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449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18590.9
申请日:2025-01-07
IPC: A23K50/80 , A23K20/174 , A23K10/18 , A23K20/20 , A23K10/22 , A23K10/37 , A23K20/147 , A23K10/30 , A23K20/158 , A23K20/105 , A23K20/163 , A23K20/132 , A23K2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提高绿盘鲍夏季抗高温能力的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产饲料领域。本发明配合饲料的原料包括:dl‑α‑生育酚和富硒酵母。该绿盘鲍配合饲料基础成分包括:鱼粉,豆粕,谷朊粉,高筋面粉,鱼油,大豆软磷脂,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啤酒酵母,海带粉,维生素C,氯化胆碱,海藻酸钠,磷酸二氢钙,乙氧基奎琳,微晶纤维素。在基础原料的基础上添加dl‑α‑生育酚和富硒酵母作为添加剂。本发明还提供了绿盘鲍渡夏饲料的制备方法。制成的成品饲料,能降低绿盘鲍夏季养殖期间累计死亡率,解决绿盘鲍安全渡夏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814833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710942068.5
申请日:2017-10-1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7K14/44 , C12N15/30 , C12N15/70 , A61K39/002 , A61P3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刺激隐核虫重组蛋白质疫苗及制备方法,其氨基酸序列为:NWVEKTAAADWKGTFVVTSSSCLASCGWKIGTTVVIADKASDATKVTWVGTAHTTDSTNVDVASGSCKYVSSVANAGTAGTAAEVLNNNDECVFATGMCTIMGQKQKSPAKVTFNRDTTLDTKPFQILYKQLAMVPKAQTTVQAAADQATDCDTKASLVDTTTDAKSIVGTLKLSKATCDKCSWDTTKDLKITQDATKKYMVTLAGTIKETTSGDCKNKLTASEACYVTKKDDKTFILVSCTTLDTTNKGIPIAITTANSKTTLTLTRTDSSSQACNVVGEIT。该发明克服了抑动抗原DNA序列难以在细菌中表达、市面上没有有效的预防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感染的基因重组疫苗的缺点,具有可于大肠杆菌中表达、具有免疫原性、可预防海水鱼类的刺激隐核虫感染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760514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50838.0
申请日:2019-10-31
IPC: C12N15/113 , C12N15/90 , C12N9/22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基因组编辑的种类特异杀虫剂,通常用化学合成药物来防治寄生虫的感染。但化学合成药物特异性较差,副作用大且有药物残留的问题。寄生虫疫苗常因寄生虫表面抗原的突变而失效。我们根据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设计并鉴别出2个可特异性地作用于刺激隐核虫DNA条形码序列和5.8S核糖体RNA基因的sgRNA,并经直接浸泡试验证实其可特异性地切割刺激隐核虫DNA条形码序列,杀死刺激隐核虫。这样一种基于基因组编辑和DNA条形码的种类特异杀虫剂,除可用于刺激隐核虫防治外,其原理应该也适用于其它寄生虫。
-
公开(公告)号:CN110150507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62768.0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23K50/80 , A23K10/22 , A23K10/37 , A23K10/26 , A23K20/163 , A23K20/105 , A23K20/158 , A23K20/26 , A23K20/168 , A23K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拟穴青蟹工厂化循环水立体养殖的配合饲料,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拟穴青蟹饲料,包含以下重量份原料:鱼粉250—350份、豆粕150—250份、虾壳粉50—100份、玉米淀粉200—300份、鱿鱼粉20—30份、鱼油20—30份、胆碱5—10份、卵磷脂10—20份、胆固醇5—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5—10份、海藻酸钠10—20份、多维多矿预混合物10—20份、磷酸二氢钙5—10份。本发明的饲料配方科学合理、制备方法简便快捷,加工成本低,性能好、诱食性强,能够有效地促进拟穴青蟹生长和蜕壳,提高成活率,减轻养殖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7814833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0942068.5
申请日:2017-10-1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7K14/44 , C12N15/30 , C12N15/70 , A61K39/002 , A61P3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44 , A61K39/00 , C12N15/70 , C12N280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刺激隐核虫重组蛋白质疫苗,氨基酸序列为:NWVEKTAAADWKGTFVVTSSSCLASCGWKIGTTVVIADKASDATKVTWVGTAHTTDSTNVDVASGSCKYVSSVANAGTAGTAAEVLNNNDECVFATGMCTIMGQKQKSPAKVTFNRDTTLDTKPFQILYKQLAMVPKAQTTVQAAADQATDCDTKASLVDTTTDAKSIVGTLKLSKATCDKCSWDTTKDLKITQDATKKYMVTLAGTIKETTSGDCKNKLTASEACYVTKKDDKTFILVSCTTLDTTNKGIPIAITTANSKTTLTLTRTDSSSQACNVVGEIT。该发明克服了抑动抗原DNA序列难以在细菌中表达、市面上没有有效的预防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感染的基因重组疫苗的缺点,具有可于大肠杆菌中表达、具有免疫原性、可预防海水鱼类的刺激隐核虫感染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71717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1643767.2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斑东方鲀精巢组织细胞系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双斑东方鲀的精巢进行分离培养,获得其原代细胞,并进行连续继代培养,最终建立稳定的双斑东方鲀精巢细胞TBTc。双斑东方鲀精巢细胞TBTc已于2021年10月11日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CTCC NO:C2021230,该细胞系的细胞性状优良,以长纤维状细胞为主,分裂旺盛,传代时间短,易消化,贴壁率好,耐饥饿。本发明的双斑东方鲀精巢细胞系为双斑东方鲀性腺发育机制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体外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62155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759358.2
申请日:2021-0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斑东方鲀卵巢组织细胞系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双斑东方鲀的卵巢进行分离培养,获得其原代细胞,并进行连续继代培养,最终建立稳定的双斑东方鲀卵巢细胞系。该细胞系的细胞性状优良,以长纤维状细胞为主,分裂旺盛,传代时间短,易消化,贴壁率好,耐饥饿。本发明的双斑东方鲀卵巢细胞系为双斑东方鲀性腺发育机制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体外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0760545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50844.6
申请日:2019-10-31
IPC: C12N15/89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icroRNA(以下简称miRNA)的促进虾蟹卵巢发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眼柄中注射可特异性结合拟穴青蟹眼柄vih的miRNA,从而抑制vih的表达,促进虾蟹卵巢发育。可特异性结合拟穴青蟹眼柄vih的miRNA序列为GUUAUGGAGUGCGUGUCUGGUGAAG。通过体外实验证实其可以有效降低拟穴青蟹vih mRNA的表达,进一步地,在体实验也证实在眼柄中注射该miRNA可抑制拟穴青蟹眼柄vihmRNA的表达。由于miRNA作用的特异性,使其较剪除眼柄的方法的副作用小;由于miRNA的分子量小于抗体,其在眼柄中扩散能力较强,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71717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111643767.2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斑东方鲀精巢组织细胞系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双斑东方鲀的精巢进行分离培养,获得其原代细胞,并进行连续继代培养,最终建立稳定的双斑东方鲀精巢细胞TBTc。双斑东方鲀精巢细胞TBTc已于2021年10月11日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CTCC NO:C2021230,该细胞系的细胞性状优良,以长纤维状细胞为主,分裂旺盛,传代时间短,易消化,贴壁率好,耐饥饿。本发明的双斑东方鲀卵巢细胞系为双斑东方鲀性腺发育机制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体外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0760514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11050838.0
申请日:2019-10-31
IPC: C12N15/113 , C12N15/90 , C12N9/22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基因组编辑的种类特异杀虫剂,通常用化学合成药物来防治寄生虫的感染。但化学合成药物特异性较差,副作用大且有药物残留的问题。寄生虫疫苗常因寄生虫表面抗原的突变而失效。我们根据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设计并鉴别出2个可特异性地作用于刺激隐核虫DNA条形码序列和5.8S核糖体RNA基因的sgRNA,并经直接浸泡试验证实其可特异性地切割刺激隐核虫DNA条形码序列,杀死刺激隐核虫。这样一种基于基因组编辑和DNA条形码的种类特异杀虫剂,除可用于刺激隐核虫防治外,其原理应该也适用于其它寄生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