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86064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310491957.6

    申请日:2013-10-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1/30 B03C2201/18 B23Q11/1069 Y02P70/17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能够可靠地将离泵较远处的冷却介质的悬浮物吸入泵中。储存从机床(10)排出的冷却介质的罐(50),通过分隔部件(52)将罐框体(51)内划分为外围冷却介质槽(53)和中央冷却介质槽(54)。在分隔部件(52)上形成有在深度方向延伸并能够连通外围冷却介质槽(53)和中央冷却介质槽(54)的狭缝(52a)。向过滤装置(70)送出的泵(60)的吸入口(61)配置在中央冷却介质槽(54)。从机床(10)排出的冷却介质,不通过外围冷却介质槽(53)而向中央冷却介质槽(54)被供给。通过过滤装置(70)过滤的冷却介质的至少一部分不通过中央冷却介质槽而向外围冷却介质槽(53)供给。

    冷却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86064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310491957.6

    申请日:2013-10-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1/30 B03C2201/18 B23Q11/1069 Y02P70/17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能够可靠地将离泵较远处的冷却介质的悬浮物吸入泵中。储存从机床(10)排出的冷却介质的罐(50),通过分隔部件(52)将罐框体(51)内划分为外围冷却介质槽(53)和中央冷却介质槽(54)。在分隔部件(52)上形成有在深度方向延伸并能够连通外围冷却介质槽(53)和中央冷却介质槽(54)的狭缝(52a)。向过滤装置(70)送出的泵(60)的吸入口(61)配置在中央冷却介质槽(54)。从机床(10)排出的冷却介质,不通过外围冷却介质槽(53)而向中央冷却介质槽(54)被供给。通过过滤装置(70)过滤的冷却介质的至少一部分不通过中央冷却介质槽而向外围冷却介质槽(53)供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