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77406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010171577.0
申请日:2010-04-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大学共同利用机关法人自然科学研究机构
IPC: H01M4/38 , H01M4/13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5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液电池用负极、以及使用该负极制成的非水电解液电池。非水电解液电池用负极是在具备含有锂离子的非水电解液的非水电解液电池中所使用的非水电解液电池用负极,其特征在于:负极具有金属碳复合材料,该金属碳复合材料含有多孔质碳材料和金属材料,其中,多孔质碳材料由形成有空隙的碳质材料形成,金属材料由能可逆地吸留、释放锂离子的金属形成并且被配置在含有空隙的内表面的多孔质碳材料的表面;将金属碳复合材料总质量定为100质量%时,以1~65质量%含有多孔质碳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339783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180066916.1
申请日:2011-03-04
IPC: H01M10/0567 , H01M4/62 , H01M10/0569 , H01M4/525 , H01M4/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4/36 , H01M4/587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使用了以石墨等结晶性高的结晶性碳材料作为活性物质、以高分子羧酸化合物作为粘结剂而制造的负极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中长期使用下也能维持小的内阻和高的电容量的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及使用了该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本发明涉及下述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及使用了其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所述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含有:作为(A)成分的选自由通式(1)表示的不饱和磷酸酯化合物及通式(2)表示的不饱和磷酸酯化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作为(B)成分的选自由亚硫酸酯化合物、磺酸酯化合物、碱金属的亚胺盐化合物、氟代硅烷化合物、及有机乙硅烷或有机二硅氧烷化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作为(C)成分的有机
-
公开(公告)号:CN102412429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289878.8
申请日:2011-09-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13 , H01M2/0245 , H01M6/5038 , H01M10/60 , H01M10/617 , H01M10/65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包括电池模块(130),每个电池模块具有电池单元(110)和其内容纳电池单元的电池盒(120)。沿堆叠方向堆叠电池模块(130),使得在相邻的电池盒(120)的相对表面(121A、121B)之间限定用于允许冷却介质流动的冷却通道(140)。相对表面中的一个表面具有第一肋板(123A),第一肋板(123A)朝向相对表面中的另一表面突出并沿着所述一个表面彼此平行地延伸。相对表面中的另一表面具有第二肋板(123B),第二肋板(123B)朝向相对表面中的一个表面突出并沿着另一表面彼此平行地延伸。在冷却通道中,第一肋板(123A)与第二肋板(123B)相互交叉,且第一肋板(123A)的端部(1123a)与第二肋板(123B)的端部(1123b)在堆叠方向上相互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2412429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110289878.8
申请日:2011-09-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M10/613 , H01M10/6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13 , H01M2/0245 , H01M6/5038 , H01M10/60 , H01M10/617 , H01M10/65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包括电池模块(130),每个电池模块具有电池单元(110)和其内容纳电池单元的电池盒(120)。沿堆叠方向堆叠电池模块(130),使得在相邻的电池盒(120)的相对表面(121A、121B)之间限定用于允许冷却介质流动的冷却通道(140)。相对表面中的一个表面具有第一肋板(123A),第一肋板(123A)朝向相对表面中的另一表面突出并沿着所述一个表面彼此平行地延伸。相对表面中的另一表面具有第二肋板(123B),第二肋板(123B)朝向相对表面中的一个表面突出并沿着另一表面彼此平行地延伸。在冷却通道中,第一肋板(123A)与第二肋板(123B)相互交叉,且第一肋板(123A)的端部(1123a)与第二肋板(123B)的端部(1123b)在堆叠方向上相互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3339783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180066916.1
申请日:2011-03-04
IPC: H01M10/0567 , H01M4/62 , H01M10/0569 , H01M4/525 , H01M4/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4/36 , H01M4/587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使用了以石墨等结晶性高的结晶性碳材料作为活性物质、以高分子羧酸化合物作为粘结剂而制造的负极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中长期使用下也能维持小的内阻和高的电容量的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及使用了该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本发明涉及下述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及使用了其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所述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含有:作为(A)成分的选自由通式(1)表示的不饱和磷酸酯化合物及通式(2)表示的不饱和磷酸酯化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作为(B)成分的选自由亚硫酸酯化合物、磺酸酯化合物、碱金属的亚胺盐化合物、氟代硅烷化合物、及有机乙硅烷或有机二硅氧烷化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作为(C)成分的有机溶剂、及作为(D)成分的电解质盐。
-
公开(公告)号:CN103097287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80038410.X
申请日:2011-08-08
Applicant: 大学共同利用机关法人自然科学研究机构 , 株式会社电装 , 新日铁住金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G11/36 , H01G11/50 , H01M4/134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625 , H01M4/626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E60/13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制造含碳的棒状体和/或板状体三维地结合而成、在上述棒状体和/或上述板状体中形成了用石墨烯多层膜壁划定的肺胞状的孔的碳纳米结构体。此外,制造在上述碳纳米结构体的上述孔中负载有金属体的负载金属的碳纳米结构体。
-
公开(公告)号:CN102610769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18579.5
申请日:2012-01-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8 , C08L81/02 , H01M2/0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密封电池外壳和密封电池。密封电池外壳包括其中设置有功率生成元件的主体部分和通过热熔结合来密封主体部分的密封部分(21、22)。该主体部分包括一个或多个主体元件(11、12)。该密封部分(21、22)包括具有基于质量的110ppm或以下的剩余离子浓度的基于聚芳硫化物的树脂。
-
公开(公告)号:CN103097287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180038410.X
申请日:2011-08-08
Applicant: 大学共同利用机关法人自然科学研究机构 , 株式会社电装 , 新日铁住金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G11/36 , H01G11/50 , H01M4/134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625 , H01M4/626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E60/13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制造含碳的棒状体和/或板状体三维地结合而成、在上述棒状体和/或上述板状体中形成了用石墨烯多层膜壁划定的肺胞状的孔的碳纳米结构体。此外,制造在上述碳纳米结构体的上述孔中负载有金属体的负载金属的碳纳米结构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877406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1010171577.0
申请日:2010-04-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大学共同利用机关法人自然科学研究机构
IPC: H01M4/38 , H01M4/13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5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液电池用负极、以及使用该负极制成的非水电解液电池。非水电解液电池用负极是在具备含有锂离子的非水电解液的非水电解液电池中所使用的非水电解液电池用负极,其特征在于:负极具有金属碳复合材料,该金属碳复合材料含有多孔质碳材料和金属材料,其中,多孔质碳材料由形成有空隙的碳质材料形成,金属材料由能可逆地吸留、释放锂离子的金属形成并且被配置在含有空隙的内表面的多孔质碳材料的表面;将金属碳复合材料总质量定为100质量%时,以1~65质量%含有多孔质碳材料。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