量%的至少一种另外的单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和a24)0—10重量%,优选0.01—5重量%,且特别优选0.02—2重量%至少一种多官能团交联单体,B)20—95重量%的热塑性聚合物B),其粘数VN(根据DIN53726在25℃,于二甲基甲酰胺中以0.5重量%浓度测定)为50—120ml/g,是由以B)为基准如下重量百分比的b1)、b2)和b3)制备的,b1)69—81重量%的至少一种乙烯基芳族单体,b2)19—31重量%的丙烯腈,和b3)0—30重量%的至少一种另外的单烯键式不饱和单体,C)0—50重量%的热塑性聚合物C),其粘数VN为50—120ml/g,是由以C)为基准如下重量百分比的c1)、c2)和c3)制备的,c1)69—81重量%的至少一种乙烯基芳族单体,c2)19—31重量%的丙烯腈,和c3)0—30重量%的至少一种另外的单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其中组分B)和C)的粘数VN相差至少5个单位[ml/g],或者它们的丙烯腈含量相差至少5个单位[重量%],或者两种特性,即粘数VN和丙烯腈含量均相差至少5个单位,D)0—95重量%的热塑性聚合物D),它是由以D)为基准如下重量百分比的d1)、d2)和d3)制备的,d1)63至少于69重量%的至少一种乙烯基芳族单体,d2)多于31—37重量%的丙烯腈,和d3)0—40重量%的至少一种另外的单烯键式不饱和单体,E)0—50重量%的热塑性聚合物E),它是由以E)为基准如下重量百分比的e1)、e2)和e3)制备的,e1)4—96重量%的至少一种乙烯基芳族单体,e2)4—96重量%的至少一种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马来酸酐和马来酰亚胺的单体,和e3)0—50重量%的丙烯腈,其中聚合物E)与聚合物B)及可能存在的C)和D)是不同的,F)0—50重量%的添加剂F)。所述组合物是通过下列步骤获得的:1)通过乳液聚合制备接枝聚合物A),2)在混合设备中将接枝聚合物A)与聚合物B)及可能存在的其它组分C)、D)、E)和/或F)混合,得到基本熔融的聚合物混合物,并3)将基本熔融的聚合物混合物快速冷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