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34214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0826665.1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5/02 , H01B7/0045 , H01R13/58 , H02G3/083 , H02G15/068 , H05K9/0081 , H05K9/0098 , H01R4/183 , H01R4/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抑制了端子金属件与编织体的相对移动的状态下将端子金属件固定于编织体的端子金属件固定构造以及线束。端子金属件(3)在筒状部(31)具有第一压接区域(31A)和第二压接区域(31B)。对于贯通了端子金属件(3)的编织体(2),在第一压接区域(31A)中在端子金属件(3)与电线(100)之间形成压接状态,抑制了端子金属件(3)与编织体(2)的相对移动,然后,使编织体(2)的端部(21)折叠从而相对于筒状部(31)的外周面位于在半径方向对置的位置。而且,在第二压接区域(31B)中在套管(4)与端子金属件(3)之间形成编织体(2)的压接状态,将端子金属件(3)固定于编织体(2)。
-
公开(公告)号:CN107834214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710826665.1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5/02 , H01B7/0045 , H01R13/58 , H02G3/083 , H02G15/068 , H05K9/0081 , H05K9/009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抑制了端子金属件与编织体的相对移动的状态下将端子金属件固定于编织体的端子金属件固定构造以及线束。端子金属件(3)在筒状部(31)具有第一压接区域(31A)和第二压接区域(31B)。对于贯通了端子金属件(3)的编织体(2),在第一压接区域(31A)中在端子金属件(3)与电线(100)之间形成压接状态,抑制了端子金属件(3)与编织体(2)的相对移动,然后,使编织体(2)的端部(21)折叠从而相对于筒状部(31)的外周面位于在半径方向对置的位置。而且,在第二压接区域(31B)中在套管(4)与端子金属件(3)之间形成编织体(2)的压接状态,将端子金属件(3)固定于编织体(2)。
-
公开(公告)号:CN107834215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710828206.7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了端子配件与编织体的相对移动的状态下将端子配件固定于编织体的端子配件固定构造以及线束。衬套(3)在第一筒状部(31)在衬套(3)和电线(100)之间形成编织体(2)的一次压接状态。在一次压接状态后,在被插入电线(100)以及编织体(2)上的端子配件(4)的第二凸缘(42)与第一凸缘(32)接触的接触状态下,被插入在第二筒状部(41)上的套管(5)在第二筒状部(41)中在套管(5)和端子配件(4)之间形成编织体(2)的压接状态,将端子配件(4)固定于编织体(2)。
-
公开(公告)号:CN107834215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0828206.7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20 , B60R16/0207 , B60R16/0222 , B60R16/03 , H01B7/0045 , H01R4/646 , H01R9/0521 , H02G3/22 , H01R4/186 , B60R16/0215 , H01R2201/26 , H02G3/0481 , H05K9/009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了端子配件与编织体的相对移动的状态下将端子配件固定于编织体的端子配件固定构造以及线束。衬套(3)在第一筒状部(31)在衬套(3)和电线(100)之间形成编织体(2)的一次压接状态。在一次压接状态后,在被插入电线(100)以及编织体(2)上的端子配件(4)的第二凸缘(42)与第一凸缘(32)接触的接触状态下,被插入在第二筒状部(41)上的套管(5)在第二筒状部(41)中在套管(5)和端子配件(4)之间形成编织体(2)的压接状态,将端子配件(4)固定于编织体(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