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21093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183418.5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01D5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需要大容量的贮存罐且能抑制电力消耗的气体浓缩方法及气体浓缩装置。气体浓缩装置(100)对目标气体进行浓缩,其具备:气体分离膜组件(3),其包括气体分离膜(1)及收纳容器(2);气体供给管线(L1),其将包含目标气体的第一混合气体(G1)向气体分离膜组件(3)供给;气体回收管线(L2),其将包含目标气体的第二混合气体(G2)从气体分离膜组件(3)取出;气体排出管线(L3),其将废气(G3)从气体分离膜组件(3)排出;以及原料气体管线(L0),其向气体供给管线(L1)供给原料气体(G0),向气体供给管线(L1)供给来自原料气体管线(L0)的原料气体(G0)和来自气体回收管线(L2)的第二混合气体(G2)。
-
公开(公告)号:CN1198062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382734.0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装置、水循环系统及水温调整方法,可以提高培育生物的水槽的水温调整中所涉及的能源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控制装置(100)控制水循环系统(1)中供给至主水槽(10)的水的水量,所述水循环系统(1)具备培育第一生物且水温被控制在第一生物的适宜水温也就是第一要求温度带的主水槽(10)、及培育第二生物的第一副水槽(21),在第一副水槽(21)中,水温被控制在与第一要求温度带不同的第二生物的适宜水温也就是第二要求温度带,控制装置(100)具备:水温信息获取部(112),获取主水槽(10)的水温信息;及,水量控制部(115),基于水温信息、第一要求温度带及第二要求温度带,控制从第一副水槽(21)供给至主水槽(10)的水的水量,以使主水槽(10)的水温与第一要求温度带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678589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183328.0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01D5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分离装置(10),具备:分离模块(1),其具有选择性地使混合气体中的特定成分透过的分离膜(M),内部空间被分离膜(M)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供给管线(L1),其向第一空间供给第一规定压力的混合气体;真空泵(3);以及回收管线(L2),其一端与第二空间连接,并且另一端与真空泵(3)连接,由此回收管线(L2)被减压至第二规定压力,回收透过了分离膜(M)的透过气体。第二规定压力以透过气体中的特定成分的浓度与真空泵(3)的泵效率之积为最大的方式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78589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143289.1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01D5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分离装置(10),具备:第一分离模块(1a)和第二分离模块(1b),它们分别具有选择性地使特定气体成分透过的分离膜(M),所述第一分离模块(1a)以第一回收率回收特定气体成分,所述第二分离模块(1b)以比第一回收率低的第二回收率回收特定气体成分;第一供给管线(L1a),将含有规定浓度以上的特定气体成分的原料气体供给到第一分离模块(1a);第二供给管线(L2a、L1b),其从第一分离模块(1a)回收透过了分离膜(M)的透过气体,供给到第二分离模块(1b);以及第三供给管线(L3b、L1a),从第二分离模块(1b)回收透过了分离膜(M)的透过气体,供给至第一分离模块(1a)。
-
公开(公告)号:CN115121093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183418.5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01D5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需要大容量的贮存罐且能抑制电力消耗的气体浓缩方法及气体浓缩装置。气体浓缩装置(100)对目标气体进行浓缩,其具备:气体分离膜组件(3),其包括气体分离膜(1)及收纳容器(2);气体供给管线(L1),其将包含目标气体的第一混合气体(G1)向气体分离膜组件(3)供给;气体回收管线(L2),其将包含目标气体的第二混合气体(G2)从气体分离膜组件(3)取出;气体排出管线(L3),其将废气(G3)从气体分离膜组件(3)排出;以及原料气体管线(L0),其向气体供给管线(L1)供给原料气体(G0),向气体供给管线(L1)供给来自原料气体管线(L0)的原料气体(G0)和来自气体回收管线(L2)的第二混合气体(G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