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0017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92831.5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吕兴栋 , 李平刚 , 李杨 , 周世华 , 李志荣 , 高志扬 , 时之光 , 杨连云 , 张兴凯 , 曹立 , 夏求林 , 刘恒 , 石妍 , 李明霞 , 张建峰 , 蒋文广 , 王世美 , 张亮 , 孙光亮 , 肖恺
IPC: C04B28/04 , C04B20/02 , C04B111/20 , C04B14/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泥粉含量砂的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水泥220‑320份,小石480‑550份,中石580‑650份,砂子680‑750份,水130‑160份,矿料80‑120份,减水剂3‑7份,引气剂2‑5份,阻泥剂2‑4份,纤维0.9‑1.2份,填料5‑8份,本申请破解了传统料源更换、混合掺砂的技术思路,提高了混凝土原材料利用的经济性,制备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67094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14418.5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有限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吕兴栋 , 胡军 , 周世华 , 张兴凯 , 夏求林 , 潘少华 , 张延杰 , 杨连云 , 石妍 , 李培富 , 李明霞 , 欧阳林 , 张建峰 , 曹立 , 高志扬 , 蒋文广 , 王世美 , 张秀贞 , 霍金阳 , 李佰龙 , 阮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室内测试喷射混凝土耐久性的装置。所述装置包底座、支架和顶板,在底座上设有外套防护罩的高压测试装置和侵蚀性离子溶液储存箱;所述高压测试装置包括高压测试罐和活动盘,活动盘通过升降架安装在高压测试罐内,在活动盘上设置有带传感器的喷射混凝土测试盘;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吊装组件和封盖组件。本发明将放置有喷射混凝土测试片的测试盘放置在高压测试罐内,向着高压测试罐内加入侵蚀性离子溶液,从而通过传感器检测侵蚀性离子对于喷射混凝土的浸入,同时使用高压泵可以向着高压测试罐内泵入空气,生高压条件,满足使用者在室内对于喷射混凝土在荷载驱动侵蚀性离子以复杂路径浸入条件下的耐久性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030808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1910655335.X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低强度塑性混凝土相对渗透系数的测试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采用同样的塑性混凝土分别制作六个塑性混凝土抗渗试件和三个吸水率测试试件,将吸水率测试试件采用吸水率测试装置测试计算塑性混凝土的吸水率a,将六个塑性混凝土抗渗试件分别套上橡皮模套并装入对开式的试模内密封好后安装到抗渗仪,一次加到0.3~0.6MPa,在此压力下恒定24h,计算出塑性混凝土渗水高度Dm,然后计算每个塑性混凝土抗渗试件相对渗透系数,取六个试件的平均值即为塑性混凝土的相对渗透系数。本发明针简化了操作过程,能准确的测试出吸水率和渗水高度,然后计算出准确真实的相对渗透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24856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129465.2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堆石坝混凝土面板脱空监测与处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多组混凝土面板监测和处理组件,每组混凝土面板监测和处理组件包括回填管、灌浆管、预埋在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内的圆筒基座和混凝土面板变形监测装置,所述圆筒基座的筒底位于混凝土面板和砂浆垫层的交汇面或伸入砂浆垫层内,其上端口设有第一连接端口,并在圆筒基座的连接端口处配套设置有密封盖。本发明通过预埋脱空监测与处理装置,可直接打开密封盖对混凝土面板的脱空部位进行观察,避免了传统的钻孔取芯进行监测的方法对混凝土面板的破坏,减少了结构受力钢筋被打断的风险;并且能够对于脱空区域进行处理,降低了混凝土面板脱空带来的风险和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340400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800444.3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IPC: E02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堆石坝混凝土面板结构,包括设置在石坝体坡面的面板本体,所述面板本体包括普通混凝土区以及设置在普通混凝土区内的至少一块ECC塑性区,所述普通混凝土区采用普通混凝土材料浇筑而成,所述ECC塑性区采用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浇筑而成;本发明通过设置ECC塑性区替代部分普通混凝土区,将原来刚性的面板本体变成了相对柔性的面板本体,合理布置ECC塑性区,确保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比普通混凝土材料先进入塑性状态,ECC塑性区发挥作用变形时,普通混凝土区处于弹性未破坏阶段,可以提高面板主动适应变形的能力,显著降低高堆石坝的面板开裂风险,推动我国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3338229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752129.8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ECC心墙堆石坝及施工方法,包括由上游到下游依次设有的上游堆石体、第一上游过渡层、第二上游过渡层、ECC心墙、第一下游过渡层、第二下游过渡层、下游堆石体、以及压坡体;所述ECC心墙采用超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浇筑,并且根据设计的防渗和强度等级配合拌制而成,所述ECC心墙厚度由数值计算分析确定;所述ECC心墙的下方地面挖有深基坑,所述深基坑内填埋有用于灌浆、后期运行维护及观测的坝基廊道,所述坝基廊道的下方通过灌浆形成有灌浆帷幕;通过超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作为心墙,提高心墙适应变形和防渗的能力,增强心墙与坝基廊道结合部位的防渗能力和抗拉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372263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811249537.6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4G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降温及加湿的养护装置和方法,养护装置包括空气制冷机、雾化器和冷气管道;冷气管道包括冷气主管道和多条均匀预埋在混凝土中的迂回的冷气埋管,空气制冷机的出气口和雾化器的排雾口与冷气主管道相连,冷气主管道同时连接多条冷气埋管,冷气埋管的进口设置控制阀门;冷气埋管管壁设置多个通气孔;本发明采用低温雾化水汽代替制冷水作为冷媒,实现内部降温和湿养护的双重效果,可同时减少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有效实现抗裂;现场无需大规模存储冷却水的工程设施;制冷空气制备效率高,成本低;施工冷却期间无爆管风险;混凝土凝结后降温期结束后,冷却管中可以直接灌水,进一步通过渗水继续进行湿养护。
-
公开(公告)号:CN109704620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10117373.X
申请日:2019-02-15
Applicant: 华电西藏能源有限公司大古水电分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4B2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寒冷干燥环境的混凝土掺和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凝灰岩粉60~90份、轻烧氧化镁5~16份、甲酸钙5~15份、聚丙烯酸钠1~5份、聚乙烯醇2~8份、木质素磺酸钠0.5~2.5份和十二烷基硫酸钠0~0.4份混合粉剂组成。本本发明中的混凝土掺和料应用简便,可代替传统的矿物掺和料,节约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及硬化性能。在寒冷干燥环境中,具有混凝土内养护和引气的功能,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裂性、抗冻性等,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640941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710958553.1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陈霞 , 杨华全 , 李家正 , 石妍 , 董芸 , 周世华 , 林育强 , 李响 , 王磊 , 张建峰 , 张亮 , 杨梦卉 , 苏杰 , 李明霞 , 陈群山 , 闫小虎 , 吕兴栋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变形适应能力的丙乳增韧塑性混凝土及制备方法,属于防渗混凝土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塑性混凝土由普通硅酸盐水泥、低液限粘土、丙乳、砂、石、水和减水剂按如下重量份配比混合而成:普通硅酸盐水泥70份,低液限粘土30份,丙乳7~20份,砂450~470份,石20份,水100~108份,减水剂0.7~0.8份。本发明配制的塑性混凝土具有原材料易得、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强度比低、适应变形能力强、抗渗性能优、易于施工且环保无污染等技术优势,可用于防渗墙等建筑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57563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17056.5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等离子热喷技术的混凝土表面防护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首先利用温度为80℃-100℃的高压空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干燥;接着利用高压空气裹携颗粒对混凝土件表面进行粗化;然后利用温度为100℃-150℃的高压空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冲洗和预热;最后借助等离子热喷涂设备,以粒径20μm-120μm的粉粒状无机非金属材料原料,通过调整送粉速率、等离子功率、气流流量、移动速度和喷涂距离等参数,实现在混凝土表面热喷涂无机材料防护层。本发明提高了混凝土抗冻及抗渗能力,并且克服了传统刷涂有机材料防护涂层耐候性差、服役寿命短的缺点,可广泛应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和现浇混凝土结构的表面防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