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5510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14907.8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7/1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可靠度下限的电网设备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各个型号的电网设备的抽检数据、故障缺陷数据以及入库数据;将所述抽检数据和所述故障缺陷数据进行关联,提取所述各个型号的电网设备的第一评估参数;从所述入库数据中提取所述各个型号的电网设备的第二评估参数;根据所述第一评估参数计算所述各个型号的电网设备的可靠度下限;根据所述第一评估参数、第二评估参数以及可靠度下限,建立评估指标体系;使用所述评估指标体系对相同种类不同型号的电网设备进行评估,计算同类别下各个型号的电网设备的评估分数,进而选择使用评估分数最高的电网设备,提高电网系统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5089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32869.0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状态监测装置规约一致性测试方法和系统,在安全III区和安全II区分别部署第一前置数据采集模块和第二前置数据采集模块,第一前置数据采集模块通过隔离装置与第二前置数据采集模块通信连接;通过在第一前置数据采集模块加装测试支持服务,以识别来自IEC 61850规约一致性测试软件模块的请求,通过第一前置数据采集模块和第二前置数据采集模块之间的信道,实现跨隔离装置的数据透传,从而实现电力设备状态监测装置的在线规约一致性测试,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在位于安全III区网络的实验室测试方法,存在测试效率低、时效性差,以及脱离现场环境,不易发现在线运行才出现的规约一致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4847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18214.5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真实工况下的配电终端检测系统和方法,故障同步触发装置,用于在工作站的控制下,输出预定故障信号或预定开关信号;配电终端,用于接收预定故障信号或预定开关信号,并运行;工作站,用于对运行的配电终端进行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工作站,还用于对故障录波装置发送的基准波形和配电终端采集的电压电流波形进行比对,其中,基准波形通过故障录波装置对故障同步触发装置输出的电压电流波形进行录波得到,解决了现有的配电自动化设备检测方法存在的人工干预环节多,测试效率低下,以及不能动态反演现场实际运行工况,无法准确测评设备在真实运行环境下的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49395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611116694.0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居民配电台区综合补偿装置的容量配置方法,方法对城市居民配电台区的负荷特性进行分析,建立城市居民配电台区负荷群的总体外部特性模型;分析负荷模型中无功的基本需求容量和动态变化容量,以及功率因数的变化,计算出台区负荷需要补偿的总体无功功率;按照无源部分补偿固定无功,有源部分补偿动态无功的优化补偿方案,对综合补偿装置无源部分和有源部分的容量进行配置。方法应用于电能质量控制装置的容量配置领域,尤其针对于城市居民配电台区综合补偿装置的优化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526329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610989752.4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27/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量地表到深层大地电阻率的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由于四极法和大地电磁法测量电阻率的物理意义不相同,两者测量结果并不能简单拼接而导致其无法较好获得地表至深层大地电阻率分布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S1、根据采用四极法和大地电磁法测得的大地电阻率数据,获得目标函数;S2、对目标函数采用最小二乘粒子群算法进行初始化得到初始化粒子,获得初始全局最优解;S3、根据初始化粒子进行粒子状态更新,并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反演,获得全局最优解;S4、判断全局最优解是否达到预置条件,若是,则输出全局最优解,否则转至执行S3。
-
公开(公告)号:CN107727973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86284.0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计算机获取到高精度功率分析仪、万用表分别采样得到的电能质量信号源的电流信号、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后,对第一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电能质量信号源的基波有效值、基波相位、基波频率、谐波有效值、谐波相位和谐波频率,再根据基波有效值、基波相位进行计算得到电能质量信号源的三相不平衡度和基波功率,然后对第二电压信号进行计算得到电能质量信号源的闪变结果,最后根据电能质量信号源的基波有效值、基波相位、基波频率、谐波有效值、谐波相位、谐波频率、三相不平衡度、基波功率和闪变结果生成电能质量信号源的测量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52632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89752.4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2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7/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量地表到深层大地电阻率的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由于四极法和大地电磁法测量电阻率的物理意义不相同,两者测量结果并不能简单拼接而导致其无法较好获得地表至深层大地电阻率分布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S1、根据采用四极法和大地电磁法测得的大地电阻率数据,获得目标函数;S2、对目标函数采用最小二乘粒子群算法进行初始化得到初始化粒子,获得初始全局最优解;S3、根据初始化粒子进行粒子状态更新,并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反演,获得全局最优解;S4、判断全局最优解是否达到预置条件,若是,则输出全局最优解,否则转至执行S3。
-
公开(公告)号:CN1176760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01022.6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站房音视频联合监测方法、终端和系统,包括:包括:通过预设于各监测设施的接口,获取第一设施数据;其中,所述监测设施包括:数字化表计、辅助灯光、巡检机器人、配电站房视频监视器、微气象监控器、进站人脸识别门禁;所述监测设施预设于配电站房内;根据监测预案、预设的第一参数、预设的第一模型和所述第一设施数据,生成第一预案;根据所述第一预案,通过各所述监测设施执行监测任务,得到第一监测结果,以提高配电站房监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3980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48553.X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场站短期功率的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获取目标地区风电场站的历史数据,并将历史数据经过预处理后,输入到预设的第一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的预测模型进行训练,获得第二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的预测模型;获取目标地区风电场站的实时数据,并将实时数据经过预处理后输入到第二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的预测模型,获得目标地区风电场站的短期预测功率。本发明以风电场站短期功率预测准确度为目标,建立最优化模型;算法上以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为基础,提高预测准确度和算法鲁棒性;使用该算法来求得模型的优化解。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对风电场战短期功率预测问题上具有更好的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50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17354.2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电网分布式资源并行自动对点系统、方法及介质,该系统包括:自动对点装置,用于接收中央控制器发送的对点指令,并根据所述对点指令生成对应的测试指令;模拟测试仪,用于接收所述测试指令,将所述测试指令转换成对应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并发送至分布式资源,以使所述分布式资源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进行并行自动对点。本发明提供的微电网分布式资源并行自动对点系统,采用并行对点方式实现了分布式资源的同时对点,大大提高了对点效率,减少了作业成本;通过自动对点系统,无需依赖人工业务能力或通信质量的外界因素,提高了对点结果的准确性,具有易实施、适用性强的优点。
-
-
-
-
-
-
-
-
-