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前混凝土重力坝布置结构及其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13406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1710721178.9

    申请日:2017-0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前混凝土重力坝布置结构及其布置方法,属混凝土重力坝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坝体;所述坝体包括上部混凝土结构和下部混凝土结构;所述上部混凝土结构位于下部混凝土结构上;所述上部混凝土结构与坝后岩体分离;所述下部混凝土结构与坝后岩体连接,且下部混凝土结构与坝基岩层的接触面为坡形阶梯;所述上部混凝土结构和下部混凝土结构的上游坝面为斜坡形;所述坝基岩层为硬岩。本发明可增加坝体的稳定性和坝后岩体的稳定性,并可保证坝体混凝土与坝后岩体的自然结合。

    软硬相间陡倾岩层上混凝土重力坝的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326873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712957.2

    申请日:2017-08-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硬相间陡倾岩层上混凝土重力坝的布置结构,属混凝土重力坝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混凝土重力坝的坝轴线布置为凸向上游的弧线形,使混凝土重力坝中高坝段的坝趾向上游缩回,落在硬岩上,并在混凝土重力坝中高坝段的坝踵底部采用“桥”式扩大基础,使高坝段的坝踵跨过软岩,落在硬岩上。本发明通过平面弧形布置和“桥”式扩大基础,使得大坝运行期主要受压的河床溢流坝段的坝趾和坝踵座落在条件好的硬岩上,避免大坝受力不均匀、变形大的问题,而且本发明节省了大坝基岩的开挖量和混凝土量,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工期。

    鱼道结构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53014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178849.8

    申请日:2014-04-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鱼道结构,涉及一种用于解决洄游鱼类通过拦河建筑物上溯的过鱼设施。它包括鱼道侧壁、收缩段和池室,收缩段包括长收缩段和短收缩段,长收缩段与短收缩段呈相对布置,长收缩段与短收缩段之间为过鱼竖缝,相邻池室之间通过过鱼竖缝连通,池室中部设有第一组阻水墩柱,池室的中下段设有第二组阻水墩柱,过鱼竖缝内设有第三组阻水墩柱。本新型鱼道结构通过对水流流速进行平面和空间立体分区,在同一过鱼设施中可以满足不同习性的多种过鱼对象通过,在水流流态方面较传统的竖缝式鱼道有明显优势。同时本新型鱼道结构具有旁通道的功能,但工程占地较小,从工程投资角度来说具有明显的优势。

    新型鱼道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53014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78849.8

    申请日:2014-04-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鱼道结构,涉及一种用于解决洄游鱼类通过拦河建筑物上溯的过鱼设施。它包括鱼道侧壁、收缩段和池室,收缩段包括长收缩段和短收缩段,长收缩段与短收缩段呈相对布置,长收缩段与短收缩段之间为过鱼竖缝,相邻池室之间通过过鱼竖缝连通,池室中部设有第一组阻水墩柱,池室的中下段设有第二组阻水墩柱,过鱼竖缝内设有第三组阻水墩柱。本新型鱼道结构通过对水流流速进行平面和空间立体分区,在同一过鱼设施中可以满足不同习性的多种过鱼对象通过,在水流流态方面较传统的竖缝式鱼道有明显优势。同时本新型鱼道结构具有旁通道的功能,但工程占地较小,从工程投资角度来说具有明显的优势。

    软硬相间陡倾岩层上混凝土重力坝的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211084U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21038483.X

    申请日:2017-08-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硬相间陡倾岩层上混凝土重力坝的布置结构,属混凝土重力坝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将混凝土重力坝的坝轴线布置为凸向上游的弧线形,使混凝土重力坝中高坝段的坝趾向上游缩回,落在硬岩上,并在混凝土重力坝中高坝段的坝踵底部采用“桥”式扩大基础,使高坝段的坝踵跨过软岩,落在硬岩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平面弧形布置和“桥”式扩大基础,使得大坝运行期主要受压的河床溢流坝段的坝趾和坝踵坐落在条件好的硬岩上,避免大坝受力不均匀、变形大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节省了大坝基岩的开挖量和混凝土量,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工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岩前混凝土重力坝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211085U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21038695.8

    申请日:2017-08-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前混凝土重力坝布置结构,属混凝土重力坝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坝体;所述坝体包括上部混凝土结构和下部混凝土结构;所述上部混凝土结构位于下部混凝土结构上;所述上部混凝土结构与坝后岩体分离;所述下部混凝土结构与坝后岩体连接,且下部混凝土结构与坝基岩层的接触面为坡形阶梯;所述上部混凝土结构和下部混凝土结构的上游坝面为斜坡形;所述坝基岩层为硬岩。本实用新型可增加坝体的稳定性和坝后岩体的稳定性,并可保证坝体混凝土与坝后岩体的自然结合。(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