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25070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780002939.3
申请日:2017-03-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包含其从而具有提高的寿命的锂二次电池,所述活性材料包含:能够吸收和释放锂离子的芯;以及在所述芯的表面上的多个涂层,所述多个涂层包含具有不同密度的两个以上硅层,使得能够将由重复的充放电产生的裂纹最小化,由此提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1411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80050850.3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38 , H01M4/62 , H01M4/587 , H01M10/052 , C01B33/113 , C01B3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极活性材料,包含硅类核、位于所述硅类核上的第一涂层和位于所述第一涂层上的第二涂层,其中所述第二涂层包含掺杂至其表面中的金属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91931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80022659.8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485 , H01M4/36 , H01M4/587 , H01M4/1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以及包含其的负极和锂二次电池,所述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包含硅氧化物,其中所述硅氧化物在1μm至20μm的平均粒径(D50)的粒径分布中的峰的半峰全宽(FWHM)在2至6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负极活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寿命性能和输出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656580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80008479.4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36 , H01M4/587 , H01M4/485 , H01M4/38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用作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材料。所述负极材料包含含有金属(M)-硅酸盐的硅氧化物材料和碳质材料。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负极材料可以包含含有以预定比例彼此混合的金属(M)-硅酸盐的硅氧化物材料和碳质材料。根据本发明的负极活性材料包含具有宽的粒度分布的碳质材料与金属-硅酸盐的复合材料,由此提供了改善的导电性和寿命特性。
-
-
-
-
公开(公告)号:CN10947864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80044441.3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化学装置的负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活性材料能够嵌入/脱嵌锂,并且包含含有硅(Si)、氟化锂(LiF)和碳质材料的复合粒子。所述复合粒子包含由所述碳质材料构成的碳相和分散在所述碳相中的Si-LiF混合粒子,其中所述混合粒子以均一或不均一的分布分散在所述碳相中。此外,所述复合粒子可以构造为其中所述碳相与所述Si-LiF混合粒子均匀或无定形地混合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7851780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80002604.1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13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碳类复合负极活性材料,一种包含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的二次电池用负极,以及一种锂二次电池,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硅-碳类复合负极活性材料,所述硅-碳类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包含:能够吸收和放出锂离子的碳类核;和包含在所述碳类核中且布置成分布在所述碳类核的外廓部中的至少一种硅粒子,并且由此改善了物理稳定性,并且涉及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通过包含所述负极活性材料而改善了寿命特性的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7112519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53723.0
申请日:2015-10-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 化学
IPC: H01M4/38 , H01M4/13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含有多孔多晶硅,并且所述多孔多晶硅包含位于晶界中的孔,因此,在充电或放电时,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可以内部吸收其体积变化,从而显示缓冲作用,导致负极和电池的寿命特性的改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