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75794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210147216.1
申请日:2008-02-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IPC: C08L33/02 , C08F220/06 , C08F2/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44 , A61F2013/530583 , C08F220/06 , C08F222/1006 , C08K5/0008 , C08L33/02 , C08L71/02 , Y10T428/2982 , C08L266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粒子状吸水剂,其中,丙烯酸和/或其盐占所述粒子状吸水剂总体的70-99.9质量%,并含有聚亚烷基二醇,且铁含量为0.001~5质量ppm。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粒子状吸水剂的制造方法,其在包含使含有的丙烯酸和/或其盐的摩尔数占不饱和单体总摩尔数的70-100%的不饱和单体水溶液聚合,并干燥所得的含水凝胶状聚合物的工序的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中,使含有相对于不饱和单体为0.01~10质量ppm的N-氧基化合物的不饱和单体水溶液聚合。在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粒子状吸水剂中,实现了优异的吸水特性和粒子表面颜色的白度提高这两种特性的并存。
-
公开(公告)号:CN101600762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0880003930.5
申请日:2008-02-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44 , A61F2013/530583 , C08F220/06 , C08F222/1006 , C08K5/0008 , C08L33/02 , C08L71/02 , Y10T428/2982 , C08L2666/22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实现优异的吸水特性(吸水倍率提高,水可溶成分和残存单体减少)和粒子表面颜色的白度提高这两种特性的并存。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粒子状吸水剂,特征在于以聚丙烯酸(盐)为主成分,并且粒子的Hunter Lab表面色系中的b值为-5~10,由下述式1和3所规定的交联体特性指数(CPI)为1~100,式1:GEX=(GVs+17)/Ln(水可溶成分含量)式3:CPI=(GEX/残存单体量)×100(GVs:未加压下的吸收倍率,Ln(水可溶成分含量):水可溶成分含量的自然对数)。
-
公开(公告)号:CN101501131B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0780030045.1
申请日:2007-08-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15/60 , A61F2013/530481 , A61L15/24 , C08F120/06 , C08F220/06 , Y10T428/2982 , C08L3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吸水剂,其包含作为主要成分的聚丙烯酸(盐)吸水树脂,其中,该吸水树脂包含α-羟基羧酸(盐),并且该吸水剂满足指定的颗粒粒度分布和指定的吸水性能,从而解决常规的问题。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该吸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α-羟基羧酸(盐)加入(a)主要成分为丙烯酸(盐)并且对其进行交联和聚合的单体水溶液中,或(b)水凝胶聚合物。从而,在含有吸水树脂作为主要成分的颗粒吸水剂中,既可以实现极佳的吸水性能也可以实现极佳的防止变色的效果。此外,可以提供一种适于实际应用的吸附制品颗粒吸水剂。
-
公开(公告)号:CN101501131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780030045.1
申请日:2007-08-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15/60 , A61F2013/530481 , A61L15/24 , C08F120/06 , C08F220/06 , Y10T428/2982 , C08L3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吸水剂,其包含作为主要成分的聚丙烯酸(盐)吸水树脂,其中,该吸水树脂包含α-羟基羧酸(盐),并且该吸水剂满足指定的颗粒粒度分布和指定的吸水性能,从而解决常规的问题。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该吸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α-羟基羧酸(盐)加入(a)主要成分为丙烯酸(盐)并且对其进行交联和聚合的单体水溶液中,或(b)水凝胶聚合物。从而,在含有吸水树脂作为主要成分的颗粒吸水剂中,既可以实现极佳的吸水性能也可以实现极佳的防止变色的效果。此外,可以提供一种适于实际应用的吸附制品颗粒吸水剂。
-
-
公开(公告)号:CN1270177A
公开(公告)日:2000-10-18
申请号:CN00106808.3
申请日:2000-04-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IPC: C08F2/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9/28 , B01F17/0085 , C02F1/04 , C02F1/38 , C02F1/66 , C02F2301/046 , C02F2303/16 , C08J2201/028 , C08J2329/04 , Y02W10/37
Abstract: 通过形成一种油包水型高内相乳液来生产一种多孔材料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生产工艺期间产生的废水付诸回用。该废水较好是在杂质脱除或pH调整之后回用的。按照本发明,废水可以重复回用多达50次,结果是进料水量和废水量都将减少。要附带说明的是,通过使油包水型高内相乳液的pH在其反应之后调整在4~9的范围内,使得有可能继续进行废水回用,同时降低了所生产多孔材料的刺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160355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680012146.1
申请日:2006-04-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15/60 , A61L15/24 , B01J2220/68 , C08L33/02
Abstract: 作为过去完全未知的特性,调节粒状吸水剂的“在压力下的渗透能力(PPUP)”,并进一步同时调节“粒度分布范围”和“变色”。本发明涉及具有下列(a)至(c)的粒状吸水剂:(a)在压力下的渗透能力(PPUP)为50至100%;(b)黄化指数(YI)为0至10,在70±1℃的温度和95±1%的相对湿度下持续14天的变色加速试验后,黄化指数变化率(ΔYI)为100至150%;且(c)通过标准筛分法确定的小于150微米的粒子构成0至5重量%,重均粒径(D50)为200至550微米,且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偏差(σζ)为0.20至0.40。
-
公开(公告)号:CN101600762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880003930.5
申请日:2008-02-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44 , A61F2013/530583 , C08F220/06 , C08F222/1006 , C08K5/0008 , C08L33/02 , C08L71/02 , Y10T428/2982 , C08L2666/22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实现优异的吸水特性(吸水倍率提高,水可溶成分和残存单体减少)和粒子表面颜色的白度提高这两种特性的并存。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粒子状吸水剂,特征在于以聚丙烯酸(盐)为主成分,并且粒子的Hunter Lab表面色系中的b值为-5~10,由下述式1和3所规定的交联体特性指数(CPI)为1~100,式1:GEX=(GVs+17)/Ln(水可溶成分含量);式3:CPI=(GEX/残存单体量)×100(GVs:未加压下的吸收倍率,Ln(水可溶成分含量):水可溶成分含量的自然对数)。
-
公开(公告)号:CN100482339C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480000104.7
申请日:2004-02-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IPC: B01J20/26 , C08F20/00 , C08L101/00 , A61L15/24
Abstract: 粒状吸水剂以吸水树脂为主要成分,该吸水树脂是一种可溶于水的不饱和单体的交联聚合物。吸水树脂形状特殊,其所包括颗粒的粒子大小在106-850μm范围内,其质量占粒状吸水剂所含吸水树脂总质量的90%以上。粒状吸水剂有第一含盐浓度吸收指数,其值用下式(1)估算且用离子交换水作为等含盐浓度水溶液时不小于0.60∶(含盐浓度吸收指数)=(4.83kPa压力下时等含盐浓度水溶液的吸收率)/(无压力下时等含盐浓度水溶液的吸收率)……(1)。
-
公开(公告)号:CN1279067C
公开(公告)日:2006-10-11
申请号:CN02805513.6
申请日:2002-12-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Abstract: 为了以高生产率便宜地制备吸水性树脂(其中残留单体含量和水可提取物含量都较低,性能良好,着色性低),提供了制备吸水性树脂的方法,它是通过聚合包括主要比例的丙烯酸和/或其盐的单体组分来制备交联的吸水性树脂的方法,其中丙烯酸是通过丙烯和/或丙烷气相催化氧化得到的产物,该方法的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由丙烯酸组合物制备单体组分,该丙烯酸组合物包括未中和的丙烯酸和甲氧基苯酚,甲氧基苯酚的含量为10-160重量ppm(基于未中和丙烯酸);然后产生的单体组分进行自由基和/或紫外线聚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