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用天线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7421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1980092850.X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一种包括多个天线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不增大与车顶的平坦区域相比配置于上方的部分的尺寸。车载用天线装置(1)具备第一天线振子(31)和第二天线振子(32)。第一天线振子(31)的至少上部被树脂车顶的凸区域(71)覆盖。第二天线振子(32)与平坦区域(72)相比配置于下方。车载用天线装置(1)还具备接地板(22)。接地板(22)比第二天线振子(32)大。

    电子设备的温度调节构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20729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80043438.6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提供一种设在车辆内部的电子设备的温度调节构造等。设在车辆内部的电子设备的温度调节构造具备第1区域(50)。第1区域(50)经由供气口(51a)而与作为不同于第1区域(50)的区域且具有比与第1区域(50)冷的空气或热的空气的区域和车辆(1)的空调机(1d)的管道(1c)中的至少一方连通。流入到供气口(51a)的空气向第1区域(50)中的存在电子设备(10)的区域流入。

    车载用天线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7421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980092850.X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一种包括多个天线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不增大与车顶的平坦区域相比配置于上方的部分的尺寸。车载用天线装置(1)具备第一天线振子(31)和第二天线振子(32)。第一天线振子(31)的至少上部被树脂车顶的凸区域(71)覆盖。第二天线振子(32)与平坦区域(72)相比配置于下方。车载用天线装置(1)还具备接地板(22)。接地板(22)比第二天线振子(32)大。

    天线装置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459156U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590001202.6

    申请日:2015-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1/02 H01Q1/06 H01Q1/22 H01Q1/32 H01Q1/42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变更追加功能的有无也不需要进行整体的设计变更的天线装置。在天线装置中,内壳(6)具有第一功能追加用开口部(6d)和第二功能追加用开口部(6h)。在第一功能追加用开口部(6d)夹着防水衬垫(5)设置防水盖(4)。在第二功能追加用开口部(6h)安装有防水栓(7)。在第一功能追加用开口部(6d)也可以代替防水盖(4)而安装发光模块等附加单元。防水栓(7)能够使相机模块等附加单元的线缆贯通。

    天线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303339U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590001206.4

    申请日:2015-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06 B60R11/02 H01Q1/22 H01Q1/32 H01Q1/42

    Abstract: 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能够进行高效率的发光的天线装置。在天线装置中,遮光体(16)和光透射体(17)构成外壳。金属制的电容元件(3)位于外壳内的上端部附近。电容元件(3)的面状部(3a)的至少一部分与光透射体(17)相对。发光模块(18)的LED(20a)位于电容元件(3)的侧方。LED(20a)发出的光通过导光体(19)而被引导到光透射体(17)。电容元件(3)的面状部(3a)隔着导光体(19)而位于与光透射体(17)相反的一侧,而作为反射体来发挥功能。

    车辆用天线
    6.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3987891S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30216249.6

    申请日:2016-06-01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车辆用天线。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是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辆用天线。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如图所示的产品整体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5.省略视图:左视图与右视图对称,省略左视图。
    6.A部是半透明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