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管buck-boost软开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71202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0450800.2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管buck‑boost软开关装置。本发明BUCK‑BOOST包含器件输入直流电源、第一功率开关管、第一功率二极管、第二功率二极管、第三功率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三电容和负载,第二功率开关管源极与谐振电感连接,其漏极与输入直流电源负极连接,谐振电感另一端和谐振电容连接,其又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源极。本发明克服了过去硬开关电压,电流均不为零,出现重叠,开关损耗较大,电压与电流尖峰较大,电磁干扰比较严重等缺陷。本发明通过增加一个谐振电感与谐振电容就解决了上述缺陷,减小开关损耗,噪声减小,低成本、高性能、高功率密度优点,节约能源。

    一种由阻塞二极管和偏置二极管相组合的电流检测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5896999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035567.7

    申请日:2015-01-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阻塞二极管和偏置二极管相组合的电流检测电路。本发明结构是PWM发生器输出、比较器输出到与逻辑门输入端,再输出到驱动电路输入端,一路经开关电源主电路中开关管的门极限流电阻到MOSFET开关管Q的栅极,另一路经限流电阻后分别连接到阻塞二极管的阳极、偏置二极管的阳极,阻塞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到开关电源主电路中MOSFET开关管的漏极,偏置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到比较器的反相端,基准送到比较器的同相端,偏置二极管与阻塞二极管相同。本发明克服了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性价比和模块化方面的缺陷。本发明精度较高,无需额外的电流传感器,电路结构简单、体积小,相比于电阻检测电流的电路不会引入损耗,因而可靠性和效率较高。

    一种光耦隔离加权反馈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9572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810066129.0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耦隔离加权反馈控制方法。本发明多路隔离输出电路的每一路输出电压信号分别经1#光耦反馈控制电路,2#光耦反馈控制电路,直至N#光耦反馈控制电路,N路光耦的输出端采取并联,并联后的输出电流经采样电阻,输出控制电压和控制电流,采样电阻的非接地端连接PWM控制器的反馈端,PWM控制器形成脉冲控制信号,经驱动电路后产生的驱动信号用来控制多路隔离输出电路中开关管的通断。本发明克服了体积大、成本高、可靠性差和各支路输出电压不稳定的缺陷。本发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功率密度和可靠性,能加快开发周期,易于产品化。

    一种光耦隔离加权反馈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957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066129.0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耦隔离加权反馈控制方法。本发明多路隔离输出电路的每一路输出电压信号分别经1#光耦反馈控制电路,2#光耦反馈控制电路,直至N#光耦反馈控制电路,N路光耦的输出端采取并联,并联后的输出电流经采样电阻,输出控制电压和控制电流,采样电阻的非接地端连接PWM控制器的反馈端,PWM控制器形成脉冲控制信号,经驱动电路后产生的驱动信号用来控制多路隔离输出电路中开关管的通断。本发明克服了体积大、成本高、可靠性差和各支路输出电压不稳定的缺陷。本发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功率密度和可靠性,能加快开发周期,易于产品化。

    一种由阻塞二极管和偏置二极管相组合的电流检测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5896999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510035567.7

    申请日:2015-01-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种由阻塞二极管和偏置二极管相组合的电流检测电路。本发明结构是PWM发生器输出、比较器输出到与逻辑门输入端,再输出到驱动电路输入端,路经开关电源主电路中开关管的门极限流电阻到MOSFET开关管Q的栅极,另路经限流电阻后分别连接到阻塞二极管的阳极、偏置二极管的阳极,阻塞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到开关电源主电路中MOSFET开关管的漏极,偏置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到比较器的反相端,基准送到比较器的同相端,偏置二极管与阻塞二极管相同。本发明克服了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性价比和模块化方面的缺陷。本发明精度较高,无需额外的电流传感器,电路结构简单、体积小,相比于电阻检测电流的电路不会引入损耗,因而可靠性和效率较高。

    一种单管buck-boost软开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7120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450800.2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管buck?boost软开关装置。本发明使用BUCK?BOOST包含器件输入直流电源(VDC1)、第一功率开关管(M1)、第一功率二极管(D1)、第二功率二极管(D2)、第三功率二极管(D3)、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第三电容(C3)和负载(R1),增加第二功率开关管(M2)源极与新增谐振电感(C2)连接,其漏极与输入直流电源(VDC1)负极连接,谐振电感(C2)另一端和新增谐振电容(L2)连接,谐振电容(L2)又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M1)阳极。本发明克服了过去硬开关的电压,电流均不为零,出现重叠,开关损耗较大,电压与电流尖峰较大,电磁干扰比较严重等缺陷。本发明通过增加一个谐振电感与谐振电容就解决了上述缺陷,减小开关损耗,噪声减小,低成本、高性能、高功率密度的优点,节约能源。

    一种对称充电泵高功率因数AC/DC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1108267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2010150389.3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谢勇 方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对称充电泵高功率因数AC/DC变换器,包括输入交流电源(Vs)、输入端滤波电感(L1)、输入端滤波电容(C1)、工频整流桥(D1-D4)以及对称充电泵高功率因数半桥变换器;输入交流电源(Vs)经输入端滤波电感(L1)和输入端滤波电容(C1)滤除高频纹波后送入工频整流桥(D1-D4)整流成全波波形,整流后的全波波形输入到对称充电泵高功率因数半桥变换器,本发明采用对称结构的高频充电泵电路与半桥DC/DC变换器相结合,形成单级高功率因数半桥DC/DC变换器,减小半桥AC/DC变换器交流输入端谐波成分,提高功率因数,并具有低成本的特点。

    一种单级高功率因数半桥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207868995U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720588161.6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级高功率因数半桥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本实用新型把高频电荷泵技术和半桥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相结合,把半桥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中谐振电感电流波形作为高频电荷泵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中的高频交流源,半桥电路中的功率开关也用于高频电荷泵电路中,这样形成了单级高功率因数半桥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本实用新型克服了过去两级方案功率元件增多、成本上升、效率下降和可靠性降低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半桥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中引入电荷泵技术,只需添加几个电感、电容和二极管元件,而主功率开关器件和控制方式保持不变。

    一种对称充电泵高功率因数AC/DC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211183825U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20264912.0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谢勇 方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对称充电泵高功率因数AC/DC变换器,包括输入交流电源(Vs)、输入端滤波电感(L1)、输入端滤波电容(C1)、工频整流桥(D1-D4)以及对称充电泵高功率因数半桥变换器;输入交流电源(Vs)经输入端滤波电感(L1)和输入端滤波电容(C1)滤除高频纹波后送入工频整流桥(D1-D4)整流成全波波形,整流后的全波波形输入到对称充电泵高功率因数半桥变换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对称结构的高频充电泵电路与半桥DC/DC变换器相结合,形成单级高功率因数半桥DC/DC变换器,减小半桥AC/DC变换器交流输入端谐波成分,提高功率因数,并具有低成本的特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单管buck-boost软开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060530U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20615343.3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管buck-boost软开关装置。本实用新型使用单管BUCK-BOOST软开关PWM变换器电路的连接,在普通BUCK-BOOST电路中通过增加一个辅助开关管、一个谐振电感和一个谐振电容,在开关过程前后引入谐振。本实用新型克服了过去硬开关Buck-boost变换器随着开关频率的提高,开关过程中电压,电流均不为零,出现了重叠,开关损耗较大,电压与电流尖峰也较大,电磁干扰比较严重等缺陷。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一个谐振电感与谐振电容,在开关过程前后引入谐振,就可以消除开关过程中电流和电压的重叠,降低他们的变化率,从而大大减小开关损耗,与此同时使开关噪声也显著减小,具有低成本、高性能、高功率密度的优点,节约能源,符合市场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