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EL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有机EL显示面板的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26789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180003548.6

    申请日:2011-06-03

    Inventor: 竹内孝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05 H01L27/3244 H01L2227/323

    Abstract: 提供可以通过简单的控制使向开口部排出的液滴的体积的总量均一化的有机EL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等。包括:第1步骤,准备形成有开口部17的EL基板和配置有多个喷嘴3030的头部301;第2步骤,按每喷嘴检测从各喷嘴3030每单位次数所排出的液滴体积;第3步骤,将喷嘴3030分为与开口部17一对一对应的喷嘴组a1、a2、a3、a4,并按每喷嘴组a1、a2、a3、a4,基于在第2步骤中按每喷嘴所检测到的液滴体积的不均一而按每喷嘴决定喷嘴3030进行的液滴的排出次数,使得向开口部17排出的液滴体积总量成为基准范围;以及第4步骤,边使头部301在行方向进行扫描,边对于开口部17从属于对应的喷嘴组的喷嘴3030、按在所述第3步骤中按每喷嘴所决定的排出次数排出液滴。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06803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180002848.2

    申请日:2011-0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624 G02F2001/136272 H01L27/32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配置于晶体管阵列基板的多个驱动单元包括一部分有缺陷的驱动单元,在将多个像素电极中与有缺陷的驱动单元分别对应的像素电极称为第一像素电极、将与没有缺陷的驱动单元分别对应的像素电极称为第二像素电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各自形成为其一部分进入对应的接触孔,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各自的进入接触孔的部分与对应的驱动单元的供电衬垫接触,从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各自与对应的驱动单元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各自的相当于接触孔的部分与对应的驱动单元的供电衬垫之间夹有绝缘部件,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各自与对应的驱动单元保持非电连接。

    场效应晶体管及使用该晶体管的显示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0431169C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580000408.8

    申请日:2005-0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541 H01L51/0512 H01L51/05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场效应晶体管,该场效应晶体管包括:包含有机物质的半导体层(15),以及至少电路上互不接触的第一电极(16)、第二电极(12)和第三电极(14)。第一电极(16)配置在半导体层(15)的上面,第二电极(12)配置在半导体层(15)的下面,第三电极(14)则配置在半导体层(15)的侧面。半导体层(15)与选自第一电极(16)、第二电极(12)和第三电极(14)的两个电极电连接,而电绝缘层(13、17)插入在电极(12、14、16)之间。第一电极(16)位于半导体层(15)的上方以便延伸超出半导体层(15)的外围。通过这样构造,有可能提供一种场效应晶体管以及使用这种场效应晶体管的显示器件,该场效应晶体管具有高度的耐氧和耐水性能,因此即使其中使用有机半导体,仍具有长的寿命。

    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使用发光元件的有机显示面板、有机发光装置及有机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40071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080020694.5

    申请日:2010-0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46 H05B33/10

    Abstract: 在基底层上形成中间层之后,在所述中间层上形成具有感光性树脂材料的树脂材料层。然后,将所述树脂材料层选择性曝光后,使用溶解所述树脂材料层以及所述中间层这二者的显影液进行显影处理。由此,(a)除去所述树脂材料层的非固化部分而形成贯穿所述树脂材料层通到所述中间层的开口,(b)使所述显影液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开口浸入到所述中间层侧,将所述中间层中的与所述开口对应的第1区域及作为其周边的第2区域的至少表面部除去。通过由加热使所述树脂材料层的相当于所述第2区域的悬空部分软化而垂向下方,从而覆盖在所述空间露出的所述中间层的端部,并填埋所述树脂材料层下方的空间。由此,使所述悬空部分与所述基底层或所述中间层上接触而形成由所述树脂材料层构成的隔壁。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34154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180003310.3

    申请日:2011-05-26

    Inventor: 竹内孝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48 G02F1/136259 H01L27/1259

    Abstract: 配置于晶体管阵列基板的多个驱动单元包括一部分有缺陷的驱动单元。在将多个像素电极中与有缺陷的驱动单元分别对应的像素电极称为第一像素电极、将多个像素电极中与没有缺陷的驱动单元分别对应的像素电极称为第二像素电极的情况下,第二像素电极各自形成为其一部分进入对应的接触孔,第二像素电极各自的进入接触孔的部分与对应的驱动单元的供电衬垫接触,从而第二像素电极各自与对应的驱动单元电连接,第一像素电极各自与对应的驱动单元保持非电连接,通过连接部与相邻的第二像素电极的任一第二像素电极连接。所述连接部各自在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到所述相邻的第二像素电极的形成有各个所述连接部的全部区域,以与所述层间绝缘膜接触的状态而形成。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以及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08404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080007024.X

    申请日:2010-02-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对发光层高精细地进行图案形成且可以低成本地制造的发光元件,为了达到该目的,关于将第1电极(2)、电荷注入输送层(4)、发光层(6)、第2电极(8)按该顺序层叠且至少对所述发光层(6)通过堤栏(5)进行规定的发光元件,所述电荷注入输送层(4)具有凹入部(4a),所述凹入部(4a)具备与所述发光层(6)的底面(6a)接触的内底面(4c)和与所述内底面(4c)连续的内侧面(4d);所述凹入部(4a)的内侧面(4d)具备与所述内底面(4c)连续的下部侧的端缘和与所述下部侧的端缘连续的上部侧的端缘(4e);所述凹入部(4a)的内侧面(4d)在所述上部侧的端缘(4e)处是与所述堤栏(5)的所述发光层(6)侧的下端缘(5d)一致的形状或与所述堤栏(5)的底面(5a)接触的形状,且与所述发光层(6)的侧面(6b)的至少一部分接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