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滨带范围界定方法及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718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37792.0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河滨带范围界定方法及系统,涉及水文地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流域内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质结构、河道形态、土壤性质、植被分布特征等指标数据。监测河流与傍河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数据,分析河流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划分不同的河流‑地下水转化模式。建立垂直于河道的二维剖面河流‑地下水转化动力学模型,计算河岸处河流与地下水的转化通量,以及向河岸两侧延伸不同距离处的水分贡献量。基于设定阈值的水分贡献量,确定河流‑地下水转化的有效影响空间范围。以河流‑地下水转化的影响空间范围为基础,叠加步骤一中获得的各类指标数据,界定出流域河滨带范围。

    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沙地的植树造林与保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4429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90773.2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树造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沙地的植树造林与保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物种;明确水位;以水定植;划分结构;确定株距;优化管理。本发明提出精细化植树造林方式,保证巩固植被防风固沙功能,同时减少了对地下水的消耗,帮助解决植树造林后生态耗水超过区域水资源承载力,促使植被优先利用降水资源,保证造林成活率,实现旱区植被恢复和水资源保护的协同提质增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