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96205A
公开(公告)日:2003-02-12
申请号:CN02120095.5
申请日:2002-04-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JSP
Abstract: 一种具有生物降解能力、实用性优良的聚酯系树脂发泡粒子,其特征在于,由以在主链上含有至少35mol%的脂肪族酯成分的聚酯系树脂为主成分的基体材料树脂构成,表观密度是0.015~0.09g/cm3,每个发泡粒子的平均重量是1mg~不到5mg,发泡粒子的平均气泡膜厚是0.2~5μm,凝胶分率不小于5重量%。使用该聚酯系树脂发泡粒子得到的发泡粒子成型体,尺寸稳定性和外观优良,并且独立气泡率高,因而压缩蠕变等机械强度、缓冲性也优良,适合用作缓冲材料、包装材料、各种容器等。
-
公开(公告)号:CN1228365C
公开(公告)日:2005-11-23
申请号:CN02811732.8
申请日:2002-06-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JSP
IPC: C08J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9/18 , B29C44/445 , C08J2203/06 , C08J232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类树脂发泡粒子的制造方法,在不存在下述问题就能够得到没有熔融粘着的良好的发泡粒子的同时,能够稳定地制造聚烯烃类树脂发泡粒子。所述的问题是:在使用物理发泡剂制造聚烯烃类树脂发泡粒子时,在密闭容器内在分散于水性介质的树脂粒子中,为防止用于含浸发泡剂的热处理工序中的树脂粒子彼此的熔融粘着而添加的分散剂的量、和分散剂在所得到的发泡粒子上的附着量因生产工厂不同而不均一。对于所述的聚烯烃类树脂发泡粒子,在成型所得的发泡粒子时,能够得到发泡粒子相互的熔融粘着性良好,且机械强度优异的成型。本发明的方法,是将与水性介质和分散剂一起加热的、含浸物理发泡剂而成的聚丙烯类树脂粒子从密闭容器内在低压区域放出,使之发泡,得到发泡粒子的方法,上述水性介质使用电导率0.00mS/m—20.00mS/m的水性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01057370A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580038415.7
申请日:2005-09-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JSP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8/06 , C04B2111/00939 , H01Q15/08 , H01Q19/062 , C04B14/4637 , C04B26/02
Abstract: 半球形介电透镜,其包括:半球形中心层,其具有半球形外表面,和多个半球形圆顶状层,每层都具有同心的内半球面和外半球面,所述中心层和圆顶状层的外表面具有不同的直径,所述圆顶状层的内表面具有不同的直径。所述中心层和圆顶状层被连续地彼此同心装配,并被整合成半球形。所述中心层是含陶瓷的热塑性树脂膨胀珠的泡沫模制品,而所述圆顶状层中每层都是热塑性树脂膨胀珠的泡沫模制品,其含有0至80重量%的陶瓷。每单位体积所述中心层和圆顶状层的陶瓷含量从所述中心层至最外圆顶状层减小,并且其中所述中心层和圆顶状层中每层的表观密度的标准偏差为0.07g/cm3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271125C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01819174.6
申请日:2001-09-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JSP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9/224 , C08J2323/10 , C08L23/10 , C08L2203/14
Abstract: 能在相对低温度产生高刚性发泡成形品的发泡的、实质上非交联的聚丙烯树脂珠粒。该珠粒是用一种工艺生产的,包括:把实质上非交联的聚丙烯树脂微粒分散于一种含有有机过氧化物的分散介质中而得到一种分散体的步骤,加热该分散体以使该有机过氧化物分解和使该表面改性聚丙烯树脂微粒的表面改性的步骤,和使用一种发泡剂使该非交联、表面改性的聚丙烯树脂微粒发泡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518576A
公开(公告)日:2004-08-04
申请号:CN02811732.8
申请日:2002-06-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JSP
IPC: C08J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9/18 , B29C44/445 , C08J2203/06 , C08J232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类树脂发泡粒子的制造方法,在不存在下述问题就能够得到没有熔融粘着的良好的发泡粒子的同时,能够稳定地制造聚烯烃类树脂发泡粒子。所述的问题是:在使用物理发泡剂制造聚烯烃类树脂发泡粒子时,在密闭容器内在分散于水性介质的树脂粒子中,为防止用于含浸发泡剂的热处理工序中的树脂粒子彼此的熔融粘着而添加的分散剂的量、和分散剂在所得到的发泡粒子上的附着量因生产工厂不同而不均一。对于所述的聚烯烃类树脂发泡粒子,在成型所得的发泡粒子时,能够得到发泡粒子相互的熔融粘着性良好,且机械强度优异的成型。本发明的方法,是将与水性介质和分散剂一起加热的、含浸物理发泡剂而成的聚丙烯类树脂粒子从密闭容器内在低压区域放出,使之发泡,得到发泡粒子的方法,上述水性介质使用电导率0.00mS/m-20.00mS/m的水性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474849A
公开(公告)日:2004-02-11
申请号:CN01819174.6
申请日:2001-09-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JSP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9/224 , C08J2323/10 , C08L23/10 , C08L2203/14
Abstract: 能在相对低温度产生高刚性发泡成形品的发泡的、实质上非交联的聚丙烯树脂珠粒。该珠粒是用一种工艺生产的,包括:把实质上非交联的聚丙烯树脂微粒分散于一种含有有机过氧化物的分散介质中而得到一种分散体的步骤,加热该分散体以使该有机过氧化物分解和使该表面改性聚丙烯树脂微粒的表面改性的步骤,和使用一种发泡剂使该非交联、表面改性的聚丙烯树脂微粒发泡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1061162B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580038414.2
申请日:2005-09-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JSP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9/18 , B29C44/445 , B32B1/00 , C04B26/045 , C04B2103/0059 , C08J2323/12 , H01B3/441 , H01Q15/08 , C04B14/305 , C04B20/0048 , C04B24/2611
Abstract: 用于形成介电材料的膨胀聚丙烯珠,其包括含有10至80wt%量的陶瓷的聚丙烯树脂,具有0.03至1.7g/cm3的表观密度,由差式扫描量热获得的DSC曲线上聚丙烯树脂特有的固有吸热峰,以及固有吸热峰的较高温度侧的吸热峰,其中较高温度侧的高温峰的热值占整个吸热曲线峰的热值的2至35%。
-
公开(公告)号:CN1207344C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申请号:CN02120095.5
申请日:2002-04-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JSP
Abstract: 一种具有生物降解能力、实用性优良的聚酯系树脂发泡粒子,其特征在于,由以在主链上含有至少35mol%的脂肪族酯成分的聚酯系树脂为主成分的基体材料树脂构成,表观密度是0.015~0.09g/cm3,每个发泡粒子的平均重量是1mg~不到5mg,发泡粒子的平均气泡膜厚是0.2~5μm,凝胶分率不小于5重量%。使用该聚酯系树脂发泡粒子得到的发泡粒子成型体,尺寸稳定性和外观优良,并且独立气泡率高,因而压缩蠕变等机械强度、缓冲性也优良,适合用作缓冲材料、包装材料、各种容器等。
-
公开(公告)号:CN100439433C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410061513.X
申请日:2001-09-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JSP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9/224 , C08J2323/10 , C08L23/10 , C08L2203/14
Abstract: 能在相对低温度产生高刚性发泡成形品的发泡的、实质上非交联的聚丙烯树脂珠粒。该珠粒是用一种工艺生产的,包括:把实质上非交联的聚丙烯树脂微粒分散于一种含有有机过氧化物的分散介质中而得到一种分散体的步骤,加热该分散体以使该有机过氧化物分解和使该表面改性聚丙烯树脂微粒的表面改性的步骤,和使用一种发泡剂使该非交联、表面改性的聚丙烯树脂微粒发泡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1061162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580038414.2
申请日:2005-09-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JSP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9/18 , B29C44/445 , B32B1/00 , C04B26/045 , C04B2103/0059 , C08J2323/12 , H01B3/441 , H01Q15/08 , C04B14/305 , C04B20/0048 , C04B24/2611
Abstract: 用于形成介电材料的膨胀聚丙烯珠,其包括含有10至80wt%量的陶瓷的聚丙烯树脂,具有0.03至1.7g/cm3的表观密度,由差式扫描量热获得的DSC曲线上聚丙烯树脂特有的固有吸热峰,以及固有吸热峰的较高温度侧的吸热峰,其中较高温度侧的高温峰的热值占整个吸热曲线峰的热值的2至35%。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