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2582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217465.8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1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银耳菌种中银耳与香灰菌比例的引物组合、方法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以待测银耳菌种的总DNA为模板,分别利用银耳基因组中单拷贝基因TUB的检测引物和香灰菌基因组中单拷贝基因AS‑TUB的检测引物进行q‑PCR扩增,获得待测银耳菌种中银耳单拷贝基因TUB和香灰菌单拷贝基因AS‑TUB的ct值,依据待测银耳菌种中银耳单拷贝基因TUB和香灰菌单拷贝基因AS‑TUB的ct值计算待测银耳菌种中银耳与香灰菌比例。本发明可检测不同银耳菌种中银耳与香灰菌占比情况,评估银耳的菌种质量,以保障银耳种植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266937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1414356.1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香灰菌生物发酵合成2‑苯乙醇的培养基。本配方为每1000 mL水中含有马铃薯200~800 g,L‑苯丙氨酸2~8 g,麦芽糖20~100 g,硫酸镁0.1~0.4 g,pH值自然,各成分均溶解121℃灭菌20 min即可使用。采用本培养基香灰菌合成2‑苯乙醇的产量高,本培养基制作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工厂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06353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860974.2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万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真姬菇菌株农万真2号,在2020年6月15日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202。本发明所提供的‘农万真2号’菌种具有萌发期芽多,采收期整体饱满均匀,菌柄较长、粗度适中、粗细均匀,菇帽圆润厚实、边缘内卷不开伞,菇体白等优良真姬菇(真姬菇)菌种的品质特点,平均鲜菇产量达到304.3g/瓶,平均单产比对照品种B01高15.1%,测得的平均菌盖直径与对照品种无显著差异,菌盖厚度大于对照品种B01,菌柄直径小于对照品种B01,菌柄长度大于对照品种B01(差异显著),更适合作为真姬菇进行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550147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64347.4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61K9/08 , A61K31/715 , A61P37/02 , A61P35/00 , A61P31/00 , A61P3/10 , A61P3/06 , A61P39/06 , C08B3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灵芝子实体多糖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灵芝子实体多糖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灵芝子实体多糖水提液的Severage法去蛋白、DEAE-52纤维素柱层析纯化、灵芝子实体多糖纯品的制备、灵芝子实体多糖注射液的制备。灵芝子实体多糖有许多的生物活性,包括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抗感染、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清除自由基、促进核酸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等。但目前的灵芝多糖药品多为口服药剂,灵芝子实体多糖的活性会因口服而受到限制,而注射剂通过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能够直接进入人体直接起药效作用,是口服的药效不可比拟的。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灵芝子实体多糖的注射剂,本发明开发的灵芝子实体多糖注射剂是安全的,可供医学临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630723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49261.0
申请日:2012-05-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茯苓蛋糕及其制备方法。茯苓蛋糕的制备方法,包括茯苓粉的制备、红枣粉的制备、混合粉料配制、蛋糖液配制、面糊调制、注模和烘烤。茯苓为一种食、药真菌,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清除自由基等功能,但由于茯苓口感欠佳,所以,一般只作药用。本发明以茯苓粉、红枣、面粉和鸡蛋为主要原料制备的茯苓蛋糕,既保留蛋糕的风味,方便食用,又具有茯苓的功效,是一种理想的营养与功能食品。
-
-
公开(公告)号:CN102191330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113453.1
申请日:2011-05-0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共显性标记鉴定草菇屏优一号单孢菌株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已测序的草菇屏优一号2种单孢基因组序列分析、设计2种单孢的共显性标记引物、菌丝培养与收集、基因组DNA的提取、草菇屏优共显性分子标记的检测建立和共显性标记PCR产物的检测;所述共显性标记引物为屏优F5'-CAATCACTCTTCCGAGGCTC-3’,屏优R5'-GGATACGCATGTTAAAGTGG-3'。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共显性分子标记鉴定草菇屏优一号单孢菌株的方法,解决了草菇单孢菌株鉴定的问题,具有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检测结果可靠、容易判断、重复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352144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10071773.3
申请日:2008-09-1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灵芝杂交育种方法,包括亲本菌株选择、菌丝培养、再生培养基配制、菌丝裂解、单细胞再生、单核细胞分离、单核体杂交,杂交菌株培养并筛选。由于灵芝孢子的细胞壁很厚,在人工条件下几乎不萌发,难以进行杂交育种,本发明通过菌丝裂解形成单细胞,并萌发成单核菌株进行杂交育种,整个过程不超过20天即可完成,单核细胞的获得率不低于35%,具有杂交育种的速度快、成功率高、后代遗传性状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862930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911260177.4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14 ,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Q1/04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色茶树菇及其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属于茶树菇领域。本发明以白色茶树菇Ag.c0002和野生型茶树菇‘茶5’为亲本进行杂交选育出抗逆性强、产量高、子实体白色,朵形好,具有很好地开发应用前景的白色茶树菇(Agrocybe cylindracea)BC5。该菌种已于2019年12月0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91017。同时提供了对该菌株专一性强、操作简便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34214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414575.X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L‑苯丙氨酸生物发酵合成2‑苯乙醇的香灰菌株,所述香灰菌株为暗色环纹炭团菌(Annulohypoxylon stygium)金鸡岭,已于2020年9月14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504,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香灰菌株可以利用L‑苯丙氨酸生物发酵合成2‑苯乙醇,可以在含有2‑苯乙醇的培养基中生长对2‑苯乙醇具有耐受性,有利于提高2‑苯乙醇的合成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