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剂循环设备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00399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910009613.0

    申请日:2009-01-23

    Inventor: 青木研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272

    Abstract: 一种冷却剂循环设备(18),包括:循环泵(22a,22b),彼此平行设置;冷却剂选择性导入单元(24),连接到泵的入口孔(20a),并且将冷却剂选择性地导入泵的入口孔;单向阀(26),连接到泵的排出孔(20b);分支的冷却剂供应管(28),从单向阀延伸,并且具有延伸端(28a),在延伸端处,分支的管彼此成整体;集成的冷却剂供应管(30),从分支的管的成整体的延伸端向上延伸;和冷却剂排出管(32),具有双位阀(32a)。冷却剂循环设备特征在于:分支管从单向阀水平或向下延伸,并且具有双位阀的冷却剂排出管从分支管的成整体的延伸端水平或向下延伸。

    泵单元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87707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80036584.1

    申请日:2013-06-28

    Inventor: 青木研介

    Abstract: 设置于以预先设定了的单位流量搬送液体的配管中的泵单元具备n+1台泵以及恒定流量阀门。泵被设定成通过将n台串联地排列而使所述液体分别升压来满足所述单位流量,该泵被串联地排列n+1台。恒定流量阀门被设置于所述n+1台泵的下游,在所述流体通过所述n+1台泵中的n台泵升压了的情况下,对所述流体附加第一阻力而以所述单位流量搬送所述流体。另外,恒定流量阀门在所述流体通过所述n+1台泵升压了的情况下,对所述流体附加比所述第一阻力大的第二阻力而以所述单位流量搬送所述流体。

    传输系统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93647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480047205.3

    申请日:2014-05-20

    Abstract: 根据实施方式,传输系统具备传输机,该传输机具有在运转中发热的发热部。再有,传输系统具备泵部、控制部、罐和蓄热构件。泵部使冷却水在传输机循环。控制部驱动泵部,在传输机的运转中使冷却水循环,在传输机停止时停止冷却水的循环。罐经外部配管收容在传输机循环过的冷却水,向泵部供给。蓄热构件被设置在罐的表面,对经罐获取到冷却水中的发热部的废热进行蓄热。而且,蓄热构件在罐内的冷却水为规定的温度以下时发生相变,由产生的潜热对罐内的冷却水进行加热。

    冷却装置的冷却板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53866A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810178893.3

    申请日:2008-12-04

    Inventor: 青木研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254

    Abstract: 上述冷却装置(14)的冷却板结构(20)包含流入侧部分(18d)和流出侧部分(18e),上述流入侧部分(18d)在冷却板(16)中从冷媒导入口(18a)延伸出到冷媒导入口(18a)和冷媒排出口(18b)之间的中间位置(18c),上述流出侧部分(18e)以从中间位置(18c)到冷媒排出口(18b)与流入侧部分(18d)分离的状态,沿着流入侧部分(18d)延伸出来;而且,在冷却板(16)的外表面,在与冷媒循环路(18)的流入侧部分(18d)和流出侧部分(18e)相对应的流入侧对应部位和流出侧对应部位之间的中间部位,沿着冷媒循环路(18)排列有多个发热体(12a)。

    泵单元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487707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380036584.1

    申请日:2013-06-28

    Inventor: 青木研介

    Abstract: 设置于以预先设定了的单位流量搬送液体的配管中的泵单元具备n+1台泵以及恒定流量阀门。泵被设定成通过将n台串联地排列而使所述液体分别升压来满足所述单位流量,该泵被串联地排列n+1台。恒定流量阀门被设置于所述n+1台泵的下游,在所述流体通过所述n+1台泵中的n台泵升压了的情况下,对所述流体附加第一阻力而以所述单位流量搬送所述流体。另外,恒定流量阀门在所述流体通过所述n+1台泵升压了的情况下,对所述流体附加比所述第一阻力大的第二阻力而以所述单位流量搬送所述流体。

    冷却装置的冷却板结构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53866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0810178893.3

    申请日:2008-12-04

    Inventor: 青木研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254

    Abstract: 上述冷却装置(14)的冷却板结构(20)包含流入侧部分(18d)和流出侧部分(18e),上述流入侧部分(18d)在冷却板(16)中从冷媒导入口(18a)延伸出到冷媒导入口(18a)和冷媒排出口(18b)之间的中间位置(18c),上述流出侧部分(18e)以从中间位置(18c)到冷媒排出口(18b)与流入侧部分(18d)分离的状态,沿着流入侧部分(18d)延伸出来;而且,在冷却板(16)的外表面,在与冷媒循环路(18)的流入侧部分(18d)和流出侧部分(18e)相对应的流入侧对应部位和流出侧对应部位之间的中间部位,沿着冷媒循环路(18)排列有多个发热体(12a)。

    冷却剂循环设备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00399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910009613.0

    申请日:2009-01-23

    Inventor: 青木研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272

    Abstract: 一种冷却剂循环设备(18),包括:循环泵(22a,22b),彼此平行设置;冷却剂选择性导入单元(24),连接到泵的入口孔(20a),并且将冷却剂选择性地导入泵的入口孔;单向阀(26),连接到泵的排出孔(20b);分支的冷却剂供应管(28),从单向阀延伸,并且具有延伸端(28a),在延伸端处,分支的管彼此成整体;集成的冷却剂供应管(30),从分支的管的成整体的延伸端向上延伸;和冷却剂排出管(32),具有双位阀(32a)。冷却剂循环设备特征在于:分支管从单向阀水平或向下延伸,并且具有双位阀的冷却剂排出管从分支管的成整体的延伸端水平或向下延伸。

    冷却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32859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580077379.9

    申请日:2015-12-15

    Abstract: 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具有蒸发部、冷凝部、第1连接管、第2连接管和第3连接管。上述蒸发部借助发热体发出的热使制冷剂气化。上述冷凝部设置在比上述蒸发部靠上方的位置,气化后的上述制冷剂借助与外部流体的热交换而冷凝。上述第1连接管将在上述蒸发部气化后的上述制冷剂导向上述冷凝部。上述第2连接管将在上述冷凝部冷凝后的上述制冷剂导向上述蒸发部。上述第3连接管将上述第1连接管的一部分与上述第2连接管的一部分连接,该第3连接管与上述第1连接管的连接位置是比运转时的上述第2连接管内的上述制冷剂的最大液面高度高的位置。

    传输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93647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80047205.3

    申请日:2014-05-20

    Abstract: 根据实施方式,传输系统具备传输机,该传输机具有在运转中发热的发热部。再有,传输系统具备泵部、控制部、罐和蓄热构件。泵部使冷却水在传输机循环。控制部驱动泵部,在传输机的运转中使冷却水循环,在传输机停止时停止冷却水的循环。罐经外部配管收容在传输机循环过的冷却水,向泵部供给。蓄热构件被设置在罐的表面,对经罐获取到冷却水中的发热部的废热进行蓄热。而且,蓄热构件在罐内的冷却水为规定的温度以下时发生相变,由产生的潜热对罐内的冷却水进行加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