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0250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86416.5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面体包络的电‑气互联系统动态最优能流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考虑气压和温度对压缩机体积流量的影响,将压缩机的特性曲线由二维拓展至三维,构建压缩机可行域模型,并基于多面体包络实现可行域的松弛,得到凸可行域模型;步骤S2:考虑异质能流特性,基于隐式差分法将天然气动态偏微分方程线性化,引入管存表征天然气动态过程,建立电‑气互联系统的动态最优能流模型;步骤S3:利用一阶泰勒展开和凸松弛方法处理动态最优能流模型中的非凸约束,并结合逐次线性化和边界收紧算法计算动态最优能流。本发明有效提高最优能流计算精度和可靠性,实现电‑气互联系统的协同优化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22658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38704.7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紧缩凸包络的电气互联系统仿射最优能流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构建电‑气互联系统的确定性最优能流模型;步骤S2:基于凸包络将确定性最优能流模凸重构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步骤S3: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将不确定风电功率表征为仿射形式,构建电‑气互联系统仿射最优能流模型;步骤S4:基于仿射算数理论,将电‑气互联系统仿射最优能流模型转化为确定性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步骤S5:基于紧缩凸包络方法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获取仿射最优能流。本发明能保证最优解的可行性,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3471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62191.X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8 , G06F17/13 , G06F17/16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14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流速基值校正的电气互联系统仿射最优能流实时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一、基于泰勒展开和隐式有限差分法实现电‑气互联系统的天然气管道模型的线性化建模,以基于动态线性化的流速基值校正方法确保泰勒线性化精度;步骤二、基于仿射算术描述电‑气互联系统中的不确定因素,基于仿射约束及目标函数定义构建仿射优化框架,进而实现仿射最优能流建模;步骤三、结合离线优化与在线计算,实现最优能流实时计算,基于离线优化求取调度方案的仿射显性解析表达式,利用噪声元实时追踪源荷的动态变化,依据即时信息实时决策;本发明能够实现电‑气互联系统的实时调度,保证源荷动态波动下系统功率实时平衡,提高电‑气互联系统运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58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73290.6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多能源微网仿射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利用仿射算法表征多能源微网中的风光出力和负荷需求的不确定性,通过共享噪声元的方式体现各不确定变量间的关联性,解决区间扩张问题。其次,以最小化多能源微网运行费用及其波动范围为目标,构建多能源微网的仿射优化调度模型。最后,将仿射优化调度模型结合至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中,通过在日内不断获取更新后的预测信息,在保证预测信息精度的基础上,滚动求解所构建的多能源微网仿射优化调度模型,进一步缩小调度结果的区间。本发明将仿射优化方法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应对多能源微网中风光出力和负荷需求的不确定性,降低调度结果的保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9614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63193.0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Q10/04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双重耦合机制的电‑气‑热IES分布式优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考虑碳‑绿证机制的耦合作用,并计及天然气和热水在管道传输中的延时效应,构建IES动态低碳经济调度模型;基于风电和电、气、热负荷不确定性,以及保护各网络运营商的数据隐私,建立电‑气‑热网络解耦的分布式鲁棒调度模型,并利用二阶锥对偶理论和交替优化方法求解。本发明实现电、气和热网络的信息保护和分散自治,有效降低电‑气‑热IES碳排放量并权衡系统运行鲁棒性和经济性,满足实际工程中的多样化决策需求,实现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84100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513256.3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111/02 , G06F113/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气网划分的IEGS分布式低碳优化控制方法。首先,根据节点距离,即气节点间联系的紧密程度,构建表征天然气分区结构的模块度函数,并采用louvain算法对模块度函数进行寻优,获得模块度函数的最大值,将天然气网络划分为多个天然气网络子区域。其次,根据电、气网络间的设备连接关系和气网内部子区域的边界耦合关系,对电力网络和天然气网络之间以及天然气网络划分后子区域之间进行解耦,在保护电、气网络信息隐私的同时,提高了模型的求解效率。本发明计及了天然气传输的延时效应,并考虑阶梯型碳交易机制、碳捕集技术和P2G技术对碳减排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提高IEGS的低碳性和系统运行灵活性,实现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