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59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83876.2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西安石油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7/11 , E21B43/2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藏有效压缩系数获取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涉及油气田开发领域,包括获取井的生产数据、注水数据以及物性参数;根据井的生产数据和注水数据,确定两轮注水的累计注水量、油压以及两轮注水之间的日产油量,通过将累计注水量以及油压进行线性拟合,确定累计注水量以及油压的比值,结合两轮注水之间的日产油量,获取两轮注水之间的累产油量,确定注水后的水油比;基于获取的物性参数,以及水油比,确定注水后油藏容积,通过构建注水后油藏容积跟原始油藏容积与储量以及原始原油体积系数的关系式,以及注水后油藏容积与油藏物质平衡的关系,实现注水后的油藏有效压缩系数的准确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70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43501.8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西安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石能源开发过程中的地热能量利用方法及系统,通过将加热介质注入干热岩储层,充分利用干热岩中的热量来加加热介质,加热后的流体返排至地面,再利用锅炉燃烧加热或电气加热等方法对初步预热的流体进行进一步加热,最终达到目标温度,这种利用地热能量来制备加热介质的思路可以大大降低化石能源热转化开发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同时是一种可持续、绿色低碳的加热介质制备方式。本发明能够有效利用了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的地热能源进行初步加热,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又通过二次加热保证了流体的温度和质量,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12896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811115051.3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西安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裂缝的真实砂岩岩心物理模拟及驱油效果评价方法,首先选取含裂缝的真实砂岩岩心、配制含Mn2+的工作液;岩心抽真空饱和工作液,对岩心离心建立束缚水饱和度;岩心抽真空加压饱和实验用油,计算原始含油饱和度;岩心样品测试核磁共振T2谱,得到原始含油分布;向岩心样品中注入含Mn2+的水,进行水驱油,直到出口100%含水;岩心样品测试核磁共振T2谱,得到水驱后的剩余油分布;向岩心样品中注入调剖剂,并进行后续水驱,直到出口100%含水;岩心样品测试核磁共振T2谱,得到调驱后的剩余油分布;根据各阶段的T2谱,定量分析水驱后和调驱后的驱油效果,包括每个驱油阶段裂缝和基质孔隙内的驱油效率。本发明能够定量、准确评价含裂缝砂岩岩心的驱油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939065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174888.0
申请日:2014-04-28
Applicant: 西安石油大学
IPC: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中渗岩心驱油效果的方法,包括:取实验用岩心,洗油烘干,气测岩心渗透率;配制实验模拟地层水和模拟油;岩心浸入模拟地层水使其饱和模拟地层水,测孔隙度,计算孔隙体积;配制Mn2+模拟地层水溶液,驱替饱和模拟地层水岩心;用模拟原油驱替岩心测核磁共振T2谱;用Mn2+模拟地层水溶液驱替岩心计算驱油效率;注泡沫液+二氧化碳计算驱油效率,测核磁共振T”2谱;注二氧化碳气体+含Mn2+的模拟地层水计算驱油效率;注泡沫液+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Mn2+的模拟地层水计算驱油效率;比较不同核磁共振将不同驱替方式下的驱油效率相加,得出总驱油效率。该方法可实时在线测试,无需多次卸装样品,从而对提高中渗岩心驱油效果进行实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939065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74888.0
申请日:2014-04-28
Applicant: 西安石油大学
IPC: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中渗岩心驱油效果的方法,包括:取实验用岩心,洗油烘干,气测岩心渗透率;配制实验模拟地层水和模拟油;岩心浸入模拟地层水使其饱和模拟地层水,测孔隙度,计算孔隙体积;配制Mn2+模拟地层水溶液,驱替饱和模拟地层水岩心;用模拟原油驱替岩心测核磁共振T2谱;用Mn2+模拟地层水溶液驱替岩心计算驱油效率;注泡沫液+二氧化碳计算驱油效率,测核磁共振T”2谱;注二氧化碳气体+含Mn2+的模拟地层水计算驱油效率;注泡沫液+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Mn2+的模拟地层水计算驱油效率;比较不同核磁共振将不同驱替方式下的驱油效率相加,得出总驱油效率。该方法可实时在线测试,无所多次卸装样品,从而对提高中渗岩心驱油效果进行实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765973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510195169.1
申请日:2015-04-22
Applicant: 西安石油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煤层气采动条件下数值模拟方法,根据研究实际情况,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再进行初始化,通过动态虚拟井表征采动过程中工作面推进,利用虚拟井采出模拟采动工作时工作面对保护层产水的动用,实现数值模拟基础守恒方程有效;通过对采动影响区和非影响区分别设置岩性高压物性分区,模拟过程中增加传递率变化系数c,通过不同时段设置不同网格的c值,可实现不同位置不同时段传导率动态改变,可表征采动过程中渗透率的动态变化对采动井的影响,根据建立的辅助方程和定解条件,利用IMPES方法进行求解。本模拟方法不受传统模拟方法存在采动后物质不守恒而守恒方程无法建立和采动后三场动态实时变化无法处理的限制,最终实现采动条件下煤层气数值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860969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81383.7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西安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复合驱油中驱油剂性能评价方法、系统与设备,涉及驱油性能研究技术领域,包括步骤:构建表面活性剂A模型、表面活性剂B模型、碱分子模型、水模型和油模型,对水模型和油模型融合获得油水模型;建立AC盒子,调整油水模型、碱分子模型和表面活性剂A模型、表面活性剂B模型在AC盒子中的位置,获得表面活性剂的多元复合驱油模型;根据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计算热力学参数,通过热力学参数评价多元复合驱油模型中驱油剂的驱油性能和扩散能力。本发明从分子层面上揭示多类型表面活性剂分子、水分子,油分子与碱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驱油速度、油藏温度、压力的敏感性的影响,获得了较好的驱油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560883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224088.X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西安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原油处理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硼螺环型原油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单长链脂肪酸甘油酯分散于有机溶剂中,搅拌均匀;S2、向S1体系中依次加入硼酸和催化剂,加热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S3、向S2反应体系中加入聚氧乙烯醚,搅拌;S4、将S3体系中不溶物过滤除去,滤液集中后将有机溶剂蒸去,即得到所述处理剂;将该制备的原油降粘降凝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按照在原油中浓度为100‑1000mg/L加入原油中,搅拌均匀即可,降粘率达到30%以上,降凝达到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939093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88966.2
申请日:2014-05-06
Applicant: 西安石油大学
IPC: E21B49/00 , E21B47/002 , E21B47/06 , E21B43/20
Abstract: 复杂油气藏真实岩心井网条件下可视物理模拟装置,驱替系统与井网物理模拟单元连接,井网物理模拟单元与流量计量系统连接,在井网物理模拟单元前后的高压管线上均设置有相同压力传感器,两个压力传感器均与监测系统连接,井网物理模拟单元上方设置显微镜,显微镜连接监测系统,驱替系统将增压后的驱替流体进入高压管线,压力传感器监测压力后接入真实岩心组,经传感器监测预设位置压力传入监测系统,进入不锈钢管槽之后流入出口端引槽,经后端压力传感器监测压力后流经流量计量系统记录流量,整个驱替过程中入口端和出口端及井网物理模拟系统压力传感器信号均接入监测系统,同时监测系统利用显微镜等实时监测驱替过程中实时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4560883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24088.X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西安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原油处理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硼螺环型原油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单长链脂肪酸甘油酯分散于有机溶剂中,搅拌均匀;S2、向S1体系中依次加入硼酸和催化剂,加热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S3、向S2反应体系中加入聚氧乙烯醚,搅拌;S4、将S3体系中不溶物过滤除去,滤液集中后将有机溶剂蒸去,即得到所述处理剂;将该制备的原油降粘降凝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按照在原油中浓度为100‑1000mg/L加入原油中,搅拌均匀即可,降粘率达到30%以上,降凝达到5℃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