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电解质生产组件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96824B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080047958.6

    申请日:2010-07-21

    Abstract: 固体电解质生产系统包括超电容器脱盐装置,其包括电源和超电容器脱盐单元。所述超电容器脱盐单元包括电连接到所述电源且可以装料操作模式和卸料操作模式操作的电极对。进料源经构造以在所述超电容器脱盐单元处于装料操作模式时将料液提供到所述超电容器脱盐单元中。所述料液包含至少一种确定的电解质。结晶装置用以从处于卸料操作模式的所述超电容器脱盐装置接受浓缩液,所述浓缩液为所述至少一种确定类型的电解质的饱和液或过饱和液。所述至少一种确定类型的电解质在所述结晶装置中作为固体电解质沉淀。所述系统还包括从所述结晶装置的液体中分离作为固体电解质产物的所述固体电解质的分离装置。

    基于氢储存的可再充电燃料电池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30789C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510082248.8

    申请日:2005-07-04

    Inventor: 王涛 C·魏

    Abstract: 一种双模式电化学系统,其包括能够储存氢的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6),设置在其中、基本上电绝缘和基本上离子导电的膜(8),以及电解液。在第一模式中,一旦引入水和电,所述双模式电化学系统就在电解液的存在下,电解所述水并跨膜产生氢和氧。所述氢储存在所述第一电极(4)中。在第二模式中,一旦将氧化剂引入到所述第二电极(6),所述双模式电化学系统就通过使所述储存的氢和所述氧化剂跨膜(8)反应来产生水和电。

    采用液体喷雾制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组分的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05193A

    公开(公告)日:2004-06-16

    申请号:CN200310120346.7

    申请日:2003-11-04

    Abstract: 用于制造和评价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用的电极和电解质材料性能的高处理量的系统和方法。基于化学组成和可变工艺优化燃料电池材料的小规模技术。制造和评价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极和电解质材料的方法包括:提供一种不烧结或部分烧结的基底(106),采用许多液体喷雾装置(110)将电极和电解质材料送至基底的许多区域,其中液体喷雾装置(110)彼此之间以及与基底(106)之间以适宜的角度设置,从而喷雾装置的喷射烟流重叠形成梯度排列(102)。系统包括许多液体喷雾装置(110)和掩膜(112),其可操作地控制基体(106)的多个区域中哪一个接收组分。

    固体电解质生产组件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9682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080047958.6

    申请日:2010-07-21

    Abstract: 固体电解质生产系统包括超电容器脱盐装置,其包括电源和超电容器脱盐单元。所述超电容器脱盐单元包括电连接到所述电源且可以装料操作模式和卸料操作模式操作的电极对。进料源经构造以在所述超电容器脱盐单元处于装料操作模式时将料液提供到所述超电容器脱盐单元中。所述料液包含至少一种确定的电解质。结晶装置用以从处于卸料操作模式的所述超电容器脱盐装置接受浓缩液,所述浓缩液为所述至少一种确定类型的电解质的饱和液或过饱和液。所述至少一种确定类型的电解质在所述结晶装置中作为固体电解质沉淀。所述系统还包括从所述结晶装置的液体中分离作为固体电解质产物的所述固体电解质的分离装置。

    基于氢储存的可再充电燃料电池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16668A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200510082248.8

    申请日:2005-07-04

    Inventor: 王涛 C·魏

    Abstract: 一种双模式电化学系统,其包括能够储存氢的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6),设置在其中、基本上电绝缘和基本上离子导电的膜(8),以及电解液。在第一模式中,一旦引入水和电,所述双模式电化学系统就在电解液的存在下,电解所述水并跨膜产生氢和氧。所述氢储存在所述第一电极(4)中。在第二模式中,一旦将氧化剂引入到所述第二电极(6),所述双模式电化学系统就通过使所述储存的氢和所述氧化剂跨膜(8)反应来产生水和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