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状物质检测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38620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680061495.6

    申请日:2016-10-21

    Abstract: 颗粒状物质检测装置(20)具备供内燃机的排气中所含的颗粒状物质附着的元件部(41)、加热元件部(41)的加热器(44)、基于元件部(41)的电特性测量颗粒状物质的量的检测部(31、32)、以及控制加热器44的动作的控制部(31、33),控制部(31、33)在除了使颗粒状物质向元件部(41)附着的期间以外的规定期间,按照以使得元件部(41)的温度比排气的温度高且比元件部(41)热劣化的规定温度低的方式被预先设定的规定控制量,使加热器(44)动作。

    气体传感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97931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380060519.2

    申请日:2013-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077 G01M15/102 G01N33/0009

    Abstract: 气体传感器(1)具备传感器元件(2)、套(13)和元件罩(3)。在传感器元件(2)的前端部(201),设置有用于向其内部导入被测定气体的气体导入部(271)。元件罩(3)具有配设为覆盖传感器元件(2)的前端部(201)的内罩(4)、以及在内罩(4)的外侧配设的外罩(5)。在外罩(5),设置有用于向外罩(5)内导入被测定气体的外导入开口部(52)。在内罩(4),设置有用于向内罩(4)内导入被测定气体的内导入开口部(42)。传感器元件(2)的气体导入部(271)的轴向中间位置(C1)与内罩(4)的内导入开口部(42)的轴向基端位置(D1)相比处于轴向基端侧(X2)。

    传感器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41784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880076886.4

    申请日:2018-11-22

    Abstract: 传感器装置(S)具备配设于保持传感器元件(2)的壳体(H)的前端侧的元件罩(1)。外罩(12)的在侧面(121)设置有多个外侧面孔(12a)的外侧面孔(12a)的前端位置位于比内罩(11)的前端位置靠前端侧的位置,在前端面(122)的内侧形成与轴向(X)正交的气体流动方向的第一流路(F1)。内罩(11)的内侧面孔(11a)向设于内罩(11)与外罩(12)的侧面间的第二流路(F2)开口,传感器元件(2)的检测面(20)位于引导体(13)的延伸突出方向的延长线(L)上,该引导体(13)从内侧面孔(11a)的前端缘部向内罩(11)的内侧倾斜而延伸突出。

    粒子状物质检测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38619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680061175.0

    申请日:2016-10-20

    Abstract: 提供一种检测粒子状物质的装置。在该装置中,由推测部(60、70)推测内燃机的排气通路中的水量。通过第1温度控制部(60B),在推测出的水量比排水阈值多的情况下,由加热器将元件部加热到不论沾水量如何都不发生沾水破裂的温度域。此外,通过排水判定部(70C),在推测出的水量不到排水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排气通路的排水完成。进而,通过第2温度控制部(60C),在判定为上述排水完成的情况下,由加热器将元件部在疏水温度域中加热规定期间,该疏水温度域比粒子状物质开始燃烧的温度低且在该疏水温度域中附着在元件部上的水疏水。

    气体传感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74008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480045958.0

    申请日:2014-08-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19 G01N27/4071 G01N27/409 G01N27/41

    Abstract: 提供一种气体传感器,通过1个固体电解质体(2)、泵电极(30)、传感器电极(50)、基准电极(80)构成泵单元(3)以及传感器单元(5),能够降低加热器的耗电,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通过将泵电极(30)与传感器电极(50)的最短距离(L2)相对于固体电解质体(2)的厚度(d)的比率设为3以上,气体传感器(1)能够通过1个固体电解质体(2)、泵电极(30)、传感器电极(50)、基准电极(80)构成泵单元(3)以及传感器单元(5),因此在固体电解质体与加热器之间仅介有气体室与基准气体室的某一方,能够减小泵单元以及传感器单元与加热器的距离,变得容易利用加热器对泵单元以及传感器单元进行加热。

    检测特定气体成分的浓度的气体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5829879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480068605.2

    申请日:2014-12-16

    Abstract: 气体传感器具备固体电解质体、气体室、基准气体室、泵单元、监视器单元以及传感器单元。在泵电极、监视器电极以及传感器电极设置于固体电解质体的位置中,与气体的流动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W)上的气体室的空间宽度(W0)定。在将泵电极的宽度设为W1时,监视器电极与传感器电极之间的间隙(S)的宽度方向(W)的中心位置(O2)相对于泵电极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O1)的偏离量ΔX1具有ΔX1≤1/4W1的关系。并且,距离泵电极的宽度方向(W)的中心位置(O1)的、监视器电极的侧面的位置以及传感器电极的侧面的位置ΔY1具有ΔY1≤1/2W1的关系。

    颗粒状物质检测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38625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80061513.0

    申请日:2016-10-21

    Abstract: 提供颗粒状物质检测装置。在该装置中,具备供发动机(20)的排气中所含的PM附着的元件部(41)、加热元件部(41)的加热器(44)、基于元件部(41)的电特性检测PM的量的量检测部、检测元件部(41)的温度的温度检测部。该装置还具备第1温度控制部(70(P1))以及第2温度控制部(70(P2))。第1温度控制部(70(P1))在除了PM向元件部(41)附着的期间以外的第1期间,基于检测出的元件部(41)的温度,利用加热器(44),将元件部(41)加热为PM所含的可溶性有机成分燃烧且PM所含的灰成分不熔解的第1温度区域。第1期间为除了PM向元件部(41)附着的期间以外的期间。另外,第2温度控制部(70(P2))在第1期间之后的第2期间,基于检测出的元件部(41)的温度,利用加热器(44),将元件部(41)加热为高于第1温度区域且PM所含的煤燃烧的第2温度区域。

    气体传感器的泵电极及基准电极

    公开(公告)号:CN107949785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680040162.5

    申请日:2016-07-04

    Abstract: 在将形成于构成气体传感器的气体传感器元件(1)中的泵电极(3)沿着厚度方向(T)切断的切断面(X1)中,形成有Pt‑Au合金聚集成块状的贵金属区域(31)、固体电解质聚集成块状的固体电解质区域(32)、分布有Pt‑Au合金和固体电解质的混合存在区域(33)、和气孔(34)。混合存在区域(33)占切断面X1中的除气孔(34)以外的部分的整体中的30~90%的范围。气孔(34)与第1混合存在区域(33)相邻地形成。

    传感器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1784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80076886.4

    申请日:2018-11-22

    Abstract: 传感器装置(S)具备配设于保持传感器元件(2)的壳体(H)的前端侧的元件罩(1)。外罩(12)的在侧面(121)设置有多个外侧面孔(12a)的外侧面孔(12a)的前端位置位于比内罩(11)的前端位置靠前端侧的位置,在前端面(122)的内侧形成与轴向(X)正交的气体流动方向的第一流路(F1)。内罩(11)的内侧面孔(11a)向设于内罩(11)与外罩(12)的侧面间的第二流路(F2)开口,传感器元件(2)的检测面(20)位于引导体(13)的延伸突出方向的延长线(L)上,该引导体(13)从内侧面孔(11a)的前端缘部向内罩(11)的内侧倾斜而延伸突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