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9784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445236.6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30/13 , G06N3/126 , G06N20/0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技术领域内的一种重组竹‑混凝土连接节点抗剪与抗震性能优化方法,涉及连接节点性能优化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进行连接方式的选择与试验、剪切强度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动静比对系数的计算与优化、有限元数值模拟与优化算法的应用,以及抗震性能试验与综合评估模型的构建,从而为重组竹‑混凝土梁柱组合节点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该方法的实施不仅能够显著提高组合节点的抗剪和抗震性能,优化节点的连接形式和尺寸数值,还能够通过综合抗震性能指标模型,为工程实践提供可靠的性能评估工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2262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234117.5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板的支撑装置,属于装配式混凝土板的支撑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有用于调节支撑架高度的调节组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用于将支撑架与调节组件固定在一起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位于支撑架与调节组件的两侧;所述支撑架连接有用于将混凝土板与支撑架连接的滑块组件,滑块组件位于支撑架靠近混凝土板的一端;通过调节组件去调节支撑架的高度,使支撑架的上端与混凝土板固定并支撑不同高度的混凝土板,这样支撑架在每次调节高度后都能进行锁定,可以更加稳固的支撑混凝土板,实现锁定后,使混凝土板处于竖直状态,配合建筑施工,电机停止工作,不需要长时间给支撑装置供电,节约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250325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688255.1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节点及施工方法,本发明涉及全预制装配式结构技术领域。包括:牵引连接件,其一端锚固于上墙体内,另一端穿过楼板锚固于下墙体内;多个第一预埋件,预埋于所述楼板的顶部,其一端预埋于所述楼板内,另一端竖向延伸至所述上墙体内;及多个第二预埋件,预埋于所述楼板的底部,其一端预埋于所述楼板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下墙体内;本发明通过楼板上的预埋件以及贯穿上墙体与下墙体设置的牵引连接件,同时将穿入墙体内的预埋件与牵引连接件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增强了预制墙体与楼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楼板与墙板能有效同时承受横向力与纵向力,进而提升了装配式楼板与墙体之间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0583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14876.2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网格预埋型混凝土预制件拼接工艺,属于混凝土施工领域。本拼接工艺包括制作混凝土预制件时预埋纤维网格、对纤维网格进行喷砂打磨、涂抹粘合剂、风干粘合剂。本拼接工艺与传统的纤维网格湿接缝施工方案相比,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要求低,但是能够显著提升BFRP网格布搭接区域之间和BFRP网格布‑粘结剂之间界面粘结强度,增强BFRP‑混凝土复合构件整体抗弯拉性能,克服传统湿接缝容易开裂等诸多问题。另外,以往在现场喷砂架设组装等施工环节可交予制作混凝土预制件的工厂完成,这样实际施工时整体施工流程变化小,施工更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0450283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773381.X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料均匀的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加工上料装置,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为空心球体,其上开设有同轴线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内壳体内设置有可自由运动的搅拌单元,所述搅拌单元包括六个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固定有搅拌体,六个所述搅拌轴的轴线在空间上形成X、Y、Z三维坐标系;所述搅拌轴具有沿着其轴向的自由度和沿着其周向的自由度;所述搅拌体为旋转体,所述搅拌体的径向长度沿着远离其旋转轴线的方向逐渐变化。本发明利用搅拌单元和内壳体的综合搅拌,形成空间上的立体搅拌效果,进而提高搅拌的均匀性,同时利用这种空间的搅拌形成多个搅拌方向,进而扩大紊乱程度,进一步提高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6006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38241.8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IPC: E04B2/7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重组竹结构的组合墙体做法,用于解决建筑工程中重组竹结构墙体做法的技术问题。主要由重组竹墙骨柱、内墙欧松板、石膏板、内墙油漆、泡沫混凝土、内埋水电管线、外墙欧松板、防水透气膜、外墙挂板、连接角钢、螺栓组成,其特征是:在工厂先将重组竹墙骨柱、内墙欧松板、石膏板、泡沫混凝土、内埋水电管线、外墙欧松板、防水透气膜制作成一个整体;在重组竹墙骨柱对应位置的主体框架上利用螺栓安装连接角钢;在房屋外侧起吊重组竹墙体推入主体框架,利用螺栓与连接角钢相连;最后在重组竹墙体内侧石膏板和外侧欧松板上做墙面装饰处理。本发明安全可靠,加工制作简单,安装方便,能满足承载、保温隔热、隔声、防水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06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258876.6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木梁结构抗弯能力削弱下的CFRP弹性模量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搭建木梁结构模型;S2、分析木梁的弹性模量;S3、模拟木梁加固结构;S4、再次计算分析木梁的弹性模量;S5、优化算法分析木梁的抗弯能力;本发明通过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木梁的结构模型,对木梁的优化进行模拟处理,并且通过遗传算法对木梁的抗弯曲优化方案进行组合,实现最大化的抗弯优化,使得木梁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在模拟计算的时候,不光对木梁的中心进行计算,还对木梁的铆接头进行计算,可以有效的消除铆接头连接处的支撑对抗弯曲的影响,并且根据中心处和铆接头之间的影响差异,进行权重比例分配,提高计算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0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58876.6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木梁结构抗弯能力削弱下的CFRP弹性模量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搭建木梁结构模型;S2、分析木梁的弹性模量;S3、模拟木梁加固结构;S4、再次计算分析木梁的弹性模量;S5、优化算法分析木梁的抗弯能力;本发明通过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木梁的结构模型,对木梁的优化进行模拟处理,并且通过遗传算法对木梁的抗弯曲优化方案进行组合,实现最大化的抗弯优化,使得木梁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在模拟计算的时候,不光对木梁的中心进行计算,还对木梁的铆接头进行计算,可以有效的消除铆接头连接处的支撑对抗弯曲的影响,并且根据中心处和铆接头之间的影响差异,进行权重比例分配,提高计算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79835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1669721.2
申请日:2022-12-25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支架,其包括侧边装配组件,侧边装配组件包括第一侧边立柱和第二侧边立柱,第一侧边立柱和第二侧边立柱之间连接有侧立板,第一侧边立柱的高度方向上排布有至少两个第一支撑壳体,第二侧边立柱的高度方向上排布有至少两个和第一支撑壳体一一对应的第二支撑壳体,侧立板前方的第一支撑壳体和第二支撑壳体上分别连接有能相向或相背运动的第一支撑套和第二支撑套,第一支撑套和第二支撑套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广告板安装支架和第二广告板安装支架;两组侧边装配组件之间排布有若干中间立板;本发明既能作为房屋一个侧面的支撑支架使用,又能当做广告牌的安装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49210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256221.6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机,其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支撑底板、设置于支撑底板底端的四个万向轮,以及竖立于支撑底板侧边的立板,支撑底板的侧边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板;捶打机构,捶打机构包括摆锤组件、支撑架、转动调节组件、重锤、管桩和滑轮,支撑架与摆锤组件的中部后端转动连接,转动调节组件与摆锤组件一端转动连接,滑轮设置于立板顶端,摆锤组件与重锤之间通过钢绳连接,钢绳绕过滑轮;以及,除尘机构,除尘机构包括动力传输组件、吸尘盒,以及吸尘组件,动力传输组件设置于立板的前端两侧,吸尘组件设置于吸尘盒内,吸尘盒设置于支撑板上端;本发明提高了落锤式打桩机的打桩效率,且具有除灰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