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装置的接线结构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55083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510837244.X

    申请日:2015-11-2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线圈装置的接线结构,在线圈的卷绕中,可减少喷嘴的插入方向变更、夹具的移动工序,避免自动卷线机的复杂化。其形成下述结构,包括:固接卷绕于骨架(29)上的线圈天线(24)的卷绕起始端部分(24a)和卷绕终端部分(24b)的第1、第2接线柱(35、36),在第1接线柱上设置卷绕起始端部分(24a)的第1、第2缠绕部(37a、37b)和对卷绕起始端部分(24a)接线的融合部(37c),在第2接线柱(36)上设置卷绕终端部分(24b)的第1、第2缠绕部(38a、38b)和对卷绕终端部分(24b)接线的融合部(38c),第1、第2接线柱(35、36)的缠绕部(37a、37b、38a、38b)和融合部(37c、38c)与上述骨架(39)的圆柱部(39b)的轴向正交,并且于同一方向形成。

    线圈装置的接线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55083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0837244.X

    申请日:2015-11-2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线圈装置的接线结构,在线圈的卷绕中,可减少喷嘴的插入方向变更、夹具的移动工序,避免自动卷线机的复杂化。其形成下述结构,包括:固接卷绕于骨架(29)上的线圈天线(24)的卷绕起始端部分(24a)和卷绕终端部分(24b)的第1、第2接线柱(35、36),在第1接线柱上设置卷绕起始端部分(24a)的第1、第2缠绕部(37a、37b)和对卷绕起始端部分(24a)接线的融合部(37c),在第2接线柱(36)上设置卷绕终端部分(24b)的第1、第2缠绕部(38a、38b)和对卷绕终端部分(24b)接线的融合部(38c),第1、第2接线柱(35、36)的缠绕部(37a、37b、38a、38b)和融合部(37c、38c)与上述骨架(39)的圆柱部(39b)的轴向正交,并且于同一方向形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