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21762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910225157.3
申请日:2009-11-2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P19/34 , C12N15/8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膜融合蛋白基因启动子序列及其克隆方法,并提供一种应用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膜融合蛋白基因启动子表达外源基因的方法,即利用该启动子取代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构建重组供体载体pBacPF,进而产生重组杆状病毒,指导外源基因在家蚕细胞中进行表达。
-
公开(公告)号:CN101205535A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710190910.0
申请日:2007-12-0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12N15/09 , C12N15/34 , C12N15/866 , C12N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组杆状病毒获得多角体,以及利用获得的多角体添食的方法。通过将家蚕杆状病毒的多角体基因转座到家蚕细胞的染色体上,重组的家蚕杆状病毒通过感染这种修饰后的家蚕细胞,随病毒基因表达的刺激,位于家蚕细胞染色体上的多角体基因也表达,从而使重组杆状病毒可以被包埋到多角体中,再将这种多角体喷施到桑叶上,家蚕幼虫食下后即可感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637138A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200410066139.2
申请日:2004-12-0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12N7/01 , C12N15/34 , C12N15/8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用于表达外源基因的改造的家蚕杆状病毒,在多角体基因两侧添加上Bsu 36I的酶切位点。这样的经过改造的家蚕杆状病毒以多角体添食家蚕或病毒粒子注射家蚕幼虫或蛹而获得大量的改造后的家蚕杆状病毒多角体,可以提取大量的经过改造的家蚕杆状病毒DNA。这样获得的DNA经Bsu 36I酶切后可以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用于表达外源基因。发生重组的家蚕杆状病毒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挑选没有多角体的发生重组的家蚕杆状病毒斑。简化了重组病毒筛选的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4911201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52107.7
申请日:2015-06-2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杆状病毒杀虫效率的遗传改造方法,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以pEGFP-N1载体为模板扩增EGFP基因,双酶切后连入质粒pFastBacDUAL,得重组质粒pDUAL-EGFP;根据Clbi138基因序列及其开放阅读框设计合成引物;以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回收目的片段,双酶切后连入经同样双酶切的重组质粒pDUAL-EGFP,得重组质粒pDUAL-EGFP-Clbi138;转化含有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大肠杆菌菌株,培养纯化后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提取重组BmNPV DNA;并通过实验首次证实重组BmNPV的杀虫效率显著增强,半致死浓度比对照组减少11倍,半数致死时间比对照组缩短42.9%,且病虫体内液化更严重,从而达到提高虫害的防治效果,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748094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1010116367.1
申请日:2010-03-02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株新的用于生产L-天冬酰胺酶II的工程菌,其胞外表达产物具备L-天冬酰胺酶II蛋白活性。本发明也公开了其构建方法和发酵培养条件。其中,该工程菌由重组质粒pET-ASP转化大肠杆菌BL21而得到;重组质粒pET-ASP的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重组工程菌是将L-天冬酰胺酶II基因连接在表达质粒pET22b上,得重组质粒pET-ASP;再用重组质粒pET-ASP转化大肠杆菌BL21。将该工程菌进行发酵培养能大规模生产L-天冬酰胺酶II,且原料来源广,成本低,产物在发酵液中,分离纯化步骤少,得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921762B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0910225157.3
申请日:2009-11-2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P19/34 , C12N15/866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膜融合蛋白基因启动子序列及其克隆方法,并提供一种应用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膜融合蛋白基因启动子表达外源基因的方法,即利用该启动子取代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构建重组供体载体pBacPF,进而产生重组杆状病毒,指导外源基因在家蚕细胞中进行表达。
-
公开(公告)号:CN104911201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510352107.7
申请日:2015-06-2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杆状病毒杀虫效率的遗传改造方法,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以pEGFP‑N1载体为模板扩增EGFP基因,双酶切后连入质粒pFastBacDUAL,得重组质粒pDUAL‑EGFP;根据Clbi138基因序列及其开放阅读框设计合成引物;以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回收目的片段,双酶切后连入经同样双酶切的重组质粒pDUAL‑EGFP,得重组质粒pDUAL‑EGFP‑Clbi138;转化含有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大肠杆菌菌株,培养纯化后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提取重组BmNPV DNA;并通过实验首次证实重组BmNPV的杀虫效率显著增强,半致死浓度比对照组减少11倍,半数致死时间比对照组缩短42.9%,且病虫体内液化更严重,从而达到提高虫害的防治效果,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919263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210434163.1
申请日:2012-11-0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和环境保护领域。该纳米复合材料由原位生成的稀土三元配合物与氧化石墨烯有效组装而形成,步骤如下:将氧化石墨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加入稀土氯化物搅拌,形成混合溶液后,加入混合均匀的两种配体溶液后,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至6.5-6.8,出现浑浊后继续搅拌一段时间后陈化,所得产物抽滤、洗涤、真空干燥后获得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操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复合材料溶解分散性好、类三明治结构以及抑菌杀菌活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787138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275946.X
申请日:2012-08-0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12N15/866 , A61K39/12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PCR技术从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中克隆类芋螺毒素基因(ctl),构建中间载体pFastBac-Pie1-ctl,经转座后构建含有ctl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离体培养的昆虫细胞,离心收集细胞外表达产物,胞外表达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球菌、短小芽孢杆菌等多种临床致病菌具有抑制活性。本发明借助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高效表达CTL类抗菌剂,安全性高,在医药、食品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919263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34163.1
申请日:2012-11-0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和环境保护领域。该纳米复合材料由原位生成的稀土三元配合物与氧化石墨烯有效组装而形成,步骤如下:将氧化石墨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加入稀土氯化物搅拌,形成混合溶液后,加入混合均匀的两种配体溶液后,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至6.5-6.8,出现浑浊后继续搅拌一段时间后陈化,所得产物抽滤、洗涤、真空干燥后获得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操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复合材料溶解分散性好、类三明治结构以及抑菌杀菌活性好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