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11832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180015375.X
申请日:2011-03-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B39/20 , B23B41/12 , B23B2215/24 , B23C3/05 , B23Q39/028 , B23Q2039/006 , Y10T29/4927 , Y10T29/51 , Y10T408/03 , Y10T408/3809 , Y10T408/385 , Y10T408/5614
Abstract: 气缸盖的气门孔的加工方法及加工装置以及夹紧装置,并列地配置两个气缸盖(3、3),使用一体地具有进气侧刀具(26a~26d)和排气侧刀具(28a~28d)的多轴头(24)同时加工出一方的气缸盖(3)中的上侧的进气用气门孔(34a、34c、34e、34g)和另一方的气缸盖(3)中的上侧的排气用气门孔(35a、35c、35e、35g)。使一方的气缸盖(3)上升进气用气门孔的间距(P1)的量,使另一方的气缸盖(3)上升排气用气门孔的间距(P2)的量之后,同时加工出一方的气缸盖(3)的剩余的进气用气门孔(34b、34d、34f、34h)和另一方的气缸盖(3)的剩余的排气用气门孔(35b、35d、35f、35h)。
-
公开(公告)号:CN102192722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62603.0
申请日:2011-03-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侧方端面用检查装置,对金属环或由多个金属环层叠构成的金属带的侧方端面是否存在弯曲或间隙等异常状况的确认变得容易。检查装置(30)具备第一固定辊(32a)、第二固定辊(32b)以及可动辊(32c)。辊(32a~32c)具有辊主体(98a~98c)和设于辊主体下方底部的凸缘部件(96a~96c)。辊主体的直径随着朝向凸缘部件而呈锥状缩小。通过可动辊移动使搭挂于辊(32a~32c)的金属带(12)张紧后,当辊(32a~32c)旋转动作时,金属带下方侧的侧方端面(22a)就位于凸缘部件(96a~96c)上端面。通过该就位,使构成金属带的金属环(18)的上方侧的侧方端面(22b)的位置对齐。
-
公开(公告)号:CN102811832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180015375.X
申请日:2011-03-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B39/20 , B23B41/12 , B23B2215/24 , B23C3/05 , B23Q39/028 , B23Q2039/006 , Y10T29/4927 , Y10T29/51 , Y10T408/03 , Y10T408/3809 , Y10T408/385 , Y10T408/5614
Abstract: 气缸盖的气门孔的加工方法及加工装置以及夹紧装置,并列地配置两个气缸盖(3、3),使用一体地具有进气侧刀具(26a~26d)和排气侧刀具(28a~28d)的多轴头(24)同时加工出一方的气缸盖(3)中的上侧的进气用气门孔(34a、34c、34e、34g)和另一方的气缸盖(3)中的上侧的排气用气门孔(35a、35c、35e、35g)。使一方的气缸盖(3)上升进气用气门孔的间距(P1)的量,使另一方的气缸盖(3)上升排气用气门孔的间距(P2)的量之后,同时加工出一方的气缸盖(3)的剩余的进气用气门孔(34b、34d、34f、34h)和另一方的气缸盖(3)的剩余的排气用气门孔(35b、35d、35f、35h)。
-
公开(公告)号:CN102192722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110062603.0
申请日:2011-03-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侧方端面用检查装置,对金属环或由多个金属环层叠构成的金属带的侧方端面是否存在弯曲或间隙等异常状况的确认变得容易。检查装置(30)具备第一固定辊(32a)、第二固定辊(32b)以及可动辊(32c)。辊(32a~32c)具有辊主体(98a~98c)和设于辊主体下方底部的凸缘部件(96a~96c)。辊主体的直径随着朝向凸缘部件而呈锥状缩小。通过可动辊移动使搭挂于辊(32a~32c)的金属带(12)张紧后,当辊(32a~32c)旋转动作时,金属带下方侧的侧方端面(22a)就位于凸缘部件(96a~96c)上端面。通过该就位,使构成金属带的金属环(18)的上方侧的侧方端面(22b)的位置对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