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级结构的微型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142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979357.8

    申请日:2023-0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级结构的微型气体传感器,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基片、底绝缘层和至少两个气敏单元层,底绝缘层与基片之间设有加热‑测温电极,各个气敏单元层之间紧密贴合;每个气敏单元层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多孔绝缘层和气敏膜,多孔绝缘层与气敏膜之间设有测量电极;其中,多孔绝缘层的横截面积分别大于测量电极的覆盖面积和气敏膜的覆盖面积,气敏膜完全覆盖测量电极。本发明充分利用不同气体分子在多层级结构的气敏膜上的反应差异,增强气体检测的选择性;利用气体扩散过程时间差异提供的额外信息,增强了信号分离能力,与时间序列动态信号处理算法结合后可有效提高多气体组分分离检测能力。

    一种多层级结构的微型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1424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0979357.8

    申请日:2023-0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级结构的微型气体传感器,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基片、底绝缘层和至少两个气敏单元层,底绝缘层与基片之间设有加热‑测温电极,各个气敏单元层之间紧密贴合;每个气敏单元层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多孔绝缘层和气敏膜,多孔绝缘层与气敏膜之间设有测量电极;其中,多孔绝缘层的横截面积分别大于测量电极的覆盖面积和气敏膜的覆盖面积,气敏膜完全覆盖测量电极。本发明充分利用不同气体分子在多层级结构的气敏膜上的反应差异,增强气体检测的选择性;利用气体扩散过程时间差异提供的额外信息,增强了信号分离能力,与时间序列动态信号处理算法结合后可有效提高多气体组分分离检测能力。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高灵敏度气体传感材料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8639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50853.6

    申请日:2024-05-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高灵敏度气体传感材料筛选方法,涉及气敏材料开发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已知传感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数据构建气敏传感材料数据库;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筛选描述符;对初始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初始模型,将数据集数据划分为训练模型参数的训练集和评估模型性能的测试集;进行描述符贡献度评估,并在模型性能达到要求前不断重复修正描述符的选取;构建化学结构虚拟空间,并运用模型对传感性能做出预测,筛选得到性能较好的配方。本发明可用于对未知材料的气敏性能预测,相比于传统的实验‑表征开发手段极大提高了效率,能够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为传感材料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范式。

    一种工业园区异味检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8888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96701.8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园区异味检测方法,通过嵌入固定点空气质量微站,可识别污染源排放的特征异味污染物;可结合现场采样分析,标定和校准传感器信号;可为飞行巡检的电源充电;通过无人机搭载飞行巡检,可扩大检测范围、快速切换检测点位;定点检测与飞行巡检可共享异味数据库。本发明克服了定点检测覆盖范围小、飞行巡检缺乏与污染源的关联问题,适用于工业园区多污染源、多污染物造成的复杂环境异味监测与评估。

    一种工业园区异味检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88885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896701.8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园区异味检测方法,通过嵌入固定点空气质量微站,可识别污染源排放的特征异味污染物;可结合现场采样分析,标定和校准传感器信号;可为飞行巡检的电源充电;通过无人机搭载飞行巡检,可扩大检测范围、快速切换检测点位;定点检测与飞行巡检可共享异味数据库。本发明克服了定点检测覆盖范围小、飞行巡检缺乏与污染源的关联问题,适用于工业园区多污染源、多污染物造成的复杂环境异味监测与评估。

    一种基于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固氮的氮氧化物吸收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6185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0382065.2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固氮的氮氧化物吸收利用系统,包括低温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加压氧化装置、气体吸收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吸收液接收装置、混合处理装置。低温等离子体反应装置采用磁旋射流法产生等离子体。经低温等离子体反应装置产生的氮氧化物在气体吸收装置、吸收液接收装置之间进行双重水循环吸收,并与有机肥料中的游离态氨结合。本发明在改善肥料性质的同时将作物不可利用的氮氧化物、氨转变成可吸收的硝酸铵,增强有机肥料的肥力;简便的工艺和设施使落后地区利用低温等离子体进行自主固氮成为可能;工艺排放量低,低温等离子体反应装置由太阳能驱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