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0073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04720.6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基Ce(IV)/Fe(III)双金属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法和应用,所述复合纳米材料以三丙胺基修饰的聚丙烯酸微球作为载体,聚丙烯酸微球的孔道内固载有Ce(IV)/Fe(III)双金属氧化物固溶体纳米颗粒。本发明制得的聚合物基Ce(Ⅳ)/Fe(III)双金属复合纳米材料稳定性好,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pH≥3)长期使用,固载的Ce(Ⅳ)/Fe(III)双金属氧化物固溶体纳米颗粒均未溶出;且材料再生性能良好,可长期重复使用;复合纳米材料中,三丙胺基修饰的聚丙烯酸微球对地下水中硝酸盐具有选择性吸附性能,固载的Ce(Ⅳ)/Fe(III)双金属氧化物固溶体纳米颗粒具有特异性除氟性能;辅以胺基聚丙烯酸微球的Donnan膜预富集效应,实现了对地下水中硝酸盐和氟化物的快速捕集和选择性吸附,表现出优异的同步脱氮除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108132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10986573.1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 江苏启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0/26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和环境功能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同步脱氮除磷的复合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的复合纳米材料以羧基(‑COOH)修饰的多孔聚丙烯酸微球为载体,通过“铈前驱体引入‑原位碱沉积”的方法将氧化铈(CeO2)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入载体孔道内,从而制备成功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材料CON@CPM。该复合纳米材料,耦合了聚合物母体对氨氮的高效去除性能,以及氧化铈(CeO2)纳米颗粒对磷酸盐的选择性吸附性能,实现了污水中氨氮和磷酸盐的同步去除。以本发明复合纳米材料为核心的废水处理工艺,操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利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627291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08834.0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01J20/28 , B01J20/06 , B01J20/22 , B01J20/26 , B01J20/30 , C02F1/28 , H01F1/00 , H01F41/02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季胺基改性Fe3O4磁粉及其制法和应用,改性Fe3O4磁粉包括Fe3O4纳米颗粒、包裹在Fe3O4纳米颗粒外的聚丙烯酸层以及修饰在聚丙烯酸层外的季胺基;所述季胺基为三乙胺、三丙胺或三丁胺中的一种。本发明通过在Fe3O4纳米颗粒表面包覆聚丙烯酸并进行胺基修饰,能够有效防止Fe3O4纳米颗粒发生氧化和团聚,提高Fe3O4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再通过N‑烷基化改性,在胺基上接枝长烷基链,有效增强胺基的疏水作用从而大幅提高改性Fe3O4磁粉对低水合能NO3‑的吸附选择性;同时改性Fe3O4磁粉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能够通过磁铁进行快速的固液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323368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98510.6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2F9/10 , C02F1/44 , C02F1/461 , C02F1/469 , B01D61/36 , B01D67/00 , B01D69/02 , B01D71/36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容式膜蒸馏海水淡化装置,包括沿海水流入方向依次连接的海水取水口、太阳能加热系统、热侧水箱、电容式膜蒸馏反应器、冷侧水箱、渗透液冷却系统;还包括对电容式膜蒸馏反应器进行供电的低压直流电源以及与冷侧水箱连接的淡水储存箱;本发明将离子吸附电极与导电蒸馏膜耦合成一体式脱盐设备,利用电极吸附回收盐物质,提高装置的脱盐效率,同时蒸馏膜的拦截作用保证装置极高的出水水质,且电极的去离子过程有效减缓蒸馏膜的盐垢污染,从而有效控制膜蒸馏的膜润湿趋势;电极与导电蒸馏膜之间的微电场可有效控制蒸馏膜的有机污染及生物污染,显著延长蒸馏膜的使用寿命,降低膜清洗或膜更换的频次。
-
公开(公告)号:CN107244771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710695604.6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2F9/04 ,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4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度处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混合废水的方法和系统,属于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领域。包括步骤:混合废水通过浅层砂滤器,去除水中悬浮颗粒物;将滤液流入氧化反应池,投加过氧化氢溶液使滤液中的亚硝酸盐被氧化为硝酸盐;(将氧化池滤液流入pH调节池调整pH值为6~6.5;将滤液通过装填有聚合物吸附材料YNA‑201的吸附塔;(E)吸附达到穿透点时停止吸附,利用脱附剂,对吸附材料YNA‑201进行冲洗脱附。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单一处理技术无法实现废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同时深度去除的问题,它能够将废水中的NO2‑‑N完全去除,NO3‑‑N稳定降至10mg/L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3628776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0824863.0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三维电催化导电膜蒸馏的放射性废水处置系统,包括管路依次连接的用于放置放射性废液的废液贮存池、用于将废液中的放射性元素与化学沉淀剂进行沉淀反应的沉淀池、用于对沉淀池预处理后的废液进行加热处理的膜蒸馏加热池、用于将废液中放射性元素絮凝沉淀排出及拦截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的三维电催化导电膜蒸馏反应池、用于存储渗透液的清水池;还包括为沉淀池提供酸性条件的pH调节池。本发明利用化学沉淀法预处理放射性废水,再经过三维电催化导电膜蒸馏反应池进一步氧化、絮凝沉淀、拦截去除废液中的放射性元素和金属离子,出水水质高度纯化,实现放射性废水的高效减量化与无害化处置,具有切实可行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62877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24863.0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三维电催化导电膜蒸馏的放射性废水处置系统,包括管路依次连接的用于放置放射性废液的废液贮存池、用于将废液中的放射性元素与化学沉淀剂进行沉淀反应的沉淀池、用于对沉淀池预处理后的废液进行加热处理的膜蒸馏加热池、用于将废液中放射性元素絮凝沉淀排出及拦截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的三维电催化导电膜蒸馏反应池、用于存储渗透液的清水池;还包括为沉淀池提供酸性条件的pH调节池。本发明利用化学沉淀法预处理放射性废水,再经过三维电催化导电膜蒸馏反应池进一步氧化、絮凝沉淀、拦截去除废液中的放射性元素和金属离子,出水水质高度纯化,实现放射性废水的高效减量化与无害化处置,具有切实可行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44207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710854582.3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01J20/22 , B01J20/26 , B01J20/28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选择性吸附磷和硝酸盐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应用,属于污水生化尾水深度处理领域。该同步选择性吸附磷和硝酸盐的纳米复合材料载体为季胺化的纳米孔聚苯乙烯球体,孔内均匀分布有Fe(Ⅲ)氧化物纳米颗粒。使用本发明材料处理污水生化尾水,能够将磷和硝酸盐两类污染物的吸附集中在一种吸附材料内进行,操作工艺简单,运行效果稳定,成本低廉,在产生环境效益的同时又产生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304722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74344.3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2F3/28 , C02F101/16
Abstract: 一种气提内循环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装置及其运行方法,属于活性污泥法水处理脱氮技术领域,通过向集气装置内预充氮气,利用氮气闭路循环系统向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曝气形成气提效应,在气提作用下反应器内部形成内循环,使泥水充分混合接触,强化内部传质效果的同时,加速絮体污泥向颗粒污泥的转化;通过调节曝气量,改变内部水力剪切力,优化装置内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粒径分布,提高装置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此反应装置在处理高浓度含氮废水时,混合液内回流产生的进水稀释效应能显著提升系统抗冲击负荷的能力,避免亚硝态氮的抑制,有利于装置的稳定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244771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695604.6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2F9/04 ,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4 , C02F1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B01J20/267 , B01J20/28019 , B01J20/3425 , C02F1/001 , C02F1/288 , C02F1/66 , C02F1/722 , C02F2101/163 , C02F2101/166 , C02F2209/10 , C02F2209/11 , C02F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度处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混合废水的方法和系统,属于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领域。包括步骤:混合废水通过浅层砂滤器,去除水中悬浮颗粒物;将滤液流入氧化反应池,投加过氧化氢溶液使滤液中的亚硝酸盐被氧化为硝酸盐;(将氧化池滤液流入pH调节池调整pH值为6~6.5;将滤液通过装填有聚合物吸附材料YNA‑201的吸附塔;(E)吸附达到穿透点时停止吸附,利用脱附剂,对吸附材料YNA‑201进行冲洗脱附。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单一处理技术无法实现废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同时深度去除的问题,它能够将废水中的NO2‑‑N完全去除,NO3‑‑N稳定降至10mg/L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