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5179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174073.7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得到高输出特性的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及具备其的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该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具备集电体和配置在集电体上且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含有具有由两种以上的过渡金属所形成的层状结构的化合物粒子而构成,所述化合物粒子基于电子显微镜观察的平均粒径DSEM为1μm以上且7μm以下,在基于体积基准的累积粒度分布中的50%粒径D50相对于平均粒径DSEM的比值为1以上且4以下,并且在基于体积基准的累积粒度分布中的90%粒径D90相对于在基于体积基准的累积粒度分布中的10%粒径D10的比值为4以下,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空隙率为10%~45%。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43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334751.7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正极复合活性物质颗粒及其制造方法、包含所述正极复合活性物质颗粒的正极、以及具备所述正极的固体电池,所述正极复合活性物质颗粒即使在电池的束缚力较小的情况或正极活性物质颗粒的掺合量较高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电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一种正极复合活性物质颗粒10及其制造方法、包含所述正极复合活性物质颗粒10的正极、以及具备所述正极的固体电池,所述正极复合活性物质颗粒10是利用包含硫化物固体电解质12的覆盖材料14来覆盖由含锂的氧化物构成的正极活性物质颗粒11的至少一部分表面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864211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325321.4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在抑制输出的降低的同时使能量密度提高的二次电池的二次电池用电极及其制造方法、二次电池。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电极(100)具有:多个金属多孔板(101),它们在厚度方向(T)上重叠;以及电极合材(102),其填充于构成金属多孔板(101)的空隙,相邻的金属多孔板(101)彼此被相互进行了加压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1165657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880087943.9
申请日:2018-02-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525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电池用正极电极、固体电池及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可以获得高能量密度、速率特性及耐久性。提供一种固体电池用正极电极,其具备:集电体;及,正极活性物质层,其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其中,由一次颗粒构成的正极活性物质在正极活性物质层中所占的比例为60质量%以上,且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孔隙率不足20体积%,并且,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除了由一次颗粒构成的正极活性物质以外的剩余部分,构成为包含固体电解质。此外,还提供一种具备此固体电池用正极电极的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52517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078460.1
申请日:2020-02-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电池,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即使在压制成形时的高的表面压力、之后的高约束压力作用下也不易产生裂纹、缺口、变形,能够形成可靠性高的层叠体。本发明的固体电池包括:负极层片,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负极集电体彼此通过折弯连接部而部分地相连的负极用集电片的各负极集电体上,层叠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而成;正极层片,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正极集电体彼此通过折弯连接部而部分地相连的正极用集电片的各正极集电体上,层叠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而成;以及固体电解质体,以从两面侧夹着负极层片的方式配设。将负极层片、正极层片和固体电解质体在折弯连接部折弯而配设成大致蜿蜒状,依次层叠而构成一体化的固体电池层叠体。
-
公开(公告)号:CN111326707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10934454.9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10/0585 , H01M10/0525 , H01M4/1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型电池和其制造方法,所述层叠型电池能够实现不存在电极复合材料部的位置偏移的层叠结构,能够简化制造工序,并且改善了生产的成品率。本发明分别制作预先对电极复合材料层进行了定位的、梳形形状的正极结构体和负极结构体,并将它们嵌合来制作成为电池的层叠体。
-
公开(公告)号:CN11349727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110280244.X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3 , H01M10/0525 , H01M50/51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固体电池单体,可以获得大功率,同时能够自由配置单体端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固体电池单体100,具备:多个单位固体电池10,其具有负极板101、正极板102及固体电解质层103;及,负极集电极板106和正极集电极板107,其与单体端子电连接;其中,负极板101和正极板102分别具有多个电极,正极集电极板107和负极集电极板106分别与多个电极电连接,并且,单位固体电池10利用多个电极而电串联连接,并被容纳在单个单体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26195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10904210.6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10/0562 , H01M10/05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削减死区,从而能够提高容量密度,降低在电极间施加至复合材料的端部的应力差的二次电池和用于二次电池的梳状电极。二次电池中,负极层片与正极层片交替地层叠配设,并且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负极层片与正极层片之间夹设电解质体,负极层片是在作为片状的电极的负极集电体的一面和另一面上一体地层叠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而成,正极层片是在作为片状的电极的正极集电体的一面和另一面上一体地层叠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而成。负极集电体与正极集电体分别包括夹着切口部而将两侧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折弯而成的折弯连接部,梳状电极是将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负极集电体的折弯连接部彼此、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正极集电体的折弯连接部彼此连接而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201631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780095734.4
申请日:2017-10-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2/10
Abstract: 单电池保持件(1)用于保持二次电池单体(9),并从二次电池单体(9)输出电力,该二次电池单体(9)具备正极活性物质、负极活性物质、以及配置于正极活性物质与负极活性物质之间并与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分别接触的电解质,该单电池保持件(1)具备:单电池保持件主体(30);以及按压部(10),其支承于单电池保持件主体(30),并具有碟形弹簧(11),该碟形弹簧(11)与一方向上的二次电池单体(9)的一端面抵接,并向与一方向相对的另一方向按压二次电池单体(9)的一端面。
-
公开(公告)号:CN11022411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408729.5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10/0525 , H01M4/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能够兼具高功率特性和高耐久性两者。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含有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组,该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组:基于电子显微镜观察的平均粒径DSEM为1μm以上7μm以下,基于体积基准的累积粒度分布的50%粒径D50与基于电子显微镜观察的平均粒径之比D50/DSEM为1以上4以下,基于体积基准的累积粒度分布的90%粒径D90与10%粒径D10之比D90/D10为4以下,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组成中含有镍,并具有层状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