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325803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110168182.3

    申请日:2021-02-07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件。二次电池组件(1)具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与电池(10)一起排列且从电池(10)沿排列方向接受载荷的弹性体(40),构成电池(10)的负极(38b)具备:负极集电体(50);形成于集电体(50)上且包含为负极活性物质的石墨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层(52),层(52)具有:形成于集电体(50)上的第1层(52a);形成于第1层(52a)上且压缩模量大于第1层(52a)的第2层(52b),构成电池(10)的分隔件(38d)的压缩模量小于第1层(52a),弹性体(40)的压缩模量小于分隔件(38d),第1层(52a)中所含的石墨颗粒的BET比表面积为1~2.5m2/g,第1层(52a)中包含具有1层~5层的石墨烯片的碳纳米管0.01质量%~0.4质量%。

    蓄电装置和蓄电组件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14070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0049009.1

    申请日:2021-01-14

    Abstract: 提供蓄电装置和蓄电组件。抑制高倍率充放电时的电阻增加和充放电循环时的容量降低。本实施方式的蓄电组件具有至少一个蓄电装置和与所述蓄电装置一起排列且在排列方向上承受来自蓄电装置的载荷的弹性体。所述蓄电装置包括层叠正极、负极以及配置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隔膜而成的电极体和收纳所述电极体的壳体。所述负极包括负极集电体和形成于所述负极集电体上且包含负极活性物质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具有形成于所述负极集电体上的第1层和形成于所述第1层上且与所述第1层相比压缩弹性模量较大的第2层。所述隔膜的压缩弹性模量比所述第1层的压缩弹性模量小,所述弹性体的压缩弹性模量比所述隔膜的压缩弹性模量小。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50238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80010923.3

    申请日:2021-01-18

    Abstract: 二次电池模块具有:至少1个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以及弹性体,其与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一起排列,且在所述排列方向上承受来自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载荷。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将正极、负极和配置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分隔件层叠而成的电极体;以及收纳所述电极体的壳体,所述弹性体的压缩弹性模量为5MPa~120MPa,所述正极具备含有Al和除Al之外的元素的正极集电体,所述正极集电体的导热率为65W/(m·K)~150W/(m·K)。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503927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80011242.9

    申请日:2021-01-18

    Abstract: 二次电池模块具有:至少1个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以及弹性体,其与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一起排列,且在所述排列方向上承受来自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载荷。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将正极、负极和配置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分隔件层叠而成的电极体;以及收纳所述电极体的壳体,所述弹性体的压缩弹性模量为5MPa~120MPa,所述正极具备:正极集电体,其含有Ti作为主要成分,且厚度为1μm~8μm;以及正极活性物质层,其配置于所述正极集电体上,且含有Ni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量的比例为70摩尔%~100摩尔%的含锂镍复合氧化物。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3258034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110168381.4

    申请日:2021-02-07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件。二次电池组件(1)具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与电池(10)一起排列且从电池(10)沿排列方向接受载荷的弹性体(40),构成电池(10)的负极(38b)具备:负极集电体(50);形成于集电体(50)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52),负极活性物质层(52)具有:形成于集电体(50)上的第1层(52a);形成于第1层(52a)上且压缩模量大于第1层(52a)的第2层(52b),构成电池(10)的分隔件(38d)的压缩模量小于第1层(52a),弹性体(40)的压缩模量小于分隔件(38d),第1层(52a)中所含的石墨颗粒的BET比表面积为1~2.5m2/g,第1层(52a)中所含的Si系颗粒的含量相对于负极活性物质层(52)的总量为6质量%~13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