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61432A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200610072736.5

    申请日:2006-0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8

    Abstract: 汽车车身结构,能增加车轮罩(15)中支撑减振器的部分的刚度,提高车辆的运动稳定性和驾驶性能。基本上为矩形的封闭横截面形成部分(21b)从上橡胶件保持体(21)的保持凹槽(21a)的开口端延伸,从封闭横截面形成部分(21b)的外端延伸的凸缘(21c)被点焊在减振器基座(16)的升高壁部分(16c)上,从封闭横截面形成部分(21b)的内端向下延伸的凸缘(21d)被点焊在车轮罩(15)的侧壁上。封闭横截面形成部分(21b)和减振器基座(16)共同限定了围绕保持凹槽(21a)的封闭横截面(25)。从下橡胶件保持体(22)的保持凹槽(22a)的开口端延伸的横截面形成部分(22b)与减振器基座(16)共同限定了围绕保持凹槽(22a)的封闭横截面(26)。

    汽车后部车身结构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47033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610072639.6

    申请日:2006-04-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7 B62D25/084 B62D25/088

    Abstract: 提供一种汽车后部车身结构,它能有效提高汽车车身后部的扭转和弯曲刚度。减振器加强件(21)连接至每个内侧轮罩(15a)的外壁上,以便共同限定一封闭截面。地板横梁构件(22)连接至地板框架(14)的外壁和后部地板(6)上,以便共同限定一封闭截面。每个减振器加强件(21)这样延伸,即,使得其下端与相应的地板框架(14)的上端重叠,并连同地板横梁构件(22)点焊至相应的内侧轮罩(15a)上。由此,具有从行李箱(13)的底壁连续延伸至其每个侧壁的脊线(1,1′)的封闭截面框架(23)牢固地将右侧和左侧轮罩(15)以及后部地板(6)连接至地板框架(14)上。

    汽车后部车身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61461A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200610072639.6

    申请日:2006-04-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7 B62D25/084 B62D25/088

    Abstract: 提供一种汽车后部车身结构,它能有效提高汽车车身后部的扭转和弯曲刚度。减振器加强件(21)连接至每个内侧轮罩(15a)的外壁上,以便共同限定一封闭截面。地板横梁构件(22)连接至地板框架(14)的外壁和后部地板(6)上,以便共同限定一封闭截面。每个减振器加强件(21)这样延伸,即,使得其下端与相应的地板框架(14)的上端重叠,并连同地板横梁构件(22)点焊至相应的内侧轮罩(15a)上。由此,具有从行李箱(13)的底壁连续延伸至其每个侧壁的脊线(1,1′)的封闭截面框架(23)牢固地将右侧和左侧轮罩(15)以及后部地板(6)连接至地板框架(14)上。

    汽车车身结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80076C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610072736.5

    申请日:2006-0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8

    Abstract: 汽车车身结构,能增加车轮罩(15)中支撑减振器的部分的刚度,提高车辆的运动稳定性和驾驶性能。基本上为矩形的封闭横截面形成部分(21b)从上橡胶件保持体(21)的保持凹槽(21a)的开口端延伸,从封闭横截面形成部分(21b)的外端延伸的凸缘(21c)被点焊在减振器基座(16)的升高壁部分(16c)上,从封闭横截面形成部分(21b)的内端向下延伸的凸缘(21d)被点焊在车轮罩(15)的侧壁上。封闭横截面形成部分(21b)和减振器基座(16)共同限定了围绕保持凹槽(21a)的封闭横截面(25)。从下橡胶件保持体(22)的保持凹槽(22a)的开口端延伸的横截面形成部分(22b)与减振器基座(16)共同限定了围绕保持凹槽(22a)的封闭横截面(26)。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