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式压缩机及应用其的制冷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75398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0530330.6

    申请日:2022-05-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活塞式压缩机,包括气缸座和曲轴,气缸座上开设有轴承孔,曲轴设置在轴承孔内;轴承孔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柔性槽,和/或轴承孔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二柔性槽。本发明通在轴承孔的上端面开设第一柔性槽,和/或在轴承孔的下端面开设第二柔性槽,第一柔性槽和第二柔性槽均为环绕轴承孔的环形槽,在力的作用下,第一柔性槽和第二柔性槽可以在不影响结构本身的前提下,产生变形,即柔性变形,在这个过程中,轴承孔即为承载第一柔性槽和第二柔性槽的支撑体,随着支撑体的弯曲弧度的变化,第一柔性槽和第二柔性槽可以进行任意形状的改变,增大了轴承的支撑面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压缩机曲轴和轴承的磨损或者损坏。

    用于往复式压缩机的连杆、往复式压缩机和冰箱

    公开(公告)号:CN11649863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43148.1

    申请日:2023-04-23

    Inventor: 黄传顺 朱红伟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往复式压缩机的连杆、往复式压缩机和冰箱,所述用于往复式压缩机的连杆,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以共同限定出空心腔体、第一轴孔以及第二轴孔,空心腔体、第一轴孔以及第二轴孔彼此间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沿第二方向层叠设置,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往复式压缩机的连杆,通过设置空心腔体,能够在保障结构强度的同时通过减轻整体重量实现轻量化,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共同限定出空心腔体,能够简化连杆的加工成型,当连杆应用于往复式压缩机中时,能够降低往复惯性力,减少运动部件对壳体的冲击,减少往复式压缩机的整机振动。

    一种流体控制组件、供油控制机构及旋转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4810604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505862.4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控制组件、供油控制机构及旋转压缩机,流体控制组件包括多个控制件,用于在流体通道的不同周向位置以不同的径向可移动的穿设在流体通道壁上;控制件包括头部和尾部,头部伸入流体通道中形成流体控制面,尾部用于伸出流体通道外形成反馈作用面;当作用在控制件的反馈作用面上的力改变时,可使控制件相对流体通道壁发生移动,进而使头部伸入或退出流体通道中的距离发生改变;当多个控制件被移动到其流体控制面在周向上围成一封闭的环形流体控制面时,由封闭的环形流体控制面限定的流体通道的流通面积最小。通过设置流体控制组件,并在多个控制件沿着流体通道的径向移动的过程中,改变流体通道的流通面积,从而实现节流作用。

    一种活塞式压缩机及应用其的制冷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75398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530330.6

    申请日:2022-05-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活塞式压缩机,包括气缸座和曲轴,气缸座上开设有轴承孔,曲轴设置在轴承孔内;轴承孔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柔性槽,和/或轴承孔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二柔性槽。本发明通在轴承孔的上端面开设第一柔性槽,和/或在轴承孔的下端面开设第二柔性槽,第一柔性槽和第二柔性槽均为环绕轴承孔的环形槽,在力的作用下,第一柔性槽和第二柔性槽可以在不影响结构本身的前提下,产生变形,即柔性变形,在这个过程中,轴承孔即为承载第一柔性槽和第二柔性槽的支撑体,随着支撑体的弯曲弧度的变化,第一柔性槽和第二柔性槽可以进行任意形状的改变,增大了轴承的支撑面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压缩机曲轴和轴承的磨损或者损坏。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2160908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995382.1

    申请日:2020-09-2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该泵体组件包括曲轴(1)、上法兰(2)和旋转分离器(3),上法兰(2)套设在曲轴(1)外,上法兰(2)上设置有排气口(4),旋转分离器(3)罩设在排气口(4)外,旋转分离器(3)能够与曲轴(1)一同转动。根据本申请的泵体组件,能够有效实现对压缩机排气的油气分离,同时保证电机转子的结构强度,保证电机的工作效率。

    压缩机缺油保护控制方法及装置、压缩机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6014927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610579456.7

    申请日:2016-07-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缺油保护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检测压缩机正常运行时允许的最低油面处的警戒温度;检测压缩机的壳体内部高出最低油面的垂直距离为预设距离处的对照温度;计算对照温度与所述警戒温度的差值,得到第一温度差值;比较第一温度差值与第一预设温差的大小;在比较出第一温度差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差时,控制压缩机回油。其能方便、准确的确定压缩机在各个运行状态下是否缺油,避免缺油不能及时回油的误操作,大大改善压缩机因缺油导致的故障,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和空调器,能够大大改善压缩机因缺油导致的故障,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

    电机转子组件、电机、压缩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4426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69834.9

    申请日:2022-0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组件、电机、压缩机,其中的电机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上构造有两个以上贯通其轴向两端的第一磁钢槽,第一磁钢槽内装设有第一磁钢,第一磁钢槽的轴向两端的槽口内壁处具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沿转子铁芯的径向由内向外延伸,以能够支撑于第一磁钢的径向内侧面的轴向两端位置。根据本发明,当第一磁钢被插装在第一磁钢槽内后,其两端被第一凸起可靠支撑,而其中间位置则与第一磁钢槽的槽壁之间形成间隙,形成空气隔磁结构,如此该空气隔磁结构切断了冲片内部、冲片内端极部与极部之间连通造成的漏磁磁路,加大了空气隙长度,增加气隙磁阻,减小了漏磁,提高了永磁体利用率及电机性能。

    一种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050672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610567771.8

    申请日:2016-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所述压缩机包括气缸(1)、上法兰(2)和下法兰(3),其中在所述气缸(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对气缸内、外部进行隔热的隔热槽(4),且所述隔热槽(4)通过连通至油气分离器(5)的回油端(51)以通入被所述油气分离器(5)分离出的润滑油。通过本发明采用将隔热槽连通至油气分离器的回油端的结构形式,能够将油气分离器回油端的低温润滑油通入隔热槽中,有效地降低了压缩机的传热损失,并且还提高了压缩机泵体的效率、提高压缩机的性能。

    润滑油循环装置及压缩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7168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964524.1

    申请日:2023-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润滑油循环装置及压缩机。润滑油循环装置包括:润滑油回油流路;机架组件,机架组件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位于润滑油回油流路的末端,且第二通道位于第一通道的下游位置;自动控制组件,自动控制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活动设置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连接处,且自动控制组件具有连通位置和密封位置,当自动控制组件处于连通位置时,第一通道通过自动控制组件与第二通道连通,当自动控制组件处于密封位置时,自动控制组件切断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的连通状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压缩机回油效果差的问题。

    一种压缩机和压缩机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1198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83365.9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和压缩机空调系统,包括:壳体,其上设置有连通壳体内部的排气管口和进气管口;压缩主体,设置在壳体内,适于吸入来自进气管口的气体,并自排气管口排出压缩后的气体;经济闪蒸器,设置在壳体内,与压缩主体相邻,其上设置有与压缩主体连通的增焓管路,经济闪蒸器还包括穿出壳体的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进液通道适于通入冷却液体,经济闪蒸器适于冷却压缩主体并向其供给增焓后的流体。内置的经济闪蒸器可以减少外置闪蒸组件中的多种连接管路和加热组件,减少压缩机热泵系统的结构复杂度,还可以通过进液通道通入的冷却液吸取来自壳体内压缩主体产生的废热,并将吸热增焓后的气体送至排气管口,降低压缩机热效率的增效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