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进气歧管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2172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535345.X

    申请日:2019-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将窜漏气体均等地供给到各分支管,同时防止窜漏气体中含有的水逆流到节气门侧。进气歧管(10)具备:平衡箱(11),其上游侧与节气门(13)连接;多个分支管(12),它们在平衡箱(11)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与各气缸连接;以及PCV室(15),其设置在比平衡箱(11)的长度方向中央部靠上游侧的位置。进气歧管具备:窜漏气体导入口(16g),其将窜漏气体导入至PCV室(15);以及窜漏气体排出口(16f),其将窜漏气体从PCV室(15)排出到平衡箱(11),窜漏气体排出口(16f)位于比所述窜漏气体导入口(16g)高的位置,因此,窜漏气体排出口的位置高,防止了PCV室内的水被窜漏气体拖曳而飞散到平衡箱内,从而防止了节气门沾水。

    发动机的进气歧管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21727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910687070.1

    申请日:2019-07-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将窜漏气体均等地供给到各分支管,同时防止窜漏气体中含有的水逆流到节气门侧。进气歧管(10)具备:窜漏气体导入口(16g),其将窜漏气体导入至PCV室(15);窜漏气体排出口(16f),其将窜漏气体从PCV室(15)排出到平衡箱(11);以及排水孔(17c),其将窜漏气体中含有的水从PCV室(15)向平衡箱(11)排出。平衡箱(11)的底壁(17d)具备向上隆起的至少一个隆起部(17e、17f),相对于位于最上游侧的最上游隆起部(17e),窜漏气体排出口(16f)位于上游侧,排水孔(17c)位于下游侧,因此,通过将窜漏气体及水分别导入以最上游隆起部(17e)为界彼此向相反方向流动的涡流(V1、V2)中,能够兼顾窜漏气体针对各分支管(12)的更均等的分配和防止节气门(13)沾水。

    发动机的进气歧管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2172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687070.1

    申请日:2019-07-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将窜漏气体均等地供给到各分支管,同时防止窜漏气体中含有的水逆流到节气门侧。进气歧管(10)具备:窜漏气体导入口(16g),其将窜漏气体导入至PCV室(15);窜漏气体排出口(16f),其将窜漏气体从PCV室(15)排出到平衡箱(11);以及排水孔(17c),其将窜漏气体中含有的水从PCV室(15)向平衡箱(11)排出。平衡箱(11)的底壁(17d)具备向上隆起的至少一个隆起部(17e、17f),相对于位于最上游侧的最上游隆起部(17e),窜漏气体排出口(16f)位于上游侧,排水孔(17c)位于下游侧,因此,通过将窜漏气体及水分别导入以最上游隆起部(17e)为界彼此向相反方向流动的涡流(V1、V2)中,能够兼顾窜漏气体针对各分支管(12)的更均等的分配和防止节气门(13)沾水。

    发动机用进气控制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73808C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610095777.6

    申请日:2006-0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用进气控制装置,具有:合成树脂制的进气歧管和蝶形的开闭阀,开闭阀设于进气歧管内,能切换成适应于低速运转的低速进气模式和适应于高速运转的高速进气模式,进气歧管包括至少两块,在其中一块的一端壁上开设有能够使开闭阀插入到箱部内的插入口,开闭阀构成为包括:阀心座,其具有多个阀孔,并在两端部的两个紧固部位紧固于进气歧管的内壁;可旋转地支承于该阀心座的阀轴;和多个阀板,安装于该阀轴,用于开闭阀孔,阀心座在两紧固部位之间的刚性大于歧管在两紧固部位之间的刚性。这样,在发动机用进气控制装置中,能并行安装进气歧管和开闭阀,组装性良好。且在开闭阀安装在进气歧管中的状态下,能始终确保开闭阀的良好的动作状态。

    发动机的进气歧管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21726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910535345.X

    申请日:2019-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将窜漏气体均等地供给到各分支管,同时防止窜漏气体中含有的水逆流到节气门侧。进气歧管(10)具备:平衡箱(11),其上游侧与节气门(13)连接;多个分支管(12),它们在平衡箱(11)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与各气缸连接;以及PCV室(15),其设置在比平衡箱(11)的长度方向中央部靠上游侧的位置。进气歧管具备:窜漏气体导入口(16g),其将窜漏气体导入至PCV室(15);以及窜漏气体排出口(16f),其将窜漏气体从PCV室(15)排出到平衡箱(11),窜漏气体排出口(16f)位于比所述窜漏气体导入口(16g)高的位置,因此,窜漏气体排出口的位置高,防止了PCV室内的水被窜漏气体拖曳而飞散到平衡箱内,从而防止了节气门沾水。

    漏气处理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04832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0037325.6

    申请日:2016-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漏气处理装置,该漏气处理装置能够防止进气通路内的水分的冻结并且能够提高进气通路的弯曲部的刚性。该漏气处理装置(1)具备使发动机(2)的漏气回流到进气管(3)中的通气管(7),其中,该漏气处理装置(1)具备腔室(8),该腔室(8)从进气管(3)突出地设置在进气管(3)的弯曲部(3A)的内侧,在该腔室(8)上形成有供通气管(7)的一端导入的导入孔(8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