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诊断桑椹缩小型菌核病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1386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012942.6

    申请日:2015-01-12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快速诊断桑椹缩小型菌核病的方法,通过发现的病原核地杖菌特异性保守DNA序列,获得了特异性SCAR?PCR引物,建立了桑椹缩小型菌核病SCAR?PCR诊断检测方法。该方法的灵敏度高(检测灵敏度为1 pg/μL),特异性强,使用方便快捷,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桑椹缩小型菌核病的田间诊断和桑果带菌情况检测检验;同时还可用于病害潜伏期(已侵染桑果但未显症的时期)诊断,从而对病害做出早期预报,以及时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安全有效地防治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减轻或避免经济损失。根据此方法可研制开发桑椹缩小型菌核病“检测试剂盒”产品,广泛应用于桑葚相关产业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

    一种柑橘轮斑病菌分子检测的引物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80193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914813.0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柑橘轮斑病菌分子检测的引物及其检测方法,利用RAPD技术筛选出柑橘轮斑病菌中的2条特异性的基因组DNA序列,通过NCBI数据库的Blast比对分析,未获得同源序列信息,表明所获得的基因组DNA序列特异性较高;然后根据序列测定结果进行特异引物设计,并利用SCAR-PCR技术成功建立了包括2对特异引物Cc-SP1和Cc-SP2的分子检测体系。本发明建立了柑橘轮斑病菌的PCR检测体系,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应用于柑橘轮斑病的鉴定和早期预测预报。

    一种测定杀菌剂对小麦条锈菌毒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46668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24597.5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杀菌剂对小麦条锈菌毒力的方法,属于物保护领域。本发明采用条锈菌夏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制备保鲜培养基、离体叶段药剂处理、检测等步骤来测定三唑酮对小麦条锈菌毒力的抑制情况。本发明采用离体叶段的方式代替整株进行试验,有利于在测试过程中解决测试样本的用量大以及影响因素大的问题;本发明还确定了不同保鲜剂以及保鲜衬底物对孢子萌芽的影响以及研究了喷药、浸药以及含药方式对离体叶段进行杀菌剂处理后对条锈菌的抑制率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优选的方案,具有重复性高和潜在的社会经济意义。

    一种快速诊断桑椹缩小型菌核病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13860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510012942.6

    申请日:2015-01-12

    Applicant: 西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C12Q1/686 C12Q2535/139

    Abstract: 一种快速诊断桑椹缩小型菌核病的方法,通过发现的病原核地杖菌特异性保守DNA序列,获得了特异性SCAR-PCR引物,建立了桑椹缩小型菌核病SCAR-PCR诊断检测方法。该方法的灵敏度高(检测灵敏度为1 pg/μL),特异性强,使用方便快捷,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桑椹缩小型菌核病的田间诊断和桑果带菌情况检测检验;同时还可用于病害潜伏期(已侵染桑果但未显症的时期)诊断,从而对病害做出早期预报,以及时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安全有效地防治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减轻或避免经济损失。根据此方法可研制开发桑椹缩小型菌核病“检测试剂盒”产品,广泛应用于桑葚相关产业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

    一种柑橘轮斑病菌分子检测的引物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80193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610914813.0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柑橘轮斑病菌分子检测的引物及其检测方法,利用RAPD技术筛选出柑橘轮斑病菌中的2条特异性的基因组DNA序列,通过NCBI数据库的Blast比对分析,未获得同源序列信息,表明所获得的基因组DNA序列特异性较高;然后根据序列测定结果进行特异引物设计,并利用SCAR‑PCR技术成功建立了包括2对特异引物Cc‑SP1和Cc‑SP2的分子检测体系。本发明建立了柑橘轮斑病菌的PCR检测体系,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应用于柑橘轮斑病的鉴定和早期预测预报。

    用于防治小麦蚜虫的微生物复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624798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1047224.8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防治小麦蚜虫的微生物复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配制剂是具有两层囊壁的微胶囊粉,其囊芯包括球孢白僵菌、5wt%吡蚜酮、30wt%噻虫嗪、10wt%高效氯氟氰菊酯、10wt%吡虫啉,微胶囊粉以壳聚糖/木质素磺酸钠为内囊壁,β-环糊精为外囊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容易进行,易于工业化和大规模生产,制备出的微生物复配制剂不容易失活,对小麦蚜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起效快,药效持久,且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应用于小麦蚜虫防治中能够避免化学药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一种空心苋生防镰刀菌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55456A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810237209.4

    申请日:2008-12-23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空心苋生防镰刀菌(Fusarium philoceroides),从自然环境中分离获得,该菌在常规培养条件很容易产孢,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蔗糖琼脂(PSA),最适温度25℃,最适pH7.2;病菌侵染致病的最佳条件是接种浓度在>105/m,接种后保湿24h并保持温度23~28℃。其菌体制剂和毒素液对恶性杂草空心苋具有很强致病杀草作用,经发酵菌体或毒素仿生合成技术可生产环保型真菌除草剂,具有潜在的商业开发应用价值。用真菌培养液经乙酸乙酯萃取和活性炭吸附可得到致病粗毒素。该菌菌体悬浮液及其毒素液对水稻等18种重要作物都没有不良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