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26104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80009841.2
申请日:2013-02-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37/02 , B60K2350/1064 , B60K2350/402 , B60K2350/94 , B60K2350/948 , B60W2300/365 , G01D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固定夹入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表盘的仪表装置。仪表装置(50)通过将表盘(120)夹入上壳体(60)与下壳体(80)之间并使所述上壳体(60)与下壳体(80)相互卡合固定,将表盘(120)保持在规定位置,在表盘(120)设置有板簧部(124),在使上壳体(60)与下壳体(80)相互卡合固定时,构成为在向下壳体(80)侧按压板簧部(124)的状态下将表盘(120)保持在规定位置。按压表盘(120)的力是通过设置在上壳体(60)的按压突起(73)使板簧部(124)向下壳体(80)侧按压变形所产生的弹力而产生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126104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380009841.2
申请日:2013-02-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37/02 , B60K2350/1064 , B60K2350/402 , B60K2350/94 , B60K2350/948 , B60W2300/365 , G01D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固定夹入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表盘的仪表装置。仪表装置(50)通过将表盘(120)夹入上壳体(60)与下壳体(80)之间并使所述上壳体(60)与下壳体(80)相互卡合固定,将表盘(120)保持在规定位置,在表盘(120)设置有板簧部(124),在使上壳体(60)与下壳体(80)相互卡合固定时,构成为在向下壳体(80)侧按压板簧部(124)的状态下将表盘(120)保持在规定位置。按压表盘(120)的力是通过设置在上壳体(60)的按压突起(73)使板簧部(124)向下壳体(80)侧按压变形所产生的弹力而产生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010349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339488.1
申请日:2012-09-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7/04 , B62K19/48 , B62K21/12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部件成本并维持生产率,且提高外观性的车辆。所述车辆中,通过仪表罩(70)从前部罩半体(32)的上部覆盖到后部罩半体(33)的下部。挡风罩(42)由挡风罩支架(48)支承,该挡风罩支架(48)通过设置在仪表罩(70)上部的支架用凹部(72)。仪表罩(70)的最前端(73)与照明装置(41)的上端(49)接近,且仪表罩(70)的最下端(74)延伸至覆盖车把紧固部(67)的位置。由于使仪表罩具有覆盖照明装置上方及车把紧固部的功能,没有增加部件件数,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成本并维持生产率,且提高外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709078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580080968.2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生井雅士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于车把附近且供驾驶员在行驶中目视的跨骑型车辆的显示装置(60)。显示装置(60)具备收纳显示要素的外壳(63)、设置于该外壳(63)且显示跨骑型车辆的状态的第一显示部(61)、以及设置于该第一显示部(61)内且面积比第一显示部(61)的面积小的第二显示部(71)。以包围第二显示部(71)的外周的方式设置有能够从外部看到的部分(101)为金属质感的内框部(100)。
-
公开(公告)号:CN103010349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339488.1
申请日:2012-09-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7/04 , B62K19/48 , B62K21/12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部件成本并维持生产率,且提高外观性的车辆。所述车辆中,通过仪表罩(70)从前部罩半体(32)的上部覆盖到后部罩半体(33)的下部。挡风罩(42)由挡风罩支架(48)支承,该挡风罩支架(48)通过设置在仪表罩(70)上部的支架用凹部(72)。仪表罩(70)的最前端(73)与照明装置(41)的上端(49)接近,且仪表罩(70)的最下端(74)延伸至覆盖车把紧固部(67)的位置。由于使仪表罩具有覆盖照明装置上方及车把紧固部的功能,没有增加部件件数,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成本并维持生产率,且提高外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043150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210381957.6
申请日:2012-10-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35/00 , B62K19/46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轮机动车的后部结构,该两轮机动车的后部结构可以抑制对车座下的燃料箱及其后方的尾灯进行覆盖的结构的相关部件成本,并可以谋求提高该结构的生产性。上述两轮机动车的后部结构构成如下:在燃料箱(25)的上方设有从上方覆盖燃料箱(25)的燃料箱罩(70),燃料箱罩(70)的后端位于尾灯(80)的上方。
-
公开(公告)号:CN103010350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322294.0
申请日:2012-09-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9/48 , B62J17/04 , B62K21/12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使行进风在车辆前部更高效地流动的车辆。前部罩半体(32)在上部倾斜面(68)与下部倾斜面(69)之间设有罩侧分离带(60)。由于指关节保护件(50)的指关节侧分离带(52)与该罩侧分离带连续地设置,因此可以改善外观,并且可以使行进风以分成上下两部分的状态流向车辆后方。流向上部倾斜面的行进风如箭头(1)那样流动,然后在上部连续面(51)处利用指关节侧分离带如箭头(2)那样流向车辆后方。流向下部倾斜面的行进风如箭头(3)那样流动,然后在下部连续面(53)侧处如箭头(4)、(5)那样流向车辆后方。可以将行进风上下分开而使其高效地流动,并减小流向车把罩的行进风产生的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709078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580080968.2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生井雅士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于车把附近且供驾驶员在行驶中目视的跨骑型车辆的显示装置(60)。显示装置(60)具备收纳显示要素的外壳(63)、设置于该外壳(63)且显示跨骑型车辆的状态的第一显示部(61)、以及设置于该第一显示部(61)内且面积比第一显示部(61)的面积小的第二显示部(71)。以包围第二显示部(71)的外周的方式设置有能够从外部看到的部分(101)为金属质感的内框部(100)。
-
公开(公告)号:CN103010350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210322294.0
申请日:2012-09-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9/48 , B62J17/04 , B62K21/12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使行进风在车辆前部更高效地流动的车辆。前部罩半体(32)在上部倾斜面(68)与下部倾斜面(69)之间设有罩侧分离带(60)。由于指关节保护件(50)的指关节侧分离带(52)与该罩侧分离带连续地设置,因此可以改善外观,并且可以使行进风以分成上下两部分的状态流向车辆后方。流向上部倾斜面的行进风如箭头(1)那样流动,然后在上部连续面(51)处利用指关节侧分离带如箭头(2)那样流向车辆后方。流向下部倾斜面的行进风如箭头(3)那样流动,然后在下部连续面(53)侧处如箭头(4)、(5)那样流向车辆后方。可以将行进风上下分开而使其高效地流动,并减小流向车把罩的行进风产生的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043150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381957.6
申请日:2012-10-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35/00 , B62K19/46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轮机动车的后部结构,该两轮机动车的后部结构可以抑制对车座下的燃料箱及其后方的尾灯进行覆盖的结构的相关部件成本,并可以谋求提高该结构的生产性。上述两轮机动车的后部结构构成如下:在燃料箱(25)的上方设有从上方覆盖燃料箱(25)的燃料箱罩(70),燃料箱罩(70)的后端位于尾灯(80)的上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