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5561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93206.9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化好氧堆肥中抗性基因去除及促进腐殖化的方法,包括将畜禽粪便与堆肥辅料混合,调节含水率至55%‑65%,加入MnFe2O4添加剂,获得堆肥原料;对物料实施好氧堆肥,升温期和高温期每2‑3天翻堆一次,降温期和腐熟期每7天翻堆一次,好氧堆肥的时间为20‑30天;与常规堆肥方法相比,利用该方法获得的堆肥腐熟产物中磺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抗性基因相对丰度分别降低60%‑73%,50%‑57%,20%‑80%,45%‑66%,腐殖酸HA提升15%左右,同时实现有机固体废弃物高效无害化与资源化,具有规模化生产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25991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73429.3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C05F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生物腐植酸的方法,即以农作物秸秆、食用菌菌渣、尾菜、园林废弃物、麸皮、玉米芯等为原料,以豆粕、花生饼、尿素、蛋白胨中等为辅料,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进行一次发酵,获得返混料后,再次加入到新的混合料中进行返混发酵,获得腐熟料,后加水提取获得生物腐植酸;本方法具备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和环境友好等优点,不仅能够加速原料的降解转化,缩短发酵时间,而且发酵过程产生大量植物生长活性物质,所得生物腐植酸产量高、活性强,可用于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升营养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953643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72468.5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复合生化复苏因子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组合物成分包括两种Rpf蛋白和丙酮酸钠;所述两种Rpf蛋白为来源于藤黄微球菌的重组蛋白MLUT_RS18675、来源于哈氏噬纤维菌的重组蛋白CHU_0099;所述重组蛋白通过大肠杆菌异源表达和纯化获取。在筛选培养基中加入秸秆作为底物和接种物,同时添加所述复合生化复苏因子组合物,培养获取的菌液即为筛选的秸秆降解微生物菌群,可用于秸秆降解过程。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及其应用可通过生物复苏因子的激活作用和丙酮酸钠的保护机制提高不可培养微生物的比例,进而筛选出高活性的微生物菌群用于生态农业、环境治理以及能源化工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6131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20235.5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削减抗生素和恶臭气体的堆肥方法,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该堆肥方法包括:(1)将固体废弃物物料混合;(2)向物料中添加樟绒枝霉菌剂,进行常规好氧堆肥;本申请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堆肥中多种抗生素的残留量,而且减少堆肥过程中氨气和硫化氢等臭气的排放量,堆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实现堆肥中抗生素和臭气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协同削减,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堆肥产品质量的提高,在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62882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1911004062.9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发酵产甲烷的方法。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作为原料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在发酵体系中添加少量磁性纳米颗粒,该磁性纳米颗粒通过表面修饰纳米氧化铁颗粒使得氧化铁颗粒带有不同类型的电荷,可促进产酸菌与产甲烷菌的互营进而增加电子传递,促进有机酸向甲烷生成路径转化,进而大幅度提升甲烷产量。本发明将纳米材料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相结合,为提高废弃物资源化水平、突破厌氧发酵技术瓶颈开辟了新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3637608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941393.6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594的印度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indicum),菌株号为YAN2;该印度微小杆菌菌株YAN2具有耐受高浓度亚硒酸盐的特性,可将无机硒转化为安全性更高的生物纳米硒,以应用于生物合成纳米硒;本申请同时提供了利用该印度微小杆菌菌株YAN2的发酵制备方法,将无机硒转化为安全性更高的生物纳米硒,所获得的纳米硒能够促进叶菜的生长,增加叶绿素、Vc、总酚等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提升叶菜品质;第三,本申请提供了利用该印度微小杆菌菌株YAN2发酵制备的纳米硒液态肥,其具有绿色、安全、高效等优点,施用于作物上,活性高、安全性好、施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363760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41393.6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594的印度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indicum),菌株号为YAN2;该印度微小杆菌菌株YAN2具有耐受高浓度亚硒酸盐的特性,可将无机硒转化为安全性更高的生物纳米硒,以应用于生物合成纳米硒;本申请同时提供了利用该印度微小杆菌菌株YAN2的发酵制备方法,将无机硒转化为安全性更高的生物纳米硒,所获得的纳米硒能够促进叶菜的生长,增加叶绿素、Vc、总酚等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提升叶菜品质;第三,本申请提供了利用该印度微小杆菌菌株YAN2发酵制备的纳米硒液态肥,其具有绿色、安全、高效等优点,施用于作物上,活性高、安全性好、施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976276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138965.X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秸秆降解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菌剂包含纤维梭菌(Clostridium cellulosi),热纤梭菌(Ruminiclostridium thermocellum),克莱弗雷梭菌(Clostridium clariflavum),热解糖嗜热厌氧菌(Thermoanaerobacterium thermosaccharolyticum),嗜热产丁酸梭菌(Clostridium thermosuccinogenes),粪堆梭菌(Clostridium stercorarium),哈尔滨毛螺菌(Herbinix luporum)7种厌氧菌。本发明所提供的厌氧秸秆降解菌剂具有优良的秸秆降解能力,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用于秸秆降解操作简单、降解效率高,相比单一嗜热接种菌剂具有适应性强和性能稳定的优势,在厌氧发酵过程强化和秸秆资源生物转化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6838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572691.2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C02F11/02 , C02F11/04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发酵酸化液抑制粪污贮存过程臭气排放的方法;即在粪污贮存过程中加入厌氧发酵酸化液,发酵酸化液的总酸浓度为30~120 mmol/L,添加频率为间隔12~48 h喷施一次,喷施量为2~8 mL/kg;利用该方法可将粪污贮存过程中氨(NH3)排放量降低31.0%~47.0%,硫化氢(H2S)排放量降低35.2%~96.7%;该方法可大幅降低畜禽粪便贮存过程中的养分元素损失,除臭效果明显,可操作性强,具有规模化生产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628829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1004062.9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发酵产甲烷的方法。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作为原料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在发酵体系中添加少量磁性纳米颗粒,该磁性纳米颗粒通过表面修饰纳米氧化铁颗粒使得氧化铁颗粒带有不同类型的电荷,可促进产酸菌与产甲烷菌的互营进而增加电子传递,促进有机酸向甲烷生成路径转化,进而大幅度提升甲烷产量。本发明将纳米材料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相结合,为提高废弃物资源化水平、突破厌氧发酵技术瓶颈开辟了新路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