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2386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33371.8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F18/20 , G06Q50/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废物处置库的候选场址确定方法及计算机设备,涉及放射性废物管理领域,该方法包括对研究区地段内由地震引起的潜在地质灾害进行初步评价,对研究区地段进行遥感地质解译,筛选初选岩块;对初选岩块进行地质调查,生成花岗岩体的岩性和断裂地表分布范围;对初选岩块进行地面地球物理综合探测,确定岩体断裂分布特征和岩体形态规模特征;对初选岩块进行钻孔勘察以及钻孔地质特征研究,确定断裂深部特征、岩块深部完整性以及岩块深部岩性分布特征;构建岩体地质模型,筛选花岗岩体内具有最优地质条件的岩块,作为放射性废物处置库的候选场址,本申请全面位、准确的查清处置库场址关切的地质问题,精准筛选出处置库的候选场址。
-
公开(公告)号:CN112659330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57069.6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缓冲回填材料大型砌块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米级尺度回填材料大型方形砌块压制模具及砌块制备方法。本发明中,2个凹模座一与2个凹模座二交叉连接,构成方形结构,凹模内衬安装在凹模座一和凹模座二的内壁,凹模座一、凹模座二、凹模内衬构成一个整体凹模;凸模座的底部安装有凸模衬板,凸模座与凸模衬板构成一个整体凸模,凸模和凹模配合;定位挡安装在底板的凹槽内;压板放置于定位挡的上面紧固;凹模放置在底板上,通过定位挡限位。本发明可压制边长为0.4~0.7m,高度为0.2~0.5m,干密度为1.4~1.9g/cm3的工程尺度的回填材料大型砌块样品,为开展地下实验室缓冲回填材料现场原位试验提供原料基础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32298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441980.1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选址和场址特性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深钻孔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数据准备;步骤二:已有钻孔数据的导入与解译;步骤三:地球物理剖面导入与解译;步骤四:建立岩体模型;步骤五:建立断裂模型;步骤六: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步骤七:钻孔布置。本发明能够在布置钻孔时综合考虑已获得的多种数据资料,减少钻进过程的不确定性,尽量降低施工难度;还可以较准确的确定钻孔参数使其根据施工目的在一定方位和深度避开或穿过特定地质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107211587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810074536.2
申请日:2008-01-25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V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和水文地质研究领域,具体是一种钻孔施工后原状地下水识别方法。其特点是,在钻井液中加入稳定的示踪剂,钻孔后,进行排水作业,并通过测取排出水中示踪剂的含量是否已≤最初加入量的1%或示踪剂含量变化是否随排水的进行而不再发生明显的变化,判断钻井液和被钻井液污染的原状水是否已排除干净,从而较为精确、及时的确定对原状地下水进行取样的时机。本发明可用于对原状地下水的识别,尤其适用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中的水文地质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7211578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810074541.3
申请日:2008-01-25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E21B7/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工程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清水为钻井液的金刚石绳索取芯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开孔;(2)固井;(3)钻探,在步骤(2)的套管中开95毫米的钻探孔,钻探时钻探压力2000~3000公斤,钻头转速78~140转/分钟,泵压40~80升/分钟,并用清水作为钻探液;钻探时在钻头后设有取芯管;(4)取样;(5)结束钻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杜绝了钻探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保证了后续水文地质和地下水化学试验的可行性和结果的有效性;(2)通过设定适当的钻探压力、钻头转速和泵压,使岩心样品完整没有磨损;(3)样品直径为56毫米时,长度达3.02米,完整地段取样率平均在96.7%,构造破碎带地段采样率平均在88.65%。
-
公开(公告)号:CN11265933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011557069.6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缓冲回填材料大型砌块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米级尺度回填材料大型方形砌块压制模具及砌块制备方法。本发明中,2个凹模座一与2个凹模座二交叉连接,构成方形结构,凹模内衬安装在凹模座一和凹模座二的内壁,凹模座一、凹模座二、凹模内衬构成一个整体凹模;凸模座的底部安装有凸模衬板,凸模座与凸模衬板构成一个整体凸模,凸模和凹模配合;定位挡安装在底板的凹槽内;压板放置于定位挡的上面紧固;凹模放置在底板上,通过定位挡限位。本发明可压制边长为0.4~0.7m,高度为0.2~0.5m,干密度为1.4~1.9g/cm3的工程尺度的回填材料大型砌块样品,为开展地下实验室缓冲回填材料现场原位试验提供原料基础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3670382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323213.9
申请日:2012-09-04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E21B49/00 , E21B47/09 , E21B47/0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领域和工程地质研究领域深部岩体构造特征研究的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钻孔岩心方位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岩心基线划定;②岩心结构面编录;③钻孔电视测量和解译,获得钻孔孔壁分布图;④岩心校对并确定基准面,确定各基准面的倾向;⑤确定基线方向:根据钻孔电视测量结果获取基准面倾向值Zi,随后根据基准面与基线的相对位置,按下式可获得各基线的方向;⑥岩心结构面倾向确定:根据每条基线范围内各结构面与基线的相对位置,按以下方程确定每条基线范围内各结构面的倾向值。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方法,可以实现深钻孔岩心结构面产状的系统恢复,进而为深部地质环境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507941B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010052826.4
申请日:2010-12-28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领域和岩体渗流研究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岩体在剪切滑动过程中耐高渗压的密封方法。其将含水平破裂面的试验岩样沿破裂面劈开,岩样被分成上半部和下半部;在破裂面上圈画试验区和抛光区,将抛光区抛光,并在下半部的破裂面上的抛光区刻环形封闭槽;封闭槽内装O-型密封圈,通过O-型密封圈与抛光表面紧密接触达到密封的目的。本发明解决了水平投影面积大于0.01m2的各种岩体的剪切应力-渗流耦合试验中的密封难题,耐渗透压强达到5MPa。
-
公开(公告)号:CN103670382B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210323213.9
申请日:2012-09-04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E21B49/00 , E21B47/09 , E21B47/0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领域和工程地质研究领域深部岩体构造特征研究的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钻孔岩心方位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岩心基线划定;②岩心结构面编录;③钻孔电视测量和解译,获得钻孔孔壁分布图;④岩心校对并确定基准面,确定各基准面的倾向;⑤确定基线方向:根据钻孔电视测量结果获取基准面倾向值Zi,随后根据基准面与基线的相对位置,按下式可获得各基线的方向;⑥岩心结构面倾向确定:根据每条基线范围内各结构面与基线的相对位置,按以下方程确定每条基线范围内各结构面的倾向值。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方法,可以实现深钻孔岩心结构面产状的系统恢复,进而为深部地质环境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7211584B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0810074537.7
申请日:2008-01-25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N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样品采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地下水样品采集器。它包括密封腔体,在密封腔体的顶部设有排气阀门、注入阀门、试剂注入孔和搅拌器孔,搅拌器从搅拌器孔伸入到密封腔体内,在搅拌器与搅拌器孔之间设有密封装置,在密封腔体底端设有排出阀门与探测孔,阀门的下部连接一软管,软管的下端出口设在密封腔体的最底部。避免地下水样品与空气接触,密封性能好。因此,本发明可以用于制备C-14样品,当利用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对溶解氧、碳酸(氢)根、氧化还原电位等对空气敏感的水化学指标的进行采样时,密封性能保证提高了测量环节的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