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1194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98984.6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技术领域内的一种蛋形太阳能微型建筑,包括底座、中心支柱、内层结构、外层结构、转轴支柱和滑轨;中心支柱的底部可转动地连接在底座上;内层结构为半球形结构;外层结构下部为半球形空腔结构,上部为半椭球形空腔结构;中心支柱上端穿过外层结构底部的槽缝与内层结构的底部固连;转轴支柱设置在外层结构的相对两侧;转轴支柱经轴和轴套与外层结构、内层结构相连;转轴支柱的底部与圆环形滑轨滑动接触;外层结构的顶部设有相变储能层,外层结构下部对应设有通风孔;外层结构上部开设有若干个窗。其利用建筑结构的各维度转动设计,使建筑实现更合理地进行通风采光和保暖,极大改善了室内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441194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098984.6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技术领域内的一种蛋形太阳能微型建筑,包括底座、中心支柱、内层结构、外层结构、转轴支柱和滑轨;中心支柱的底部可转动地连接在底座上;内层结构为半球形结构;外层结构下部为半球形空腔结构,上部为半椭球形空腔结构;中心支柱上端穿过外层结构底部的槽缝与内层结构的底部固连;转轴支柱设置在外层结构的相对两侧;转轴支柱经轴和轴套与外层结构、内层结构相连;转轴支柱的底部与圆环形滑轨滑动接触;外层结构的顶部设有相变储能层,外层结构下部对应设有通风孔;外层结构上部开设有若干个窗。其利用建筑结构的各维度转动设计,使建筑实现更合理地进行通风采光和保暖,极大改善了室内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411072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57752.7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F24D15/00 , F24D15/02 , F24S23/00 , F24S23/30 , F24F7/00 , F24F6/02 , E04B2/00 , E04B1/61 , E04B1/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内的一种聚能通风调湿一体化建筑结构,其墙体在建筑顶面处向内且向下弯曲,形成一个漏斗形,漏斗形的底部为漏斗底孔,墙体外周靠下部位置的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风口,墙体在漏斗形的侧壁位置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风口;漏斗形的口部设置有凸透水镜,漏斗底孔的下部设置有透光玻璃墙,地板的中心部位开设一个圆形孔洞,所述圆形孔洞处设置有空心结构的中心柱,中心柱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三通风口;所述透光玻璃墙的内部设置有相变蓄热腔,凸透水镜上部设有可变换角度的折光膜。该装置能够高效利用太阳能,可将热能均匀分布于室内环境中,同时,还可以解决了室内通风问题,并起到蒸发冷凝水,加湿空气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1072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457752.7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F24D15/00 , F24D15/02 , F24S23/00 , F24S23/30 , F24F7/00 , F24F6/02 , E04B2/00 , E04B1/61 , E04B1/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内的一种聚能通风调湿一体化建筑结构,其墙体在建筑顶面处向内且向下弯曲,形成一个漏斗形,漏斗形的底部为漏斗底孔,墙体外周靠下部位置的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风口,墙体在漏斗形的侧壁位置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风口;漏斗形的口部设置有凸透水镜,漏斗底孔的下部设置有透光玻璃墙,地板的中心部位开设一个圆形孔洞,所述圆形孔洞处设置有空心结构的中心柱,中心柱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三通风口;所述透光玻璃墙的内部设置有相变蓄热腔,凸透水镜上部设有可变换角度的折光膜。该装置能够高效利用太阳能,可将热能均匀分布于室内环境中,同时,还可以解决了室内通风问题,并起到蒸发冷凝水,加湿空气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44284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1270820.9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内的一种热感应强化通风建筑结构,该建筑结构由屋顶构架、墙体构架和底层构架构成,屋顶构架倾斜设置,在屋顶架构上设置双金属片结构,双金属片结构通过若干组屋顶复位弹簧与屋顶构架连接,双金属片结构与屋顶构架之间留有狭长的空气通道;双金属片结构的低位一侧开设有第一通风口,屋顶构架高位一侧设有第二通风口;墙体构架的背阳面底部设有第三通风口,与第三通风口对应设置有用于开关第三通风口的升降挡板;双金属片结构经第二弹性拉索和定滑轮与所述升降挡板相连接。该装置利用双金属片结构的热胀冷缩变形原理,打开或关闭相应的通风口,形成强化通风效果,可进一步增强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4428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270820.9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内的一种热感应强化通风建筑结构,该建筑结构由屋顶构架、墙体构架和底层构架构成,屋顶构架倾斜设置,在屋顶架构上设置双金属片结构,双金属片结构通过若干组屋顶复位弹簧与屋顶构架连接,双金属片结构与屋顶构架之间留有狭长的空气通道;双金属片结构的低位一侧开设有第一通风口,屋顶构架高位一侧设有第二通风口;墙体构架的背阳面底部设有第三通风口,与第三通风口对应设置有用于开关第三通风口的升降挡板;双金属片结构经第二弹性拉索和定滑轮与所述升降挡板相连接。该装置利用双金属片结构的热胀冷缩变形原理,打开或关闭相应的通风口,形成强化通风效果,可进一步增强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