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1330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180028896.2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贮水箱(10)具备:气液分离部(100)、流入部(120)、流出部(130)以及筒状的突出部(110)。气液分离部以规定的轴线为中心形成为有底筒状。流入部使冷却水流入气液分离部的内部。流出部使冷却水从气液分离部的内部流出。突出部形成为在气液分离部的内部从底壁部(101)沿着规定的轴线延伸。在突出部的顶端部,突出部的内部空间在气液分离部的内部空间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1382589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080035384.4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贮水箱(10)具备:形成有用于对冷却水进行气液分离的内部空间(SP)的气液分离部(100)、形成有用于向所述内部空间供给冷却水的第一开口(121、122)的入口部(120)、形成有用于从所述内部空间排出冷却水的第二开口(131)的出口部(130)及从所述内部空间的底朝向上方侧突出的突出部(110)。所述气液分离部和所述突出部形成为,在沿着水平面的截面上,所述气液分离部的内周面(101)的形状和所述突出部的外周面(111)的形状成为彼此同心的圆,所述内部空间中的、所述气液分离部的内周面与所述突出部的外周面之间的部分成为环状流路(FP),所述贮水箱构成为从所述第一开口流入的冷却水在所述环状流路回旋地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41330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80028896.2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贮水箱(10)具备:气液分离部(100)、流入部(120)、流出部(130)以及筒状的突出部(110)。气液分离部以规定的轴线为中心形成为有底筒状。流入部使冷却水流入气液分离部的内部。流出部使冷却水从气液分离部的内部流出。突出部形成为在气液分离部的内部从底壁部(101)沿着规定的轴线延伸。在突出部的顶端部,突出部的内部空间在气液分离部的内部空间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07407537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680013120.2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热交换器具有管道(1)、层叠芯(2)以及结合板(3)。管道具有:第一板(11、11a、11b),该第一板(11、11a、11b)与层叠芯的芯宽度方向的端面中的至少一端面相对地配置;以及第二板(12、12a、12b),该第二板(12、12a、12b)配置于层叠芯的管层叠方向的端面中的至少一端面侧。第二板具有:第二板端板部(121),该第二板端板部(121)与层叠芯的芯宽度方向的端面相对地配置并钎焊于第一板的壁面;第二板中央板部(122),该第二板中央板部(122)与层叠芯的管层叠方向的端面相对地配置;以及凸缘部(123),该凸缘部(123)在管层叠方向上延伸,与结合板的槽部的底部壁面(32)钎焊。
-
公开(公告)号:CN113825894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080035384.4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贮水箱(10)具备:形成有用于对冷却水进行气液分离的内部空间(SP)的气液分离部(100)、形成有用于向所述内部空间供给冷却水的第一开口(121、122)的入口部(120)、形成有用于从所述内部空间排出冷却水的第二开口(131)的出口部(130)及从所述内部空间的底朝向上方侧突出的突出部(110)。所述气液分离部和所述突出部形成为,在沿着水平面的截面上,所述气液分离部的内周面(101)的形状和所述突出部的外周面(111)的形状成为彼此同心的圆,所述内部空间中的、所述气液分离部的内周面与所述突出部的外周面之间的部分成为环状流路(FP),所述贮水箱构成为从所述第一开口流入的冷却水在所述环状流路回旋地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5917094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580004508.1
申请日:2015-01-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通过在由增压器增压并向发动机(1)供给的增压进气和冷却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来冷却增压进气的中冷器具有热交换部(23),该热交换部(23)使在流路管(21)的内部流动的冷却介质和在流路管(21)的外部流动的增压进气进行热交换。使用第一冷却介质、以及温度比第一冷却介质的温度高的第二冷却介质作为冷却介质。在流路管(21)内形成有供第一冷却介质流动的第一冷却介质流路(211)和供第二冷却介质流动的第二冷却介质流路(212)。流路管(21)具有:第一U形转弯部(213),该第一U形转弯部(213)使在第一冷却介质流路(211)中流通的第一冷却介质的流动进行U形转弯;和第二U形转弯部(214),该第二U形转弯部(214)使在第二冷却介质流路(212)中流通的第二冷却介质的流动进行U形转弯。
-
公开(公告)号:CN107407537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80013120.2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9/0056 , F28D9/0043 , F28F9/001 , F28F9/0226 , F28F2275/04 , F28F2275/122
Abstract: 热交换器具有管道(1)、层叠芯(2)以及结合板(3)。管道具有:第一板(11、11a、11b),该第一板(11、11a、11b)与层叠芯的芯宽度方向的端面中的至少一端面相对地配置;以及第二板(12、12a、12b),该第二板(12、12a、12b)配置于层叠芯的管层叠方向的端面中的至少一端面侧。第二板具有:第二板端板部(121),该第二板端板部(121)与层叠芯的芯宽度方向的端面相对地配置并钎焊于第一板的壁面;第二板中央板部(122),该第二板中央板部(122)与层叠芯的管层叠方向的端面相对地配置;以及凸缘部(123),该凸缘部(123)在管层叠方向上延伸,与结合板的槽部的底部壁面(32)钎焊。
-
公开(公告)号:CN111868363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80018842.0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贮水箱装置(1)具备第一贮水箱(10)、第二贮水箱(20)、流路切换部(40)及气液分离部(30)。第一贮水箱10)贮存在发动机冷却回路(110)中循环的冷却水。第二贮水箱(20)贮存在辅机冷却回路(120)中循环的冷却水。流路切换部(40)对禁止冷却水在发动机冷却回路(110)与辅机冷却回路(120)之间流动的状态和允许冷却水在发动机冷却回路(110)与辅机冷却回路(120)之间流动的状态进行切换。气液分离部(30)设置于第一贮水箱(10),从在第一贮水箱(10)内流动的冷却水分离气泡。
-
公开(公告)号:CN105917094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80004508.1
申请日:2015-01-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29/0443 , F02B29/0462 , F28D9/0043 , F28D9/0056 , F28D9/0093 , F28D2021/0082 , F28F13/06 , F28F2210/10 , Y02T10/146
Abstract: 通过在由增压器增压并向发动机(1)供给的增压进气和冷却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来冷却增压进气的中冷器具有热交换部(23),该热交换部(23)使在流路管(21)的内部流动的冷却介质和在流路管(21)的外部流动的增压进气进行热交换。使用第一冷却介质、以及温度比第一冷却介质的温度高的第二冷却介质作为冷却介质。在流路管(21)内形成有供第一冷却介质流动的第一冷却介质流路(211)和供第二冷却介质流动的第二冷却介质流路(212)。流路管(21)具有:第一U形转弯部(213),该第一U形转弯部(213)使在第一冷却介质流路(211)中流通的第一冷却介质的流动进行U形转弯;和第二U形转弯部(214),该第二U形转弯部(214)使在第二冷却介质流路(212)中流通的第二冷却介质的流动进行U形转弯。
-
公开(公告)号:CN102052872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010535083.6
申请日:2010-11-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8F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09 , F28D1/0443 , F28F9/0226 , F28F2230/00 , F28F2270/02 , F28F2275/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集水箱(5)中设有分隔机构(520a、520b),该分隔机构(520a、520b)以使箱主体(52)的第一空间(501)和第二空间(502)沿集水箱的长度方向排列的方式分割集水箱,配置有填料(53)的环状的外周密封面(514)遍及整周形成在集水箱的芯板(51)的管接合面(511)的周围,在管接合面中的与分隔机构相对应的部位上设置有分隔密封面(517),该分隔密封面(517)配置有填料,通过填料将芯板与分隔机构之间密封,分隔密封面与外周密封面位于同一平面,填料的被芯板和箱主体夹着的部分的壁厚是均匀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