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心火龙果离体组培快速成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70695B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1811051691.2

    申请日:2018-09-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心火龙果离体组培快速成苗的方法,该方法以红心火龙果带刺座的茎段为外植体,消毒处理后拔去小刺,分别进行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移栽培养。本发明改进的刺座浸没在培养基中能够显著地加快小芽的萌生及数量,而小芽生根培养过程中,不定根初生即移栽培养,显著地缩短了红心火龙果种苗生产周期,增殖系数3‑5倍,生根率100%,移栽后成活率96%以上,种苗生产周期约90d,是一种红心火龙果快速繁殖的技术,适用于红心火龙果种苗工厂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

    一种黄花倒水莲离体快繁育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93955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610377608.5

    申请日:2016-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一种黄花倒水莲离体快繁育苗方法。其以黄花倒水莲嫩茎为外植体,经消毒后,接种于MS+6‑BA 2.0 mg/L+NAA 0.05 mg/L的启动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发生,继而将不定芽接种在附加不同种类及浓度外源激素的增殖及生根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和生根培养,并将生根试管苗移栽于炼苗基质炼苗。本发明建立的黄花倒水莲离体快繁体系,取材方便,稳定性好,重复性高,为实现黄花倒水莲优良种质的快速繁殖以及解决其野生资源匮乏而在生产上供不应求的现状提供方法。

    一种通过混培法诱导无籽刺梨四倍体产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69744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610440593.2

    申请日:2016-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的一种通过混培法诱导无籽刺梨四倍体产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材料准备:无菌苗茎段截成0.8‑3cm长,每段至少保留一个叶腋;步骤二,预培养:在培养基MS+0.5mg/L 6‑BA中预培养0‑3d;步骤三,秋水仙素光照培养:预培养后的茎段转入分别附加有0‑200mg/L秋水仙素的MS+0.5mg/L 6‑BA+培养基中;步骤四,不附加秋水仙素培养:步骤三,上述培养进行7d后,转未附加秋水仙素的MS+0.5mg/L 6‑BA培养基中继续培养;步骤五,变异芽的同质化处理:步骤四培养40d后,选培养得到的变异明显的芽苗,在培养基MS+0.15mg/L NAA+0.5mg/L 6‑BA中,间隔40d反复培养5次。本发明的诱导方法,获得了四倍体无籽刺梨新种质,可增加无籽刺梨果实营养成分如Vc、VE和SOD等,同时使其果径和可食用部分增多。

    一种退化非洲菊更新复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20993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110528.9

    申请日:2015-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衰退植株更新复壮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退化非洲菊更新复壮的方法,采用退化非洲菊根段为外植体,培养后筛选靠近根系基部的根段能够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并形成不定芽的部分进行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得到生根苗。本发明的更新复壮方法,幼苗期植株生长势旺盛,消除土地连作对非洲菊种苗生长及品质影响的效应,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使性状退化非洲菊种质材料得以重新利用,节约了非洲菊种苗生产公司在优良种苗购买方面的成本。

    一种抑制漆树外植体污染和褐变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26008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10142.0

    申请日:2014-0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培技术领域,尤其是组培中抑制外植体的污染和褐变的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漆树外植体污染和褐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苯扎氯铵来消毒处理漆树外植体步骤和将消毒好的材料接种在添加半胱氨酸的White培养基上暗培养的步骤。本发明的方法抑制漆树外植体的污染和防止漆树外植体的褐变。为漆树组织培养提供充足的无菌外植体,有力地保证了后续组织培养的成功率,且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鉴别杨属树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及其PCR扩增引物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21111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322201.3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涉及植物种鉴别领域,公开一种能够特异鉴别杨属树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及其PCR扩增的特异引物,包括杨树叶绿体基因组中9个高变区,分别为ccsA‑ndhD,ndhC‑trnV,ndhF‑ccsA,psbM‑trnD,psbZ‑trnfM,rpoB‑petN,rps15‑ycf1,ycf1和trnK‑psbK,其核苷酸序列依次为SEQ ID NO.1~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鉴别杨属树种的叶绿体基因组9个高变区及其特异性引物,组合该9个高变区序列,能快速、准确地将杨属树种鉴别,为杨属树种鉴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DNA条形码。

    一种濒危物种富民枳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25429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972514.1

    申请日:2018-0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濒危物种富民枳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方法,属于植株再生研究领域。通过选取富民枳当年生嫩茎为外植体材料,经过消毒处理后,接种于腋芽启动培养中诱导腋芽萌发生长,待腋芽萌生枝长至2-3cm时,切下后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得到增殖培养幼苗,将继代增殖培养的高度在3-4cm无根幼苗单株切下,转接于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培养15-20d,得到萌生不定根的完整组培苗。有效解决富民枳快速扩繁的问题,能更好地开展濒危物种富民枳的拯救,同时也为人工快速培育富民枳苗木进行回归种植,重建富民枳野外种群提供技术支撑,因此,对富民枳抢救性保护及野外种群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通过浸泡法诱导无籽刺梨四倍体产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35076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610440273.7

    申请日:2016-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浸泡法诱导无籽刺梨四倍体产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材料准备,无菌苗茎段去除叶片和顶端,截成0.8‑3cm长,每段至少保留一个叶腋;步骤二:预培养:培养基MS+0.5mg/L 6‑BA中预培养,2‑3d;步骤三:避光震荡:将预处理后的材料,浸泡于含200‑500mg/L秋水仙素的无菌水中,于摇床上以120r/min,25‑30℃避光震荡,处理时间分别12‑72h;步骤四:光照培养:材料经浸泡处理后,转入未附加秋水仙素的MS+0.15mg/L NAA+0.5mg/L 6‑BA培养基中继续培养;步骤五:变异芽的同质化处理:上述培养40d后,选培养得到的变异明显的芽苗,在培养基MS+0.15mg/L NAA+0.5mg/L 6‑BA中,间隔40d反复培养5次。本发明的诱导方法,获得了四倍体无籽刺梨新种质,可增加无籽刺梨果实营养成分如Vc、VE和SOD等,同时使其果径和可食用部分增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