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恢复功能的预制装配式RC管柱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0786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28027.2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恢复功能的预制装配式RC管柱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和纵向钢筋使RC管柱本体和管柱基础竖向成为一体,进一步增强RC管柱本体与管柱基础之间的抗剪承载能力、连接强度和整体刚度,采用高强钢筋连接弯折构件、RC管柱本体和管柱基础,防止连接处先破坏。钢筋混凝土防护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率先屈服,同时释放RC管柱本体在整个系统收到地震作用下的能量。在地震作用下,预制装配式RC管柱就会出现摇摆现象,不会出现现浇钢筋混凝土柱破坏时所产生的塑性铰现象。在震后,通过预制装配式RC管柱中的预应力筋进行自复位,从而使本发明提供的预制装配式RC管柱实现震后的可恢复性功能。

    一种考虑地震动作用特性的结构抗震性能指标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6734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35793.1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考虑地震动作用特性的结构抗震性能指标确定方法,包括步骤:S1、选择相同数量的特殊地震动和普通地震动;S2、选取非弹性SDOF体系,计算地震动作用下SDOF体系的弹塑性位移响应过程;S3、基于特殊地震动作用特性确定特殊地震动的加载模式;S4、分析不同加载模式中关键参数随结构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S5、通过拟静力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关键参数对结构构件抗震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S6、建立拟静力加载模式下结构构件抗震性能指标与关键参数的关系;S7、基于步骤S4和步骤S6确定考虑特殊地震动作用特性影响的结构构件抗震性能指标限值。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拟静力试验中的不确定性、效率低下和传统试验加载制度不适于特殊地震动分析等问题。

    一种兼具限位与自复位功能的装配式防屈曲耗能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18007822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0128029.1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限位与自复位功能的装配式防屈曲耗能支撑,包括第一钢槽、防屈曲支撑组件及自复位组件,所述防屈曲支撑组件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钢槽,所述第一钢槽与防屈曲支撑组件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自复位组件,所述自复位组件端部与防屈曲支撑组件连接;本发明通过防屈曲支撑组件及自复位组件共同耗能,耗能内芯屈服之后变形量达到极限位置时,耗能内芯和自复位组件共同提供轴向刚度,实现限位功能,防止整个耗能支撑在减震过程中位移超限。

    一种考虑地震动作用特性的结构抗震性能指标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67340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0135793.1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考虑地震动作用特性的结构抗震性能指标确定方法,包括步骤:S1、选择相同数量的特殊地震动和普通地震动;S2、选取非弹性SDOF体系,计算地震动作用下SDOF体系的弹塑性位移响应过程;S3、基于特殊地震动作用特性确定特殊地震动的加载模式;S4、分析不同加载模式中关键参数随结构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S5、通过拟静力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关键参数对结构构件抗震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S6、建立拟静力加载模式下结构构件抗震性能指标与关键参数的关系;S7、基于步骤S4和步骤S6确定考虑特殊地震动作用特性影响的结构构件抗震性能指标限值。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拟静力试验中的不确定性、效率低下和传统试验加载制度不适于特殊地震动分析等问题。

    一种兼具限位与自复位功能的装配式防屈曲耗能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1800782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28029.1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限位与自复位功能的装配式防屈曲耗能支撑,包括第一钢槽、防屈曲支撑组件及自复位组件,所述防屈曲支撑组件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钢槽,所述第一钢槽与防屈曲支撑组件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自复位组件,所述自复位组件端部与防屈曲支撑组件连接;本发明通过防屈曲支撑组件及自复位组件共同耗能,耗能内芯屈服之后变形量达到极限位置时,耗能内芯和自复位组件共同提供轴向刚度,实现限位功能,防止整个耗能支撑在减震过程中位移超限。

    一种基于电磁开关阻尼器与隔震支座的组合减隔震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0782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28028.7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防震减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开关阻尼器与隔震支座的组合减隔震系统。本发明将隔震支座与阻尼器有机结合到一起,同时提高两类减隔震构件的减震效率,该系统对阻尼器增加一个电磁开关装置,避免传统组合减隔震设计中地震袭来时阻尼器和隔震支座同时工作,导致两种减隔震构件均不能充分发挥各自减震效率的问题;合理安排隔震支座和阻尼器工作顺序,降低阻尼器在较小地震动下的构件损耗,从而有效解决特殊地震动下隔震支座出现位移超限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