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52388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80045659.7
申请日:2014-08-22
Applicant: 霓达株式会社
IPC: C08L101/00 , C01B31/02 , C08K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24 , C08K3/04 , C08K2201/003 , C08K2201/004 , C08K2201/011 , C08L7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复合材料,所述树脂复合材料在少量使用CNT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树脂的机械强度下降、由树脂粘度增大导致的加工性下降等问题,同时,即使CNT的使用量少的情况下,也能够具有由CNT的复合化带来的所述功能或者其他有效的功能。所述复合材料是在作为母材的树脂中将多个CNT复合化的树脂复合材料,对于所述母材的所述CNT浓度为2.0容积%以下,并且,对于所述树脂复合材料的成形试片,利用四探针法测量其表面的规定的多个位置的体积电阻率的最大值R1和最小值R2的比率为4.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7429016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680013244.0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霓达株式会社
IPC: C08L23/12 , B82Y30/00 , C01B32/05 , C08J5/06 , C08K3/04 , C08K9/04 , D06M11/74 , D06M15/19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强化成形体,能够避免碳纤维从基材上剥离,由此具有高强度。所述碳纤维强化成形体包括基材(12)和分散在所述基材(12)中的复合材料(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14)包括:碳纤维(16)和结构体,所述结构体形成在所述碳纤维(16)的表面,且包括多个碳纳米管(18a),其中,所述多个碳纳米管(18a)形成相互直接连接的网络结构,所述碳纳米管将其表面的一部分作为附着部(20)直接附着在所述碳纤维(16)的表面上,且通过设置在除所述附着部(20)以外的至少一部分上的粘接部件(22)物理性地结合在所述碳纤维(16)的表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07578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0542.2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霓达株式会社
IPC: D06M11/74 , C08J5/06 , D06M10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M11/74 , C01B32/158 , C01B2202/06 , C01B2202/34 , C01B2202/36 , C08J5/042 , C08J5/06 , C08J2363/00 , C08J2377/02 , D06M15/55 , D06M2101/40
Abstract: 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及强化纤维,其中,所述复合材料(1)由纤维(3)和设置在所述纤维(3)表面的多个碳纳米管(5)构成,所述多个碳纳米管(5)直接附着在所述纤维(3)表面。所述复合材料及强化纤维不仅能够实现纤维固有的功能,而且能够发挥基于CNT的导电性、导热性及机械强度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884831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380065341.0
申请日:2013-12-11
Applicant: 霓达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7/00 , B62D1/16 , B62D1/20 , F16D1/06 , F16D3/06 , F16D3/10 , F16D3/12 , F16D3/68 , F16D2001/103 , Y10T403/7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轴用结构体、凸型部件及凹型部件,其通过使在扭转凸型部件时的初始刚性比以往减小,来抑制大的动力对轴急剧传递,能够减轻带给驾驶者的不协调的感觉。轴用结构体(20)具备凸型部件(21)、凹型部件(22)以及弹性部件(23),凸型部件(21)在外周部(21b)形成有多个外齿部及多个外齿底部,凹型部件(22)在内周部(22a)形成有多个内齿部(22b)及多个内齿底部(22c),弹性部件(23)覆盖凸型部件(21)的外周部表面而设置。在凸型部件(21)插入凹型部件(22)的初始状态下,在弹性部件(23)和在内齿部(22b)的侧部(22d)上与弹性部件(23)相对的部位之间具有第一间隙(S1),在使凸型部件(21)旋转时,直到弹性部件(23)与内齿部(22b)的侧部抵接,在轴向产生规定的时间差。
-
公开(公告)号:CN11005574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910327518.9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霓达株式会社
IPC: D06M11/74 , C08J5/06 , D06M101/40
Abstract: 提供一种强化纤维的制造方法,该强化纤维包括复合材料和覆盖该复合材料表面的树脂组合物,复合材料由纤维和设置在纤维表面的多个碳纳米管构成,且,多个碳纳米管以没有中介物的状态直接附着在所述纤维表面,该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将表面露出的纤维束卷绕在配置于碳纳米管附着槽内的导辊上,在碳纳米管附着槽中容纳有包括多个碳纳米管的分散液,使纤维束在碳纳米管附着槽内行进,并在向分散液施加机械能的状态下将表面露出的纤维束浸渍在分散液中,在表面露出的纤维束的纤维表面附着多个碳纳米管,以获得复合材料束;将复合材料束卷绕在配置于树脂涂覆槽内的导辊上,使复合材料束在树脂涂覆槽内行进,使其浸渍在溶解的树脂组合物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29114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880011668.2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霓达株式会社
IPC: C08J5/06 , D06M11/74 , D06M101/40
Abstract: 提供在具有高强度的同时制振性优异的碳纤维增强成型体。是包含排列的复合材料和树脂固化物的碳纤维增强成型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复合材料具有多个连续的碳纤维排列而成的碳纤维束和在上述碳纤维的各自的表面附着的碳纳米管,经由缓冲材料进行3点弯曲试验得到的弹性模量比无上述缓冲材料进行上述3点弯曲试验得到的弹性模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4884831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380065341.0
申请日:2013-12-11
Applicant: 霓达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7/00 , B62D1/16 , B62D1/20 , F16D1/06 , F16D3/06 , F16D3/10 , F16D3/12 , F16D3/68 , F16D2001/103 , Y10T403/7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轴用结构体、凸型部件及凹型部件,其通过使在扭转凸型部件时的初始刚性比以往减小,来抑制大的动力对轴急剧传递,能够减轻带给驾驶者的不协调的感觉。轴用结构体(20)具备凸型部件(21)、凹型部件(22)以及弹性部件(23),凸型部件(21)在外周部(21b)形成有多个外齿部及多个外齿底部,凹型部件(22)在内周部(22a)形成有多个内齿部(22b)及多个内齿底部(22c),弹性部件(23)覆盖凸型部件(21)的外周部表面而设置。在凸型部件(21)插入凹型部件(22)的初始状态下,在弹性部件(23)和在内齿部(22b)的侧部(22d)上与弹性部件(23)相对的部位之间具有第一间隙(S1),在使凸型部件(21)旋转时,直到弹性部件(23)与内齿部(22b)的侧部抵接,在轴向产生规定的时间差。
-
公开(公告)号:CN110291141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1880011668.2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霓达株式会社
IPC: C08J5/06 , D06M11/74 , D06M101/40
Abstract: 提供在具有高强度的同时制振性优异的碳纤维增强成型体。是包含排列的复合材料和树脂固化物的碳纤维增强成型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复合材料具有多个连续的碳纤维排列而成的碳纤维束和在上述碳纤维的各自的表面附着的碳纳米管,经由缓冲材料进行3点弯曲试验得到的弹性模量比无上述缓冲材料进行上述3点弯曲试验得到的弹性模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10055749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27518.9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霓达株式会社
IPC: D06M11/74 , C08J5/06 , D06M101/40
Abstract: 提供一种强化纤维的制造方法,该强化纤维包括复合材料和覆盖该复合材料表面的树脂组合物,复合材料由纤维和设置在纤维表面的多个碳纳米管构成,且,多个碳纳米管以没有中介物的状态直接附着在所述纤维表面,该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将表面露出的纤维束卷绕在配置于碳纳米管附着槽内的导辊上,在碳纳米管附着槽中容纳有包括多个碳纳米管的分散液,使纤维束在碳纳米管附着槽内行进,并在向分散液施加机械能的状态下将表面露出的纤维束浸渍在分散液中,在表面露出的纤维束的纤维表面附着多个碳纳米管,以获得复合材料束;将复合材料束卷绕在配置于树脂涂覆槽内的导辊上,使复合材料束在树脂涂覆槽内行进,使其浸渍在溶解的树脂组合物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429016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80013244.0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霓达株式会社
IPC: C08L23/12 , B82Y30/00 , C01B32/05 , C08J5/06 , C08K3/04 , C08K9/04 , D06M11/74 , D06M15/19 , D06M10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5/042 , C01B2202/00 , C08J5/06 , C08J2300/22 , C08J2300/24 , C08J2323/12 , C08J2363/00 , C08K3/013 , C08K3/041 , C08K3/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强化成形体,能够避免碳纤维从基材上剥离,由此具有高强度。所述碳纤维强化成形体包括基材(12)和分散在所述基材(12)中的复合材料(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14)包括:碳纤维(16)和结构体,所述结构体形成在所述碳纤维(16)的表面,且包括多个碳纳米管(18a),其中,所述多个碳纳米管(18a)形成相互直接连接的网络结构,所述碳纳米管将其表面的一部分作为附着部(20)直接附着在所述碳纤维(16)的表面上,且通过设置在除所述附着部(20)以外的至少一部分上的粘接部件(22)物理性地结合在所述碳纤维(16)的表面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