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i5O7I/Bi2MoO6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01954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0360834.3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i5O7I/Bi2MoO6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本发明制备的光催化剂以Bi5O7I纳米纤维为基底,在Bi5O7I纳米纤维上垂直生长Bi2MoO6纳米片,其中Bi5O7I纤维长度为0.5~10μm,宽度为50~1000nm,厚度为10~600nm,Bi2MoO6纳米片的大小为20~1000nm,厚度为2~150nm。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控制、成本低廉;本发明制备的Bi5O7I/Bi2MoO6异质结复合纳米光催化剂具有高效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多次循环催化使用后仍可保持高催化活性。

    一种绿色发光碳点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250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1012297.4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发光碳点的制备方法,以咖啡渣为原料,首先将原料进行高温碳化,然后将高温碳化后的原料先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水热处理,再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热处理,得到绿色发光碳点。本发明碳点直接在实验室普通照明条件下拍摄即可观察到明亮、单一的绿色,无需在紫外光照射下拍摄,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和高的发光亮度,解决了普通碳点发光单色性不好、发光效率低、发光亮度低的问题。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施,碳点亮度高、单色性好,发光性能优异,可以助力碳点获得更好的发光性质,在影像探针、荧光示踪、发光等领域表现出很强的应用潜力。

    一种立方相In2O3微纳米球结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42287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1910947867.0

    申请日:2019-10-0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方相In2O3微纳米球的合成方法,步骤包括:将可溶性铟盐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水、1,3,5‑三甲苯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2‑氨基对苯二甲酸、尿素、碳酸氢钠、苯均四酸、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搅拌得到均匀溶液;经溶剂热反应,将产物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进行热处理,得到了立方相的In2O3材料。本发明采用溶剂热反应和热反应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立方相In2O3微纳米球结构。本发明所用的原料均来源丰富,运输、储存等方便,加工成本较低,加工简单,便于控制,产品的微观形貌特殊,尺寸均匀、可调,在传感、催化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一种空心梭状氮化碳微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743597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911064332.5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杨萍 江志翔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心梭状氮化碳微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步骤为:将含氮有机前驱体分散在水中,在180~210℃下进行水热预处理;待降温至60~120℃时打开反应釜,将透明反应液转移至其他容器中并搅拌,有白色前驱体析出;将白色前驱体在气体保护下进行煅烧,得空心梭状氮化碳微米结构。本发明通过控制前驱体的析出方式的方法改变其前驱体的生长动力学过程,首次合成了空心梭状氮化碳材料。该方法所合成的空心梭状氮化碳不仅形貌均匀,而且其可见光响应区域得到扩展,在可见光光催化产氢方面,其产氢性质相比纯的片状氮化碳有了质的提升,在光催化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一种具有p型导电性的四方相BiVO4薄膜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772294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910204380.3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p型导电性的四方相BiVO4薄膜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其步骤为:将可溶性铋盐和可溶性钒盐先分别配成溶液;将铋盐溶液和钒盐溶液混合,调节pH至酸性,将FTO玻璃浸入到所得溶液中,移至反应釜进行水热反应,得到产品。本发明采用水热法首次合成出了具有p型导电性的四方相BiVO4薄膜,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合成条件易于控制,所得BiVO4薄膜为四方锆石晶相,具有p型导电性,形貌新颖、单一,微观形貌重复性好,并且结晶性好、稳定性良好,作为光阴极在不加外电压的情况下可实现光分解水产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棉花团状磷酸钴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28593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810140016.0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花团状磷酸钴球及其制备方法,磷酸钴球由磷酸钴纳米带组成,制备方法为:将六次甲基四胺、磷酸盐、水和醇混合,搅拌得到均匀溶液,然后再加入钴盐,搅拌均匀,得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进行水热反应,得前驱体;将前驱体进行煅烧,得磷酸钴球。本发明反应温度低,制备过程简单,产率高,重复性好,不需要表面活性剂和模板辅助,所得产品形貌特殊,既具有纳米材料的高反应活性,又避免了纳米材料易团聚分散性不好的缺点,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气体传感、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聚多巴胺包覆的肩并肩金纳米棒自组装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0666160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0959113.7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多巴胺包覆的肩并肩金纳米棒自组装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该方法以异丙醇和聚丙烯酸诱导金纳米棒肩并肩自组装,进而利用聚多巴胺包覆金纳米棒自组装结构,所得金纳米棒沿轴向有序排列组装,形成金纳米棒肩并肩自组装结构。本发明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成本低廉,所得聚多巴胺包覆的肩并肩金纳米棒自组装复合纳米结构具有较好的等离子体共振光学性质,表现出良好的光热效应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光热转换效率好、自身耐热性好,在纳米光热诊疗剂及光学传感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钴离子掺杂的氮化碳空心四棱柱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23648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0195607.8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杨萍 江志翔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离子掺杂的氮化碳空心四棱柱及其制备方法,空心四棱柱的底面外侧壁边长为300‑400nm,棱长为4‑10μm,壁厚为20‑50纳米。本发明通过析晶和煅烧两个过程实现了钴离子的均匀掺杂和空心四棱柱形貌的形成。本发明利用晶体的自析晶过程,不仅可提高原料的纯度,还实现了钴离子的均匀掺杂,制备过程简单,重复性好,产率高,且具有普适性。煅烧得到的产品具有空心四棱柱形貌,该形貌新颖、特殊,比传统的块状形貌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在光催化降解有机物、光催化产氢、能源材料、分析化学等领域极具应用前景。且钴离子存在在C3N4嗪环网络内,分布均匀且不会被氧化,可以有效地避免钴离子发生氧化形成氧化物/氮化碳异质结。

    一种花状复合结构SnS2/Mn3O4的合成方法及所得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08273518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810043726.1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状复合结构SnS2/Mn3O4的合成方法及所得产品,步骤包括:将锡盐、硫代乙酰胺、对苯二胺和无水乙醇混合,所得透明溶液进行溶剂热反应,得SnS2花状自组装体;将SnS2花状自组装体分散于无水乙醇和乙醇胺中,然后加入锰盐和乙酸钠,混合均匀,所得混合液进行溶剂热反应,得产品。本发明通过两步溶剂热反应得到了形貌可控的花状复合结构SnS2/Mn3O4,反应原料成本低廉,反应体系易于调控,溶剂热反应条件温和,产物形貌新颖,均匀性和分散性好,重复性高,产率大,在光催化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