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52111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010136524.5
申请日:2010-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L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可变动阀装置。该可变动阀装置具有:动阀机构,其能够根据可进行直线动作的活动部件的动作改变发动机阀的动作特性来驱动该发动机阀进行开闭;执行机构,其产生使所述动阀机构动作的动力以改变发动机阀的动作特性;转动杆,其将该执行机构的输出传递至活动部件。在该可变动阀装置,不需要提高加工精度,可以谋求降低成本。在转动杆(67)向活动部件(59)连接的连接部或向执行机构(64)连接的连接部,设有调节活动部件(59)对应于执行机构(64)的动作的移动量的调节机构(92)。
-
公开(公告)号:CN101713311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0910168659.7
申请日:2009-09-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L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2001/0476 , Y02T10/121
Abstract: 发动机的可变动阀装置,在固定设置动阀凸轮的凸轮轴上安装凸轮轮廓不同于动阀凸轮的独立凸轮,能对使阀驱动部件从动于动阀凸轮的状态和使阀驱动部件从动于与凸轮轴一起旋转的独立凸轮的状态进行切换,避免凸轮轴的大型化,同时抑制打击声音的产生。将与凸轮轴(32)同轴的中心孔(57)的内周面及凸轮轴的外周面之间连结起来,同时在凸轮轴上设置在凸轮轴的轴向长长地延伸的引导孔(60),能进行轴向的移动地插入在中心孔内的杆(59)由贯通引导孔的连结销(61)连结在独立凸轮(33)上,在使阀驱动部件(39)从动于动阀凸轮(31)的非动作位置和使阀驱动部件从动于独立凸轮的动作位置之间,杆由杆驱动组件(63)在轴向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852111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36524.5
申请日:2010-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L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可变动阀装置。该可变动阀装置具有:动阀机构,其能够根据可进行直线动作的活动部件的动作改变发动机阀的动作特性来驱动该发动机阀进行开闭;执行机构,其产生使所述动阀机构动作的动力以改变发动机阀的动作特性;转动杆,其将该执行机构的输出传递至活动部件。在该可变动阀装置,不需要提高加工精度,可以谋求降低成本。在转动杆(67)向活动部件(59)连接的连接部或向执行机构(64)连接的连接部,设有调节活动部件(59)对应于执行机构(64)的动作的移动量的调节机构(92)。
-
公开(公告)号:CN102865117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210375175.1
申请日:2010-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的可变动阀装置,不需要用于配置执行机构的专用部件就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在该可变动阀装置中,根据杆的移动来变更发动机阀的动作特性的所述动阀机构被收纳于动阀室,所述杆能够轴向移动地插入将一端部开口的中空的所述凸轮轴内,所述动阀室形成于相互结合而构成所述发动机本体的多个发动机本体构成部件中的两个发动机本体构成部件之间,在相互之间形成动阀室的两个发动机本体构成部件的一方的特定发动机本体构成部件上,以能够插入或拔出所述凸轮轴的方式设有与所述凸轮轴一端部相对的开口部,在以封闭该开口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特定发动机本体构成部件的罩上,以直接驱动所述杆的方式安装有所述执行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02865117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75175.1
申请日:2010-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的可变动阀装置,不需要用于配置执行机构的专用部件就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在该可变动阀装置中,根据杆的移动来变更发动机阀的动作特性的所述动阀机构被收纳于动阀室,所述杆能够轴向移动地插入将一端部开口的中空的所述凸轮轴内,所述动阀室形成于相互结合而构成所述发动机本体的多个发动机本体构成部件中的两个发动机本体构成部件之间,在相互之间形成动阀室的两个发动机本体构成部件的一方的特定发动机本体构成部件上,以能够插入或拔出所述凸轮轴的方式设有与所述凸轮轴一端部相对的开口部,在以封闭该开口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特定发动机本体构成部件的罩上,以直接驱动所述杆的方式安装有所述执行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00482922C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610126173.3
申请日:2006-08-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M1/04
Abstract: 一种能够高效排出曲轴室内的润滑油的内燃机。该内燃机(20)包括:在汽缸室(33A)内容纳有活塞(37)的汽缸(33);在与汽缸室(33A)连通的曲轴室(34A)中自由旋转地容纳曲轴(39)的曲轴箱(34);与活塞(37)及曲轴(39)枢接的连杆(38);设于曲轴箱(34)上,随着曲轴室(34A)的波动而开关的簧片阀(60),将汽缸室(33A)的圆筒轴(A)倾斜配置到车辆(1)上,将由曲轴箱(34)形成,用于储存润滑油的储油室(34B)通过簧片阀(60)与曲轴室(34A)连通,在上述结构的内燃机(20)中,将簧片阀(60)设在了曲轴(39)下方,同时将其设在相对曲轴(39)的垂直线与汽缸(33)相反的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01852110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010136525.X
申请日:2010-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可变动阀装置。在该可变动阀装置,执行机构产生以改变发动机阀的动作特性的方式使动阀机构动作的动力,该执行机构安装于发动机本体,由此,不需要用于配置执行机构的专用部件,可以减少部件数量。在相互之间形成动阀室(28)的两个发动机本体构成部件(13、14)的一方的特定发动机本体构成部件(13)上,支承有动阀机构(29A),并且,一体地形成有向外侧鼓出的鼓出部(13c),在与特定发动机本体构成部件(13)向其他发动机本体构成部件(12)结合的结合面(90)共面地相连且形成于鼓出部(13c)的执行机构支承部(91)上,支承有执行机构(64),将该执行机构(64)的输出传递至动阀机构(29A)的转动杆(67)能够转动地支承于特定发动机本体构成部件(13)。
-
公开(公告)号:CN101713312B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0910168713.8
申请日:2009-09-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L1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的发动机的可变气门传动装置在凸轮轴安装具有比排气凸轮的基座圆部更往外侧方突出的减压凸轮的减压装置,具有气门驱动构件,该气门驱动构件从动于排气凸轮的高位部地对排气门进行开启驱动,当减压凸轮比基座圆部更往外侧方突出时从动于该减压凸轮地对上述排气门进行开启驱动;使用减压装置和凸轮轮廓与排气凸轮不同的另设凸轮,能够使排气门的气门特性多样地变化,并能够紧凑化。凸轮轮廓与排气凸轮不同的另设凸轮,能够切换使气门驱动构件从动于排气凸轮的状态、和使气门驱动构件从动于与凸轮轴一起旋转的另设凸轮的状态,在使排气凸轮夹在另设凸轮与减压凸轮间的位置安装在凸轮轴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713311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168659.7
申请日:2009-09-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L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2001/0476 , Y02T10/121
Abstract: 发动机的可变动阀装置,在固定设置动阀凸轮的凸轮轴上安装凸轮轮廓不同于动阀凸轮的独立凸轮,能对使阀驱动部件从动于动阀凸轮的状态和使阀驱动部件从动于与凸轮轴一起旋转的独立凸轮的状态进行切换,避免凸轮轴的大型化,同时抑制打击声音的产生。将与凸轮轴(32)同轴的中心孔(57)的内周面及凸轮轴的外周面之间连结起来,同时在凸轮轴上设置在凸轮轴的轴向长长地延伸的引导孔(60),能进行轴向的移动地插入在中心孔内的杆(59)由贯通引导孔的连结销(61)连结在独立凸轮(33)上,在使阀驱动部件(39)从动于动阀凸轮(31)的非动作位置和使阀驱动部件从动于独立凸轮的动作位置之间,杆由杆驱动组件(63)在轴向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080585B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010543880.9
申请日:2010-11-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可变气门传动装置,其中,在与被向闭阀方向施加弹力的发动机阀连动、连结的凸轮从动件中设置有能够与第一及第二凸轮抵接的凸轮抵接部,在该装置中,在第二凸轮向近接第一凸轮侧移动时,防止凸轮抵接部冲击第一凸轮,且防止击打声音的产生。第一凸轮(31)固定于凸轮轴(32),第二凸轮(33)能够在能够向凸轮抵接部(56)抵接而接近第一凸轮(31)的动作位置和不能向凸轮抵接部(56)抵接而远离第一凸轮(31)的非动作位置之间轴向移动且不能绕轴线相对旋转地支承于凸轮轴(32),在第二凸轮山部(33b)的第一凸轮侧的侧面形成有倾斜面,该倾斜面以随着朝向第一凸轮侧而成为沿着凸轮轴的半径方向的内方位置的方式倾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