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容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13155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510079137.1

    申请日:2005-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不渗透性、耐冲击性和再循环性高的多层容器。该多层容器包括聚酰胺层、聚乙烯层和改性聚乙烯层。该性聚乙烯层由用不饱和羧酸或不饱和羧酸的衍生物其中至少之一改性的聚乙烯构成。在该多层容器中,聚酰胺层、聚乙烯层和改性聚乙烯层叠层,以形成层状结构。该聚酰胺层由聚酰胺树脂或包含聚酰胺树脂的混合物形成,聚酰胺层包含平均粒子直径为150nm或更小的无机化合物,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聚酰胺树脂或树脂混合物,无机化合物的量不大于0.2重量份。

    车辆中和设备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30515C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410007095.6

    申请日:2004-0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T2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中和设备,包括:离子发生器,该离子发生器用于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并且配置在安装在车辆内部的顶部的中心区的车室灯附近区域,以允许由离子发生器产生的离子指向乘客,从而中和乘客充有的静电。

    多层容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12213A

    公开(公告)日:2005-12-28

    申请号:CN200510079137.1

    申请日:2005-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不渗透性、耐冲击性和再循环性高的多层容器。该多层容器包括聚酰胺层、聚乙烯层和改性聚乙烯层。该性聚乙烯层由用不饱和羧酸或不饱和羧酸的衍生物其中至少之一改性的聚乙烯构成。在该多层容器中,聚酰胺层、聚乙烯层和改性聚乙烯层叠层,以形成层状结构。该聚酰胺层由聚酰胺树脂或包含聚酰胺树脂的混合物形成,聚酰胺层包含平均粒子直径为150nm或更小的无机化合物,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聚酰胺树脂或树脂混合物,无机化合物的量不大于0.2重量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