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207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736243.5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O2催化还原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下膜电极电解槽装置电催化还原CO2过程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纯水体系的电还原CO2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设有阴极腔室、阴离子交换膜和阳极腔室的膜电极电解槽,所述膜电极电解槽的阴极和离子交换膜之间设有催化剂层,阴极腔室,阴极腔室的CO2入口与CO2气源连接,阳极腔室的纯水入口与纯水储罐连接,阴极腔室的CO2出口和阳极腔室的纯水出口分别与气体分离装置连接,阴极腔室还设有碱金属溶液入口和碱金属溶液出口,碱金属溶液入口通过隔膜泵与碱金属溶液储罐连接。该装置可实现CO2转化为还原产物,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37269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82068.8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浙江浙能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 C25B11/075 , C25B11/091 , C25B3/26 , C25B3/03 , C25B3/07 , C23C14/18 , C23C14/20 , C23C14/34 , C23C14/35 , C23C18/54 , C23C28/02 , C23C14/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催化领域,提供铜基催化剂的制法及其电催化CO2制多碳产物的应用,铜基催化剂的制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铜溅设在基材上,在基材表面形成厚度为100‑500 nm的铜层,得到铜基催化剂;所述铜的粒径为100 nm以下;所述溅射功率为100‑300 W、速率为10‑20 nm/min;或者进一步将铜基催化剂放入金属盐溶液中进行置换反应,得到含铜的双金属催化剂;双金属中铜的质量占比为20‑50%。本发明通过溅射法制得铜基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高效;筛选合适的铜溅射层厚度和电流密度,电催化CO2制多碳产物时FEC2+高达6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33226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35635.4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浙江浙能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能相互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化CO2的电还原系统及方法,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实现了以电化学的方式工业化处理CO2,选用的膜电极反应器易于进行面积放大与堆叠,之后通过定期在电解反应间隙对电解电堆进行冲洗、吹扫,解决了由于盐析、电湿润导致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增加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4111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50145.4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浙江浙能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CO2电催化自动控制系统,包括阳极模块和阴极模块,所述阳极模块和阴极模块通过CO2还原电堆模块连接,所述阴极模块设有与CO2还原电堆模块的阴极输出端通过产物传感器连接的气液分离单元,所述阴极模块设有通过液相产物分离单元和气相产物分离单元连接到或直接连接到气液分离单元的若干产物储罐,所述产物储罐与气相产物分离单元和气液分离单元之间以及所述气液分离单元与液相产物分离单元和气相产物分离单元之间设有电磁阀,所述产物传感器和电磁阀电连接于控制中心;本发明能够实现根据产物的种类自动控制CO2电催化装置组成或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装置的配置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89204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577826.3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电催化反应器的关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开启还原电路进行还原除杂处理;步骤2:开启清洗电路进行清洗处理;步骤3:将二氧化碳气体注入阴极腔室,将电解液注入阳极腔室,密封保存;还原电路采用了三段电压处理,一段电压处理能够将阴极的电极催化剂上的金属杂质氧化为对应的金属氧化物;二段电压处理将盐结晶转化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同时盐离子转移至阳极电解液中,三段电压处理将阴极表面的金属氧化物全部还原为单质金属实现电极更新;清洗电路采用了易挥发性物质作为清洗液,能够快速去除产生的难溶性杂质;该方法能够显著抑制的二氧化碳电催化反应器劣化作用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89204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577801.3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电催化反应器的启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开启清洗流路,直至清洗流路到达清洗完成预定值关闭清洗流路;步骤2:开启除湿流路,直至除湿流路到达除湿完成预定值关闭除湿流路;步骤3:开启除杂流路,将螯合剂与电解液混合并注入阳极腔室,对阴极电极施加直流电流,直至除杂流路达到除杂完成预定值,将阴极腔室与废物处理装置连通,并开启二氧化碳气源完成二氧化碳电催化反应器的启动;该方法能够对阴极电极催化层表面形成的难挥发性液体和析出盐进行清洗溶解,清洗效率高,同时能够还原阴极电极上的金属氧化物,在不更换电极的情况下完成电极材料的更新。
-
公开(公告)号:CN11802886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806196.9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 C25B11/081 , B22F1/0545 , B22F1/145 , B82Y30/00 , B82Y40/00 , C25B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银催化剂领域,针对银催化剂对CO2还原的产物选择性和反应活性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银催化剂的原位改性方法及其在电还原CO2制CO中的应用。原位改性方法为:先制备阴极气体扩散电极,再搭建膜电极反应器测试平台,然后在膜电极反应器中向阴极气体扩散电极上施加氧化电压3.8‑4.2V,50‑600s后施加还原电压,‑1.0~‑2.0V,时间100‑600s。本发明还将原位改性方法获得的银催化剂应用于电还原CO2制CO。本发明在膜电极反应器内对银进行原位先氧化后,提升银的CO2电催化反应性能,具有操作简便、重现性好、易于规模化制备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6812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49965.6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浙江浙能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19/08 , C25B1/23 , C25B9/00 , B01J23/755 , B01J23/89 , B01J35/51 , C07C1/04 , C07C1/12 , C07C9/04 , B01J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原位催化合成甲烷的片式结构及其应用。所述片式结构由常规的片式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和二氧化碳加氢甲烷化催化剂组成;该片式结构是将甲烷化催化剂装填在片式固体氧化物电解池阴极侧的连接体原料通道中,构成的一体化结构。本发明的耦合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原位催化合成甲烷的片式结构可实现电解反应与甲烷化的耦合,将包含二氧化碳、水蒸气、氢气等的混合气转化为含有高浓度甲烷的气体,低能耗地实现超越热力学平衡限制的高水平甲烷收率;而且电解反应与加氢甲烷化反应都是在电解池的阴极侧原位发生的,不需额外设置低温甲烷化催化反应器。
-
公开(公告)号:CN11800213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50445.1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浙江浙能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以镍铝复合金属氧化物为载体材料,活性组分选自贵金属Pt或Pd,或过渡金属La、Fe、Ni或Co,所述的镍铝复合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镍和镍铝尖晶石,其中氧化镍形态存在的镍占载体镍元素总量的比例不高于10%,镍铝尖晶石包括化学当量的尖晶石结构NiAl2O4和非化学当量的类尖晶石结构NixAlyOz。本发明的镍铝复合金属氧化物由镍、铝前驱体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而得,制备工艺简单,可重复。所述催化剂是一种二氧化碳高效转化生成甲烷的催化剂,在300℃~700℃和50000mL/h/g~300000mL/h/g高空速的反应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220878343U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22409252.7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浙江浙能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钠碱法烟气脱硫及其吸收液再生系统,包括:主塔和辅塔,主塔下方设有主塔氧化槽,主塔氧化槽通过吸收液循环管连接主塔顶部,主塔氧化槽通过外排管连接有脱硫剂再生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无挥发性,且吸收系统和再生系统所用的均为易溶于水的化学药剂,因此不仅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心钠‑钙双碱法脱硫系统的结垢堵塞问题,并且烟气脱硫系统中无气溶胶产生,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氨法脱硫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能够产生分离出(NH4)2SO4,可以作为复合肥原料或直接作为化肥售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